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座修改的问题
dfm1234
dfm1234 Lv.2
2007年06月12日 17:14:09
来自于PKPM
只看楼主

各位,初学pkpm,次梁作为主梁输入的时候,有的地方支座要作修改请问在什么地方修改就是那个三角形改成圆形的地方找了好久没找到谢谢

各位,初学pkpm,次梁作为主梁输入的时候,有的地方支座要作修改
请问在什么地方修改
就是那个三角形改成圆形的地方
找了好久没找到
谢谢
lsdllq
2007年06月13日 16:09:36
2楼
SAT中的梁平法中有平面改筋项中有调整支座
回复
dfm1234
2007年06月13日 22:10:07
3楼
谢谢
问的就是这边讲的东西
他说可以修改
但是没找到
各位大侠指教



5、绘梁施工图前对梁的相交支座的支座修改
次梁按主梁输入时:
在PM主菜单1当作主梁输入的次梁,经过三维程序计算后,程序不一定认定他是次梁。
此时程序判定次梁的过程是:
对每个无柱节点需要判断为“支座”(用三角形表示)或“连通”(用园圈表示),该节点处于负弯矩区的为支座,为正弯矩区的为连通。
支座时,梁本身应为次梁,支座梁则为主梁。
连通时,连通节点两端的两跨梁将合并为一跨,成为主梁,节点上的另一方向梁成为次梁。
支座时,施工图上的梁下部钢筋在支座锚固长度仅为15倍钢筋直径。因处于负弯矩区而按非受拉锚固设计。连通时,该节点两端的梁下钢筋必然在节点下连通,程序不会出现锚入支座节点,因为处于受拉区。
对处于端跨的次梁(支承在梁支座上),程序需将其判断为“悬挑梁”或是“端支承梁”。
当端跨梁下无正弯矩,全跨均作用负弯矩时,程序判定该端跨为挑梁,在该跨端部用园圈表示。反之,程序认定该跨为端支承梁,在该跨端部用三角支座表示。
对如上程序自动判定的支座状况,一般人工应做干预修改。在中间跨,把支座改为连通将合并梁跨,施工图设计偏于安全。一般不应将连通改为支座。对于交叉梁系,更应注意把有些支座改为连通,才能得到符合实际的施工图设计。
回复
lt77887788
2007年12月16日 19:49:01
4楼
satwe特殊构建定义里面,特殊梁,有一端铰接,两端交接··············
回复
lixiaobo20082008
2010年01月07日 12:25:51
5楼
SAT中的梁平法中有平面改筋项中有调整支座
回复
zjlhmxl
2011年03月25日 09:46:13
6楼
小弟也是新手,希望各位高手多多指点!
回复
12314r
2016年01月05日 10:29:59
7楼
好东西,谢谢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