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筑——透过我的镜头(不断更新中...)
bfy-ljb
bfy-ljb Lv.14
2007年05月29日 00:04:46
只看楼主

题目起得有点大了来武汉出差数月,虽然长,但能出去拍摄的时间也不算很多,也就是周末。毕竟不是武汉本土人,对其本土建筑拍摄出来难免肤浅。尽量拍吧,希望大家也能多支持些。我的姊妹篇:天津建筑——透过我的镜头http://www.abbs.com.cn/bbs/post/view?bid=18&id=3219198&sty=1&tpg=4&age=-1

题目起得有点大了
来武汉出差数月,虽然长,但能出去拍摄的时间也不算很多,也就是周末。
毕竟不是武汉本土人,对其本土建筑拍摄出来难免肤浅。尽量拍吧,希望大家也能多支持些。

我的姊妹篇:天津建筑——透过我的镜头
http://www.abbs.com.cn/bbs/post/view?bid=18&id=3219198&sty=1&tpg=4&age=-1
免费打赏
bfy-ljb
2007年05月29日 00:05:11
2楼
江汉路位于汉口中心地带,南起沿江大道,贯通中山大道、京汉大道,北至解放大道,全长1600米。宽度为10至25米,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

江汉路自沿江大道至花楼街段,曾是清末英租界的“洋街”,在近代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于1890年绘制的《武汉城镇合图》上,此段以东为广利巷。清末,随着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此段兴建了不少银行大楼,街道也拓宽至12米,主权为英租界侵占并改名为太平街。

1906年起,“地皮大王”刘歆生首先从江汉路一带湖塘填起,逐渐填成江汉路后花楼至铁路外土路基,形成歆生路。辛亥革命后,华人资本家迅速兴起,不到10年时间,江汉路一带变为汉口繁华的商业街。民国初年的《汉口竹枝词·歆生路》中描绘当年江汉路的繁华景象:“前花楼接后花楼,直出歆生大路头,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

历史上,江汉路实际上是华人与洋人的分界线。江汉路西面的花楼街、黄陂街以及毗邻的大兴路一带是民族工商业者开设的店铺、作坊、前店后厂型的食品店。而其临街基本上是帝国主义国家和官僚、民族资本家开设的银行、公司和商店。加上江汉关轮渡码头迎送客源,营造了江汉路的商业氛围。

1927年,我国收回汉口英租界,太平街和歆生路改名为江汉路。现今在江汉路遗留下13幢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就是江汉路繁华商市的历史见证。
(文字部分摘自百度)
回复
bfy-ljb
2007年05月29日 00:07:53
3楼
.
回复
bfy-ljb
2007年05月29日 00:08:27
4楼
.
回复
bfy-ljb
2007年05月29日 00:08:52
5楼
.
回复
bfy-ljb
2007年05月29日 00:09:12
6楼
.
回复
bfy-ljb
2007年05月29日 00:09:33
7楼
.
回复
bfy-ljb
2007年05月29日 00:10:00
8楼
.
回复
bfy-ljb
2007年05月29日 00:10:26
9楼
.
回复
bfy-ljb
2007年05月29日 00:10:50
10楼
.
回复
bfy-ljb
2007年05月29日 00:11:15
11楼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