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标准做法(万科)
东来东往007
2013年02月25日 15:35:31
来自于工地图片
只看楼主

A1:墙柱板及梁侧模板为18mm厚胶合板,建议采用黑模;梁底模板厚度≥40mm实木板。A2:楼板采用50X100mm的标准木枋(过刨)或方钢。 A3 :墙柱竖愣采用槽钢、方钢或50X100mm的标准木枋(过刨) 。 A4 :正负零以上楼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架,不得使用门式架作为支撑体系,推荐采用碗扣架或可调钢管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 A5 :模板集中加工必须采用精密锯木机。

1.jpg
A1:墙柱板及梁侧模板为18mm厚胶合板,建议采用黑模;梁底模板厚度≥40mm实木板。

2.jpg
A2: 板采用50X100mm的标准木枋(过刨)或方钢。

3.jpg
A3 :墙柱竖愣采用槽钢、方钢或50X100mm的标准木枋(过刨) 。

4.jpg
A4 : 正负零以上 楼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架,不得使用门式架作为支撑体系,推荐采用碗扣架或可调钢管架作为模 板支撑体系。

5.jpg
A5 :模板集中加工必须采用精密锯木机。

6.jpg
A6:锯木机旁边放置木屑收集箱和灭火器,每天工完场清。

7.jpg
A7 :墙柱模板在集中加工场统一弹线钻洞,每块模板标注正反面。

8.jpg
A8 :方木使用前应过刨,保证截面尺寸一致。

9.jpg
A9:模板放设上下口控制线,控制线距墙柱边300mm。

10.jpg
A10:楼板支撑立管纵横向间距≤1.2m。

11.jpg
A11:楼板第一排立管距墙柱≤400mm,木枋距阴角≤150 。

12.jpg
A12:楼板模板木枋间距≤300mm,立管顶托旋出长度≤300mm,不允许采用底托

13.jpg
A13:楼板扫地杆距楼面≤2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 1.8m。

14.jpg
A14:梁支撑立管纵横向间距≤1.2m。

15.jpg
A15:梁底木枋间距≤300mm 。

16.jpg
A16:梁侧上下口采用收口木方,并用步步紧或卡箍加固,间距≤ 500mm

17.jpg
A17:梁底扫地杆距楼面≤200mm,中间水平拉杆步距1.8m

18.jpg
A18:梁表面采用内撑条,间距≤ 800mm;内撑条须绑扎固定到位

19.jpg
A19:外梁及楼梯间休息平台梁(外侧)增加对拉螺杆,间距≤600mm,螺杆对应梁部位放置内撑条

20.jpg
A20:卫生间沉箱采用固定钢模,楼板面混凝土放坡2% ,且不小于4cm

21.jpg
A21:当梁≥550时,与墙柱交接处须另设对拉螺杆,梁中设置3道,间距500mm

22.jpg
A22:梁墙交接处,梁侧模板伸入墙内或梁模伸入墙内不小于500mm

24.jpg
A23:制作比梁宽小2mm的木板,工人进行梁模安装及监理验收时均采用此木板控制梁侧模垂直度及梁截面宽度

25.jpg
A24:墙柱侧模采用50×100标准木枋或槽钢或方钢,间距≤200

26.jpg
A25:层高2.8-3m的墙柱必须设6排螺杆,螺杆间距≤ 500,第一排螺杆离地小于200,最上面一排螺杆小于300

27.jpg
A26:外独立柱双向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钢筋拉结点

28.jpg
A27:外墙柱采用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钢筋拉结点,斜拉间距≤2m ,距墙柱边≤50cm

29.jpg
A28:内剪力墙采用钢管对称斜撑,斜撑间距≤2m,距墙柱边≤50cm,楼板上预留钢筋支撑点

30.jpg
A29:墙柱侧模拼接,小块模板必须放置在中部拼接,不允许在顶部或底部拼接

31.jpg
A30:墙柱阴角采用方木收口,竖楞伸至方木底

32.jpg
A31:安装外墙模板时,上层模板应深入下层墙体,下层墙体相应位置预留钢筋限位,以防跑模或错台

33.jpg
A32:剪力墙采用可卡式内撑条,间距≤ 600mm。内撑条须绑扎固定到位

34.jpg
A3 3:墙柱模板下口提前一天用砂浆封堵,保证强度

35.jpg
A34:墙柱模板缝隙采用双面胶封堵防止漏浆

36.jpg
A35:楼梯模板采用全封闭方式

37.jpg
A36:模板安装完成后,对楼板平整度、墙柱模板平整度及垂直度进行复核,将实测数据标注在模板或钢管上

38.jpg
A37:混凝土、砌筑、抹灰等实测数间在实体上原位标注,总包、监理、项目部分别采用白、蓝、红色标注

39.jpg
A38:构造柱上口预留牛腿斜口,采用对拉螺栓固定,一次浇筑完成

40.jpg
A39:现浇独立柱采用步步紧加固

41.jpg
A40:砼腰梁及反坎采用卡箍加固,间距≤500mm;腰梁侧模上下口采用50×100mm方木

42.jpg
A41:构造柱侧边及腰梁下口采用双面胶封堵缝隙,防止漏浆.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kangcm
2013年02月25日 19:23:40
2楼
学习了 谢谢 万科就是不错 企业标准
回复
画图匠9
2013年02月25日 22:00:57
4楼
这种标准化的施工基本只是形象工程吧。
没看完,大概看了看,不过还是看出些问题来了。
模板4公分太厚了吧
立杆顶托30公分太多了吧
门式架连高支模时都能用的。
墙柱模板底部用砂浆封堵,不是为了强度,而是防止漏浆。
回复
赵夜香
2013年02月25日 22:04:33
5楼
不错的照片 很详细
回复
lszlydzh
2013年02月26日 09:21:04
6楼
不错的图片,学习了
回复
linyunjun
2013年02月26日 10:29:11
7楼
很好啊,学习学习!
回复
sndylei
2013年02月26日 10:42:05
8楼
:lol挺好的的 的
回复
hechao2012
2013年02月26日 11:28:36
9楼
学习了 哦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菡萏清寒
2013年02月26日 12:08:54
10楼
好帖啊,收藏
回复
子寓
2013年02月26日 13:21:53
11楼
不错,是个好东西,多发点让大家学习。
回复
东来东往007
2013年02月26日 13:36:32
12楼
zuerst 发表于 2013-2-25 22:00 这种标准化的施工基本只是形象工程吧。没看完,大概看了看,不过还是看出些问题来了。模板4公分太厚了吧 …谢谢你给的意见,个人感觉的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这是万科施工标准做法,我也就把资料给大家做个参考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