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75345546 于 2013-7-15 21:15 编辑 去年10 月,在朗筑板块发过一张贴, 叫 明年去郎筑(http://bbs.co188.com/thread-7640663-1-1.html) , 后来给客服打了电话,报了名,叫明年去朗筑,后来给客服打了电话,报了名,参加了13 年第一期砼结构初、中级班培训,当时报名时,心里还是犹豫的,只是朱老师说这期的人比较多,确定学的话最好早点报名,印象中当时好像说是已经有
去年10
月,在朗筑板块发过一张贴,
叫
明年去郎筑(http://bbs.co188.com/thread-7640663-1-1.html) ,
后来给客服打了电话,报了名,叫明年去朗筑,后来给客服打了电话,报了名,参加了13
年第一期砼结构初、中级班培训,当时报名时,心里还是犹豫的,只是朱老师说这期的人比较多,确定学的话最好早点报名,印象中当时好像说是已经有30
几个人报名了,害怕再不报,到时真的没座位就麻烦了。其实一早就决定要去培训了,本来决定是参加去年10
分第三期的,奈何当时囊中羞涩,而且准备也还不够,先说说个人的经历吧。
本来就是个大专生,且成绩还极差,从来就没想过自己能跟设计沾上边,最初走出校门时,对自己的定位也就是将来能当个项目经理就不错了,毕竟是大专,连我们的老师都说,就你们这样的做设计基本没希望,所以大学时,老师灌输的都是一些工地文化,对设计院毫无半点讯息,其实自己看着那些书也觉得对啊,当时出来时还觉得能进施工单位已经很不错了。觉得搞施工的那些师傅都是很厉害的,一开始下工地时,6
栋18
层住宅,只有一个老施工员,带我们4
个实习生,做基础,每天都在放线,放了几天,我突然发觉也不过如此嘛,不是什么搞不懂的,但跟我一起的那几个就怕啊,我见师父忙不过来,就自己放,结果还被同学说:你不要乱搞哦,会出事的。哎,我真想说,就放线这东西,有个初中文化的都能做。后来,有个机会去中建八局,那里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全校佼佼者才能去的地方,像三局都不招我们学校的,反正就凭“中”子头的已经够显的了。八局有个说法,叫白天八局,晚上“9
”局(中建只有八个局)。而且八局分工够细,每个人只管单项的,见到一个本科生,做了两年多了,居然一点都不懂钢筋,因为从来没管过。后来我想,工地虽大,自己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小施工员,而且学到的东西挺单一的,就辞掉了。辗转反侧,也换了好几个工地,基本上常见的基础形式都见过了,还见过了框支结构的。劳务,施工,甲方也都做了,最后发现,无论做什么也逃不了工地,才知道,项目经理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这个职位需要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搞人际,特别重要的是酒量一定要好,凡我所见过的项目经理,无一不是特能喝的,做施工员,不能喝酒不喝了,做项目经理,能不喝吗?做甲方,是很轻松,就是每天不知道该做什么,担心自己就这样费了。总之,做施工的,几年又得换地方,一生估计都要在漂泊,特别是当我看到一个50
几岁的老施工员,带着自己的孩子,跟着工地跑。终于想要解脱了,决定这辈子干什么都好,坚决不做施工,但是,像我们这种大专生,工作两年,除了毕业证什么都没有,只是当初也不懂哪来的勇气,根本没想过后果,就把工作辞了,家里人那个急啊。一段时间呆在家里,家里人经常就冒出一句:你还不找工作啊。哎,想想,一直都在用家里钱,好不容易工作了,现在还得用家里的钱,心里真不是滋味啊。本来想想,做过施工,转预算应该容易上手,没想到预算没找到,一家设计院给了我电话,就这样开始了结构生涯。
幸好我们学校还教过一点PKPM
,看起来总算是有点熟悉,于是找了家设计院开始上班,刚开始的时候也没什么事。做结构的除了老总,我算是最厉害的了,其他两个都是实习生,但老总基本不教我,似乎对我有意见,后来我也就如网上所说的,每天跑网上“吃奶”,最初是看老庄的,老庄的视频真的很多,觉得学到很多东西,起初也是想去老庄的,只是那里才培训两个月,还是很担心,不是担心他教的少,只是担心自己吸收不了。后来,发现还有个朗筑培训,4
个月的,于是就开始听他的讲座了,看了框架13
集,发现唯一跟老庄不同的是,他多讲了板的支座修改。当时真懵了,那些是什么东西啊,又听了张老师的几个讲座,虽然还是有些地方听不懂,但感觉讲的都很实在,不像老庄的,视频虽多,但有很多都是讲一点,其他都是聊天似的,当初我也很迷恋邓工的声音,几乎到每天都要听过他的讲座才能入睡,而且邓工大学学的还是历史,叫我们这些学土木的情何以堪啊。不过后来还是决定要去朗筑培训,就开始听他的讲座,发现他视乎跟老庄有点互补,偶尔总能听到一些老庄里没听过的,也发现张老师讲的另有一种趣味。特别是到后来,发现朗筑的学员有好多写学培训感受的,每次当我看不下书,觉得结构之路困难时,我就像当初听邓工讲座一样,去看那些学员写的培训感想,虽然也看不出什么东西,就是给自己找个安慰,也许就像你现在看我这张贴一样。
扯了那么多个人的事,相信也没多少人愿意看,说说培训的事吧。参加培训前,的确也挺担心的,毕竟是大专出身的,虽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同济的教学,但看的越多,越觉得结构之难,毕竟已经报了名,不去也浪费了,去之前想着,也就能跟着走一遍就好了,大概了解一下就满足了。也许是期望值比较低吧,在培训时,却发现有了意外的收获,也就跟坚定了结构的道路,虽然漫长,至少有方向。
先说说初级课吧,我们这期的初级课老师是新来的,不是以前的黄老师,个人认为他还是比较负责的,老师对规范是很熟悉的,凡是我问的问题,随手都能拿规范翻到解答,还是挺感激的。个人觉得吧,如果你已经比较倾向老庄,还是直接去吧,主要还是看哪里适合你,正如张老师说的:我希望你们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希望我这张贴,对想参加培训的学员有个帮助,我也不敢说朗筑是最好的,但就目前在中国,朗筑和老庄都是比较知名的培训机构,或许大家对老庄了解更多,我只想说,朗筑其实真的也挺好的。个人建议,想去老庄就去吧,若决定了朗筑,希望你能坚持下来。
说说初级课的教程吧八度区的幼儿园框架设计,一边讲规范,一边教操作。这个案例确实比较好,如果你力学较好,可以在这个案例中感受到很多受力的概念,地震是一种地面运动,以前叫地震荷载,现在改为地震作用了,而地面运动可以把它当做水平力加在结构上,这就与我们平常感受的竖向荷载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在工地的人,只能看到竖向的荷载作用,却不知我们结构都是在预防地震的,也就不可能知道为什么看似不怎么受力的构件,却要如此大的配筋和截面。规范的讲解,是为中级课做个铺垫,毕竟我们都很少读规范,甚至没看过,突然间就来了那么多规范摆在面前,的确很难,而且规范这东西,都在咬文嚼字,读起来是很费劲,中级课很多也是初级课讲过的条文,只是更细化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样也就相当于读了两次规范,我觉得是挺好的。建议有一定的基础,可以直接选读中级课,不一定要来初级课,对于初级课的安排,个人觉得他就是能够给你搭起个架子,初步的理解结构设计。
中级课,是张老师教,说说对张老师的印象,初级课第一天就见到张老师了,与想象中的有点出入,在网上听过他的课,也看到很多学员写他,一直以为张老师应该是高高瘦瘦的,没想到第一眼看到反差却那么大。张老师头发梳得很整齐,身高没想象的那么高,而且带点“胖”,看起来很随和。
中级课学的东西真的很多,我觉得吧,我只吸收了70-80%,即使每天加班到11点多(包括周末),也觉得时间不够用。也许刚开始听说一周只上3天,觉得是不是有点浪费时间,学到后来,真恨不得一个星期上两天课就好了,每次课都有好多内容,基本上光上课听是没办法吸收的,好在课后有录音,即使听录音也很费劲,有时,一句话得听上四五遍,播放器拉了又拉才搞得明白。张老师知识渊博讲课挺风趣的,有时,会说一些黑洞之类的话题,什么时空穿梭啊,宇宙多大啊,中国大学的教学制度啊,有时,像个推销书的,常常跟我们说起谁谁谁写的书(结构书籍),书的内容主要讲些什么,应该怎么看,有时,会谈一些结构的道路,说20几岁和30岁以后的人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了,后来有张贴,上一期的学员发的,说到这事,之后就没听到张老师说起30岁以后应该怎么样了。我常想如果我们大学的时候有这样的亦师亦友的老师该多好啊!在这提醒以后的学员,笔记本至少要两本,一本大,一本小,大的做笔记,小的写自己遇到的问题和解答。刚开始我没注意问题的重要,都是随手拿张纸些下,问过之后纸也不见了,想到这个问题时,才发现已经不记得是怎样解答的了,我们这期中,问题记录最多的有500多个问题,我的到最后也才记到70个。个人觉得我们这期的实力较低,只有一个二注的,而且是全班唯一的一个女的,让我们这些男的做何感想啊。当初以为我们省只有我一个人去,第一天晚上,就碰到两个同省的,而且还挺巧,他们两个是同学,我跟其中一个黄总以前是校友,同另一个蓝总是八局的同事,同一个项目部,还有那个二注姐,居然是我姐的同学的同事,反正是各种关系都能扯上一点,可惜啊,离市。怀念啊,怀念一起拼搏的日子,怀念跟蓝总通宵画图,怀念一起吃饭的说说笑笑。离开朗筑之后就没见面了,黄总去了广州,二注姐准备嫁去南昌,我跟蓝总也不在同一个城市。怀念在那间教室里拼搏的日日夜夜,怀念在朗筑奋斗的时光,在朗筑学习强度和高考差不多,一个字累,但是让人难以忘怀却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