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位于无梁楼盖顶板上的亭子地梁该如何做?
awii
awii Lv.5
2007年06月08日 12:19:55
只看楼主

本人是做景观的,可是结构不专业,想请教一下各位结构师:我现在有一个钢木结构的景观亭子,位于地下车库上面,覆土1.5米,地下车库顶板为无梁楼盖,柱网为8.4x8.4米,亭子的平面尺寸为3.6x3.6米,不知道地面以下的亭子基础,该如何做,希望各位有经验的结构大师们,帮帮忙,指点一二。这是亭子平面。。。。。。

本人是做景观的,可是结构不专业,想请教一下各位结构师:
我现在有一个钢木结构的景观亭子,位于地下车库上面,
覆土1.5米,地下车库顶板为无梁楼盖,柱网为8.4x8.4米,
亭子的平面尺寸为3.6x3.6米,
不知道地面以下的亭子基础,该如何做,
希望各位有经验的结构大师们,帮帮忙,指点一二。
这是亭子平面。。。。。。

1181276393948.jpg

免费打赏
awii
2007年06月08日 12:20:31
2楼
这是亭子的立面。。。。。

地面以上,除4个柱墩为砼外,
其余为钢木结构
回复
awii
2007年06月08日 12:21:19
3楼
这是本人自以为是,
自作主张作的亭子地梁平面,
可是被同事 P 了一顿,说这样不合理。
各位结构大师,可要救救我啊,我都快没面子了。。。。。
回复
awii
2007年06月08日 12:21:48
4楼
这是地梁剖面。
我是在地下车库柱网中,
选了相邻的4个柱子位置,
立了 4 个基础,再架 2 根主梁,
然后再架 2 根辅梁到亭子的位置,
亭子的墩子,就立在了辅梁上面。。。。。
不知这样做行不行啊?合理吗?
回复
awii
2007年06月08日 12:22:14
5楼
同事说,这样架一个“工”字形的梁,
不经济,也不合理,
应该架一个三角形的梁,
亭子的一柱子,刚才位于一个柱子上
再在相邻的柱子上架一根梁,
另外 2 个柱子,分别位于这两根梁上,
然后,对角线连接相邻的梁,架一斜梁,
第 4 个亭子柱子,就架在斜梁上。
不知道,这种方法是不是更合理?
如果这样的话,
我只需将亭子尺寸改为4.2x4.2米就可以了
回复
awii
2007年06月08日 12:22:44
6楼
各位懂结构的高手,指点一二吧,不胜感激!
本人邮箱awii668@126.com, QQ: 563765646
另外,建筑设计院告之,
这个地下车库顶板的荷载不要超过30,
不知道我这样将覆土增加到1.74米,
再做个钢木亭,有没有超荷载?
回复
wruig
2007年06月08日 14:27:25
7楼
30是什么意思?是均30KN/m2还是一个集中力30KN,我认为是30KN/M2。刚木结构屋架按照荷载规范,取大值5刚屋架为0.12+0.011L=0.12+0.011*3.6=0.1596取0.16KN/M2,小青瓦1.1KN/M2,加上附加装饰1.0,大概2.3KN/M2,柱子/更=0.3*0.3*4*27=9.72KN。2.3*3.6*3.6/4+9.72=17.72KN(每个柱子),上浮土:1.5*18=27KN/M2。看来须用梁上起柱,梁架在地下室柱头上。有空我再想想
回复
awii
2007年06月08日 15:23:02
8楼
30是指平均荷载最大值30KN/M2,
楼上的兄台,知道你是在计算荷载,
不过不是很看得很明白,
按你这样算起来,总的平均荷载大约在 27 KN/M2?
按你的意思,是说这个亭子无需地梁,
可以将基础直接落在地下车库顶板上,
对吗?
希望能进一步指明。。。。。。
回复
wruig
2007年06月08日 18:37:52
9楼
我中午把附土算错了,1.5*18=27KN/M2
回复
wruig
2007年06月08日 19:05:50
10楼
你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处理的!按照我的想法有三种途径解决:
1,通过计算荷载,看看能不能不用把亭放在地下室的柱顶上,而放在地下室顶板上,这样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A,上部亭荷载由亭柱承担,亭柱对地下室顶的冲切满足。这个需要知道地下室顶板厚度。
B,亭柱集中荷载应转换成等效均布荷载,转化方法规范上有。须满足Qe+均布土载<[q],即等效均布荷载+均布土载<哪个30
我想满足若这两个条件1方法可行。
2,如果1不满足,只有用架空框架梁和柱子将荷载传到地下室柱顶。当然也要满足:地下室柱承载力是否满足亭载。可能会不满足的,要看原来设计资料。
3、如果以上都不满足那就直接给底下室加柱子,用来支撑亭。但要考虑柱的基础怎么做,地下水是否有,对原建筑的因相等问题。
本人看法,大家有什么意见?
回复
awii
2007年06月09日 12:42:32
11楼
我想,
最好是把亭子的重量,尽量直接传到柱上,
所以,基础落在柱子的位置上了,
这样,不让顶板受力,是不是好一点?
关键是这个地梁的做法,
我上面简单地列了两种做法,
不知道哪一种更合理一点?
希望大家多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