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楼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防洪评价报告:
编制本大桥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的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发布施行;
(4)水利部、国家计委《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有关规定》,1992年4月3日发布施行;
(5)水利部《关于黄河水利委员会审查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权限的通知》,1993年5月27日发布施行;
(6)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1993年11月29日发布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01—94《防洪标准》,1995年1月1日实施;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86—9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1998年10月发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144—9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5;
(10)S1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9;
(11)《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2004.2.20);
(12)JTJ062-91《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
(13)HSY-GH-112《黄河流域(片)防洪规划纲要》(2001年6月);
(14)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2005年);
(15)《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水文泥沙分析报告》,H×-2006-10-26(N14),2006年5月,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16)《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防洪影响及河床演变模型试验研究报告》,清大科技第2006016号,北京清大水木科技研究所,2006年5月;
(17)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2005年6月6日黄水政[2005]7号文。
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本项目以水文泥沙和河床演变研究成果、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以及河工动床模型试验成果为基础,进行深化研究与总结,并按照有关规定与规范,通过对桥位河段河床演变规律、设计洪水及设计洪水位、建桥后对防洪及河势可能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科学分析与论证,对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防洪影响进行评价。按照合同要求,本防洪影响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本研究报告必须按照最新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亨艮告编制导则》(试行)进行编制。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概况、河道基本情况、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河道历史演变概况、河道近期演变分析、河道演变趋势分析、水文分析计算、壅水分析计算、桥墩冲刷计算、现有水利工程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建桥后对堤防及防护工程安全的影响、建桥后引起桥前壅水的补救措施等。
(2)对于桥位河段河势演变规律研究,时间跨度应大于50年,洪水分析及主流线套绘范围应包括不同水沙条件。
(3)从洪水流向、河势、主流摆幅、对河道既有工程的影响、对既有桥梁及规划桥梁的影响、对河道大断面的影响、桥长等方面进行桥位评价。
(4)根据排洪、排凌、通航等方面的要求,对设计确定的主河道及滩地的孔跨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重点根据桥位河段大堤的现状、规划、防洪要求等对跨堤孔跨及桥墩构筑物位置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
(5)按照相关规范和黄河上常用的方法,开展设计洪水条件下的桥渡冲刷计算与分析。
(6)桥位河段设计洪水及设计洪水位包括三百年~遇、千年~遇频率洪水。
(7)按照相关规范和黄河上常用的方法,开展桥梁壅水高度、桥墩冲高计算。其中壅水计算包括壅水范围及沿程壅高值。
(8)根据有关单位的模型试验及科学分析,评价建桥后对防洪及河势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研究建桥后的补救措施,提出路堤防护意见
结论与建议
(1)黄河公铁两用桥全长14886.687m,公铁合建区长9176.55m;其中主桥为1.05+120+5×168+120+1.05+0.95+5~120+0.95=1684m六塔连续钢桁梁单索面斜拉桥,主桥全长1684m,有效主桥长度(双井工程以南主桥长度)约为1562.95m,桥位与洪水期主流方向接近正交,滩地引桥除铁路引桥N137~N138、N138~N139号桥墩之间采用32m孔跨外,其余均为40m孔跨,桥梁采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跨越黄河大堤。
(2)2056年桥位断面千年一遇、三百年一遇、百年一遇、十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分别为96.79m(黄海标高,下同)、96.64m、96.4m及96.06m,设防流量(22000m3/s)的设计洪水位为96.76m。桥下净空要求,按防洪要求计算桥梁下弦标高H1=98.76m,通航计算桥梁下弦标高H1=104.06m,跨越黄河大堤计算桥梁下弦标高H1=104.26m。桥位河段大沽标高比黄海标高高1.2m。
(3)设防流量(22000m3/s)条件下桥前最大壅水高度为0.3m,千年一遇(22600m3/s)洪水条件下桥前最大壅水高度为0.31m,三百年一遇洪水条件下桥前最大壅水高度为0.28m。设防流量(22000 m3/s)条件下桥前最大壅水范围为3000m,千年一遇洪水条件下桥前最大壅水范围为3100m,三百年一遇洪水条件下桥前最大壅水范围为2800m。
(4)2014年地形基础上,三百年一遇(19600 m3/s)洪水标准条件下,桥位断面主槽最大冲刷水深为23.064m,左岸滩地最大冲刷水深为8.514m,左岸堤河最大冲刷水深为11.510m;千年~遇(22600m3/s)洪水标准条件下,桥位断面主槽最大冲刷水深为23.497m,左岸滩地最大冲刷水深为10.227m,左岸堤河最大冲刷水深为14.853m。现行主河槽是在河道整治工程逐步完善后形成,历史上双井至右岸堤防均走过主流,在进行桥墩埋置深度设计时,主河槽外南岸滩地桥墩埋置深度建议按主河槽考虑。此外,北岸滩地有较为明显的串沟, 目前串沟在北岸堤根和双井工程以北约1km的范围内,大洪水漫滩后,串沟内流速较大,且位置可能发生变化,常出现顺堤行洪现象,北岸堤河处千年~遇(22600 m3/s)洪水条件下最大冲刷水深可达14.853m。为保证黄河防洪安全,建议对临堤桥墩附近堤防进行必要的防护,进行北岸滩地桥墩埋置深度设计时考虑串沟和顺堤行洪的影响。
(5)建设项目影响的防治措施:
①桥梁上游壅水范围内的黄河两岸大堤要根据壅水曲线加高,加高培厚的质量及技术标准需满足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有关规定。
②对桥头附近黄河两岸临水堤坡、工程坝垛进行砌护加固,并对该河段土质较差的堤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③桥梁上游壅水范围内的险工及控导工程按黄河防洪标准要求进行加高加固;下游~定范围的险工及控导工程按黄河防洪标难要求对坝基加固。
④公路桥轴线在北岸大堤附近与水流流向存在~定的夹角,洪水期桥墩的导流作用将对堤防产生~定的影响,应考虑对影响范围内的堤段进行适当处理。
⑤由于拟建桥跨越双井工程,水流加大了坝头局部冲刷深度,因而建议对双井工程下首丁坝及马渡工程顶冲点的坝根进行抛石防护,并对双井工程13#坝和14#坝坝档进行砌护,确保河道工程稳定安全。
⑥N139桥墩中轴线距离大堤堤根约9.63m,桥墩边沿距大堤堤根最小距离约为5.76m,GN138桥墩中轴线距离大堤堤根约15.9m,桥墩边沿距大堤堤根最小距离约为2m,同时N139、GN138桥墩均位于丁坝坡脚,应考虑N139、GN138桥墩对堤防及丁坝的影响。同时须对桥墩N139、GN138、S074、GS074进行防渗处理。此外,建设单位应与相关河务部门协商其它位于黄河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内桥墩对河道堤防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
⑦对现有大堤行道林、防浪林、淤背区的适生林、护堤林、护坝林和工程交通道路产生的影响,建设单位应与相关河务部门协商解决。
⑧桥梁的修建引起的水面线变化,可能会对水尺实测成果产生~定的影响,建设单位应与相关河务部门协商解决。
⑨完善防汛抢险道路建设。为保证汛期防汛抢险顺利运送料物,非汛期工程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的正常运行,建桥时应保障防汛抢险道路的畅通,保证抢险车辆能和路桥连通,顺利进入地方道路网系统。
⑩大桥施工期内施工单位及大桥建设部门应与当地黄河防汛部门密切配合,制定出~套切实可行的渡汛、渡凌预案。为了保证黄河抢险和测量船只的顺利通行,施工栈桥应布置净空高度4~5m跨度40m以上的孔跨。大桥施工期间,施工道路、围堰、边坡开挖等将对河道行洪有~定影响,施工废弃物和生产、生活污水将对环境产生影响。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规定,施工过程中,随时清理施工场地,减少在滩面堆积施工物料,严禁向河道内抛洒施工弃渣。施工结束后彻底清理施工场地,恢复河道原貌,以利洪水畅泄,保护好河道环境。
综上所述,修建大桥不会对桥位河段的行洪造成大的影响,对河势、堤防、河道等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调整部分桥墩布置和采取适当补救措施加以解决,具体的补救措施请与相关的河务部门协商。
不错的报告,大家可以下载参考.
回复
3楼
好资料.
回复
4楼
多谢
回复
5楼
呵呵 ,秘密资料,不要外传呵。
回复
6楼
资料不错,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谢楼主!
回复
8楼
非常感谢啊,可以看看。
回复
9楼
呵呵,没有压缩文件阿
回复
10楼
桥位处断面洪水位是按照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确定的。
回复
11楼
黄河提防是1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是1000年一遇。
回复
12楼
太感谢你了,但是你压缩的文件不完整啊,第三节和第四节的一般要求\水文分析计算\壅水分析计算\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都没有啊?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