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县7名学生被雷击死亡,建筑是否应设防雷设施?
zzljq
zzljq Lv.2
2007年05月28日 09:10:51
来自于防雷减灾
只看楼主

重庆开县小学教室遭雷击,7名学生死亡,此建筑是否应设防雷设施? 据媒体报道:“针对该小学是否应该有防雷设施的疑问,气象专家介绍,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相关规定,义和镇兴业村小学遭受雷击的教室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为 0.0118次/a,少于0.06次/a。同时该建筑物高度不足15米,因此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2.0.4条、第3.1.1条规定,该教室可不做强制性的防雷处理。”如上专家所说,此次建筑被雷击,建筑内人员被雷击身亡是纯粹的意外了。现从防雷专业角度,谈一点自己对此事故的看法,供大家探讨。

重庆开县小学教室遭雷击,7名学生死亡,此建筑是否应设防雷设施?


据媒体报道:“针对该小学是否应该有防雷设施的疑问,气象专家介绍,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相关规定,义和镇兴业村小学遭受雷击的教室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为 0.0118次/a,少于0.06次/a。同时该建筑物高度不足15米,因此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2.0.4条、第3.1.1条规定,该教室可不做强制性的防雷处理。”如上专家所说,此次建筑被雷击,建筑内人员被雷击身亡是纯粹的意外了。现从防雷专业角度,谈一点自己对此事故的看法,供大家探讨。

根据以上专家的说法,按我国现行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年版)(以下简称为“防雷规范”),此建筑可不设防雷措施。但从中可以看出“防雷规范”的局限性。

根据“防雷规范”2.0.4条规定“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

结合本次事件,笔者认为存在有几个疑问,需要防雷设计人员以防雷规范制定者一起探讨:

一、0.012次/a、0.06次/a、15m是如何制定出来的?为什么不是0.01次/a、 0.07次/a、 16m、 14m?也许有专家说,制定的数据能达到多少万分之一的概率不会遭雷击。可如果建筑物被雷击了,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

二、规范中“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的定义是什么?在“防雷规范”条文中没有明确。根据条文说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如集会、展览、博览、体育、商业、体育、商业、影剧院、医院、学校等建筑物”,教室应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确定防雷类别。但是有一点疑问,人员不密集场所内的人命就不重要吗?

三、如果把0.012次/a改为0.011次/a,把教室定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在有关部门强有力的监督执行“防雷规范”的情况下,此次7名学生在教室内被雷击的事件还会发生吗?如果民用建筑也按2.0.4条5款的要求“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是否此教室也可以做防雷措施而不会有此事故的发生。

根据现在正在讨论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第3.0.4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2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如果按照此条文,此次遭雷击的教室就应当设防雷设施了。如果有一天预计雷击次数为0.008次/a的公共厕所也被雷击了,打死了多少多少人。是否条文需要更改呢?

四、根据“防雷规范”“第1.0.1条 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本条文明确了“防雷规范”采取的防雷措施并不能保证100%的防雷效果。但是有一点,哪些建筑应设防雷该明确吧。如果设置防雷设施的建筑范围不能满足人们的安全需要,如何做到“安全可靠”的设计?记得一个房地产商说过,有外国人到我国来买别墅,他首先不是问建筑结构如何合理,装饰如何豪华?他首先问的是此建筑的防雷设施怎样?并且还要到现场看是否有避雷针、避雷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此“老外”对人的安全是多么的重视。现在我们都在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是否从规范的制定开始,我们都应该多考虑一下人的安全问题。

五、通过这次事件告诉我们,建筑物防雷保护是不能大意。笔者就此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对于公共建筑,在没有其他防雷设施保护下是否应均设置防雷设施,并不小于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

2、对于民用建筑是否也应当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是否需要防雷措施。例如孤立的建筑、河谷、山顶等处的建筑。或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12章12.1.8条“山地建筑物的防雷,可根据当地雷电活动特点,参照本章有关条文采取防雷措施。12.2.4条“在确定建筑物防雷分级时,除按上述规定外,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或强雷区可适当提高建筑物的防雷等级。”调整相应“防雷规范”条目。



3、各种数据,如年预计雷击次数、高度值是否明确主要作为判别防雷类别的依据,而不作为是否设防雷设施的依据。建筑物是否设防雷设施,是否能另立条文说明。

以上观点只是笔者对本次雷击事件的一些看法,并不一定全面,仅供大家参考
alft118
2007年05月28日 12:46:10
2楼



我们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回避媒体采访,害怕讲错了话,因为非常复杂,他们压力很大.
我没有去现场,只是通过电视和媒体的一些图片资料,我只能谈点直觉:
1.房屋是非良好导电体,不可能对雷电起到良好的抵御作用.房屋在下雨是个半导体.
2.这个建筑物除了有几处非接地的金属防盗护栏外,没有任何导电体,和一个木头房子一样.
3.墙壁非良好接地,但由于肌肤原理,雷电流必然大部分从四周墙壁入地.
4.反击电压很高,靠近墙壁根部电位最高.
5.组合雷击,就是许多个[每个介绍至少26个雷击组成]独立雷击到建筑物,造成地面存在许多电位差,电位差通过学生的两只脚倒入身体.危及生命!
6.可能靠近墙壁的学生死伤严重,建筑物中央区域内死伤较小.

结论:整个建筑物成了引雷物体,肯定伤亡很大!
回复
alft118
2007年05月28日 12:52:43
3楼



您就是做了外部避雷实施也没有用,反击电压必须在地板上进行等电位处理!
GB50057不是万能的,要因地制宜解决问题!
GB50057和IEC61024\IEC61312比较一下,不难看出几乎雷同吗?
回复
lmj961
2007年06月02日 11:30:47
4楼
看了几天电视,都在谈这问题,我还是不明白这次事故主要是球型闪电还是雷电反击造成的?

我想学校建筑的选址还是有一定问题的,防直击雷措施就是做好了就安全了不成?

最近突然出现了不少学校都在招投标防雷接地工程,我也想问下专家们,学校防雷接地有哪些工序?
回复
lightningonline
2007年06月03日 20:08:27
5楼
他依据的并不是GB50057-94,他依据的标准实际是民用建筑设计规范,在民建规范里低于15米的一般性建筑没有强制要求做防雷装置,但我个人认为着不能作为学校对危房不做修缮的借口,当然造成雷击的主要原因其实很多,往大了说,全球气候变暖也是根本的大背景,微观的说学校对防雷防护的工作不认真是有一定责任的.很多老师也只知道富兰克林而已,其他呢?老师都不知道如何能有防雷的意识,我在5月17号给一所农村中学400多人讲防雷科普,很多老师也是第一次了解防雷常识.[http://fangleiren.blog.sohu.com/46646026.html]
回复
xyf_3593019
2007年06月03日 23:35:30
6楼
我觉的就是没有认真对待防雷,自然灾害人们应该尽量减少啊,我觉得不管规范里面怎么说(高层建筑物设防雷装置),我觉的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就应该做防雷,安全第一么,钱少了人可以区挣,可是命要是没有了那就等于人消失了。
回复
lightningonline
2007年06月04日 13:20:18
7楼
所以啊,意识和思想往往被钱左右
回复
zzljq
2007年06月04日 22:45:08
8楼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是92年的行业标准,而GB50057-94(2000年)规范是2000年的国家规范,当然应按国家规范执行。
回复
alft118
2007年06月04日 23:07:48
9楼
是人祸,绝对不是天灾
回复
alft118
2007年06月04日 23:11:38
10楼



我们要找出原因,还孩子清白吧,谁????美国的孩子在教室里遭雷击死亡吗??????//??
回复
lightningonline
2007年06月05日 11:04:38
11楼
根源在那里呢?不要光说,要结合实际情况.还是经济问题.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