注册考试一周年后的感想
zw308
zw308 Lv.10
2013年09月11日 21:14:24
只看楼主

自去年考试到今年也有也快一年了,今年的试题我做了做,如果今年让我去考也能过,但也就压线,今年试本质题陷阱太多,有些题计算量偏大,抛开考试,题真出的不错,或许住建部领导们想控制通过人数了。其实结构工程师就应该能处理各种结构,混凝土,钢结构,砌体,高的,跨度大的,异形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但是鉴于目前状况,而且考虑到未来专业的进一步细分,很多工程师做的可能更单一,如果考试还是以大杂烩的方式来考或许并不太合适。作为一种准入制度,目前的大环境,也只有考试这种形式最为公平,大家抱怨没过,明年不还得准备么。

自去年考试到今年也有也快一年了,今年的试题我做了做,如果今年让我去考也能过,但也就压线,今年试本质题陷阱太多,有些题计算量偏大,抛开考试,题真出的不错,或许住建部领导们想控制通过人数了。其实结构工程师就应该能处理各种结构,混凝土,钢结构,砌体,高的,跨度大的,异形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但是鉴于目前状况,而且考虑到未来专业的进一步细分,很多工程师做的可能更单一,如果考试还是以大杂烩的方式来考或许并不太合适。作为一种准入制度,目前的大环境,也只有考试这种形式最为公平,大家抱怨没过,明年不还得准备么。
谈点别的,现在的设计方法感觉不能适用于未来的设计,力学本质不会变,经典的牛顿定理不会变,有限元的基本理论不会变,什么可以变?
设计方法可以变,同仁们不觉得各种内力调整很烦索么,不同抗震等级不同调整,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等等。我们的规范预先根据设防类别,结构高度,设防烈度,复杂程度,结构体系等就确定了延性需求(也就是抗震等级),这种方法大家不觉得有问题?还没计算就定出延性要求,而实际设计完成后也没有验算结构的延性能力,理论上认为通过不同延性构造要求来保证这种延性能力。或许真正的设计应该是第一阶段弹性设计配筋或截面验算,第二阶段弹塑性变形验算确定延性需求完成构造要求。
免费打赏
iwjh
2013年09月11日 21:40:32
2楼
跟楼主一样,去年通过的考试;关于楼主提出的问题,规范已经有所改进,比如:偏压构件偏心距的计算方法,但如果都用先计算再定性的方法,需要仿真计算和相关分析理论足够成熟。纵观欧美和日本等国,亦未能实现,这有待于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
回复
zw308
2013年09月11日 21:52:35
3楼
或许你并没有理解我提出的问题,日本保有力设计法早就实现了,新西兰能力设计法,性能设计法是目前主流新方法。
回复
lk22222
2013年09月11日 22:34:15
4楼
高手 年年有啊
回复
sth111222
2013年09月11日 22:58:32
5楼
楼主这么牛了 能不能指导下在校研究生找实习怎么办啊 去问了现代院 直接问本科哪的 不是211的 就说简历留下 有需要联系你…… 今年刚考二注结构 感觉不怎么好啊 没做过设计 全部就是死扣条文
回复
wangrong041440
2013年09月12日 06:39:13
6楼
楼主说的有道理,做有思想的结构工程师:lol
回复
zw308
2013年09月12日 08:40:14
7楼
sth111222 发表于 2013-9-11 22:58 楼主这么牛了 能不能指导下在校研究生找实习怎么办啊 去问了现代院 直接问本科哪的 不是211的 就说简历留下 …我所知道的一些大设计院 必须要求本科是老八校外加西冶,这种要求或许是人力资源部面对成百上千份简历的时候作为一种快速筛选简历的办法了,如果很有能力可以霸王面,直接跳过人力找具体的设计所或者项目部。
回复
锤锤
2013年09月28日 09:54:07
8楼
回复
renhong518
2013年10月15日 16:31:56
9楼
楼主说的有道理,做有思想的结构工程师
回复
linan061217
2013年10月15日 22:06:11
10楼
个人觉得结构是相通的,都是在结构力学的大环境下,不同的材料导致材料力学的差异(有些也是相通的),所以没必要分专项。对于楼主所说的设计理念问题,应该主要是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来说的,本人以为《规范》的受众群体的大多数设计者,一注考试大纲也就是掌握《规范》,能掌握已经很不错了,现在把构造措施这块放的灵活了,会使简单的实际复杂了(设计人员的投入和回报也不能成正比的)。材料越复杂构造越多,我认为复杂的就交给钢结构吧,混凝土发展的这种程度可以了。
回复
chz52500
2013年10月29日 11:52:18
11楼
但也就压线,其实就是不能过了。考试时候分数要打8折。

去年下午题简单,今年难多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