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为难结构
jrlin
jrlin Lv.2
2004年10月18日 13:49:25
只看楼主

有个问题,有一板,长6米,宽13米,建筑不让中间加梁,怎么办?

有个问题,有一板,长6米,宽13米,建筑不让中间加梁,怎么办?
免费打赏
zhoujing2004
2004年10月18日 14:51:43
2楼
如仅承受静载的话,建议采用预制预应力大板,或者采用现浇预应力大板结构.
回复
jj1020
2004年10月18日 15:30:56
3楼
呵呵,别把题目弄得这么严重

大家一起想办法嘛,实在不行,动动建筑方案。

其实六米的板也不是很大啊,在黑龙江还允许做六米的预制板呢。
回复
紫川秀
2004年10月18日 16:53:41
4楼
晕。。。这又是我在群里讲的那个问题,具体那是一个构架上的边跨屋面板,建
筑讲要排水,不让我把构架上的上翻次梁拉到边跨讲我的梁是上翻的影响排水,
我最后还是拉了,然后在梁上开洞排水的...因为如果不做梁的话,那板就很不经
济了...
回复
liusq
2004年10月18日 16:58:24
5楼
前一阵见到一个7.8*7.8的双向板配筋为二级钢12间距100,,
你的那个按单向板计算比较保险,板厚170就可以,配筋可以大一点吗。
建筑不会要求板厚不能超过120MM吧?
如果那样你就和他换换 。
回复
suibing
2004年10月18日 19:39:08
6楼
是呀,梁拉过去,掏个洞排水,不就好了
回复
ayao
2004年10月19日 19:29:59
7楼
单纯从结构角度讲,6X13米的板并非做不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SP大板;跨度6米的预制板,但构造要求比较特殊,需要单独画节点;
2、厚板。对相邻跨的板有较大的弯矩传递,相邻跨的板厚不能太小;
3、GBF空心板。但对相邻板的影响同第2条;
4、施加预应力,往往是采用无粘结。但6米跨的板,板厚做得太厚没有可能,太
薄的话,预应力筋的矢高太小,不足以体现预应力的优势。
我的建议,优先考虑第一点,其次第三点,再次第三点,最后才采用第二点。
回复
neverend
2004年10月22日 10:07:08
8楼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我想用SP大板,可甲方怕造价过高,没办法只能用现浇厚板了,可太厚的半板是不是容易裂啊?!
回复
zhsy
2004年10月22日 10:39:01
9楼
以前也遇见过,用SP板造价比较高,一平米300左右.质量好的预制空心板也行,不过一般6m的板强度不是很高,质量有待考虑.
回复
satwe
2004年10月22日 12:34:23
10楼
我们办公室的屋顶就是9米的预应力空心板,呵呵。。。
回复
mailczw
2005年04月10日 19:43:25
11楼
我想建筑是考虑使用方便。结构处理方案有两种:一是把板钢筋的规格调大一个级别或间距减少;二是把板厚度增加。至于采用哪种方案要经过计算,并经经济分析得出。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