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过流流量,上游行进流速一般取那个地方的?
fuyun0123
fuyun0123 Lv.3
2013年07月15日 11:33:45
只看楼主

小弟有一问题,计算河道水闸过流能力计算时,采用规范sl265-2001附录A0.1和A0.2两个公式计算,上游行进流速一般取那个地方的?是闸前还是进入闸墩处的流速?附录中A.02这个公式,在高淹没度时,上游行进流速,一般取哪个断面的合适,我通过试算发现A.01取上游河道流速,A.02取闸前收缩后的流速,且离闸两米多时的结果差不多,A.01计算中系数考虑的多,A.02系数很少,太简单化了,未考虑闸前收缩系数。只考虑了流速系数和闸孔处的侧收缩系数,闸前的都没考虑,速度取河道里的偏小,取闸前收缩后的流速又大太多了,不知道各位高手如何处理的

小弟有一问题,计算河道水闸过流能力计算时,采用规范sl265-2001附录A0.1和A0.2两个公式计算,上游行进流速一般取那个地方的?是闸前还是进入闸墩处的流速?附录中A.02这个公式,在高淹没度时,上游行进流速,一般取哪个断面的合适,我通过试算发现A.01取上游河道流速,A.02取闸前收缩后的流速,且离闸两米多时的结果差不多,A.01计算中系数考虑的多,A.02系数很少,太简单化了,未考虑闸前收缩系数。只考虑了流速系数和闸孔处的侧收缩系数,闸前的都没考虑,速度取河道里的偏小,取闸前收缩后的流速又大太多了,不知道各位高手如何处理的
wanglixin6181
2013年07月15日 16:29:34
2楼
A.0.1和A.0.2两个公式计算考虑的角度不同,A.0.1是以堰上水头为主要因素,A.0.2是以流速水头为主要因素。A.0.2中的μ0为综合流量系数,是流速系数与侧收缩系数的乘积。
堰流的流量计算公式是由水力学中的能量方程推导出来的,然后再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考虑淹没与侧收缩的影响。侧收缩系数与多种因素有关,公式中也不是只考虑了闸孔处的侧收缩影响。
行近流速水头的大小对闸孔总净宽的计算有较大影响,这从公式中也能看得出来。一般情况下以取堰前(3~5)H的长度位置作为计算行近流速的控制断面比较合适,其中H为堰顶以上的上游水深。控制断面应选在渐变流河(渠)段,而急变流断面流速过大,流态不稳,会造成计算结果不合理。
回复
醉爱红尘
2013年07月22日 09:14:47
3楼
支持楼上的。。。
回复
kingjin106
2013年07月22日 09:25:24
4楼
般情况下以取堰前(3~5)H的长度位置作为计算行近流速的控制断面比较合适,其中H为堰顶以上的上游水深
这个比较常用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