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考一注专业真的应该看的一篇文章(转载)
w1m2w3m4
w1m2w3m4 Lv.3
2007年04月28日 15:57:56
只看楼主

转载至老施的网站,相信对大家有帮助的,我看了很震撼,看了才知道应该怎摸复习!!!!优良的考试成绩是需要教与学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的施 岚 青2007-22006年取得注册考试成功的考生中我的学员约占十分之一。他们絕大多数是经历过一次或多次考试失败后才到北京来听课的。为什么他们来听我的课后能取得成功、他们的成功是否有规律,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我的教学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考生,也不可能使每一个学员成功,只有師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我将从“教師”和“学员”分别应该做那些工作来谈一些看法。

转载至老施的网站,相信对大家有帮助的,我看了很震撼,看了才知道应该怎摸复习!!!!
优良的考试成绩是需要教与学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的
施 岚 青
2007-2
2006年取得注册考试成功的考生中我的学员约占十分之一。他们絕大多数是经历过一次或多次考试失败后才到北京来听课的。为什么他们来听我的课后能取得成功、他们的成功是否有规律,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我的教学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考生,也不可能使每一个学员成功,只有師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我将从“教師”和“学员”分别应该做那些工作来谈一些看法。
第一部分 作为教師我作了那些工作
要想帮助学生考试取得成功、我必须明白我应该作那些工作,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些工作,如何做才是最有效的、如何做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对这些问题我是十分重视的、每做一件事均有大量的调查研究。决不盲目乱干。
一、 从考试的结果看我们教師应该做那些工作
1、对考生业务状况的分析
现将所收集到的辽宁省资料为例作个说明,表1列出该省近几年来一级专业考试的考分情况。
表1 辽宁省考分情况

份 报考人数
① 未考人数 中途退场人数 实考人数
② 及格人数
③ 及 格 率 及

分 最


③/① ③/②
2002年 530 106 17 407 63 11.9% 15.5% 48 67
2003年 425 89 8 328 33 7.8% 10.1% 44 57
2004年 441 102 9 330 51 11.6% 15.5% 44 55
2005年 430 80 17 333 63 14.7% 18.9% 44 58
2006年 26 48 64









注:①资料来自辽宁省建委网站(蓝图网)。②目前只收集到辽宁省的资料。
③2006年仅公布部分数据、故及格率无法计算。




免费打赏
w1m2w3m4
2007年04月28日 15:59:04
2楼








现用概率密度曲线来表示表1所列数据,横座标是考分数、纵坐标是取得该项考分的人数。从图可以得到下列印象。
⑴考生业务水平的分布情况是中间大、二头小。概率密度曲线是一条单峯曲线,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
⑵能取得注册资格考生的比例,大约控制在12%左右(该数值将随统计方法改变而有所不同)。
⑶2003年以来每年考生的总数比较稳定,说明二点,①每年均有新成员投入考试,②暂时考试失利的考生均在努力、并未放弃竞争。
⑷低于及格线1~4分的考生的人数还有相当数量,这区段的人数一般都超过当年考生总人数的10%。
⑸实际参加考试的考生约占报名考生的3/4。缺考的将近1/4。
⑹由于辽宁省今年没有公布报考人数所以无法计数出2006年的及格率,由于历年的报考人数比较稳定,其人数在430人左右,根据这一数值相应得出可能的及格率为6%,由于这是一个推断的数据仅供参考、不足为凭。
⑺2006年来京听课的辽宁学员33人、有8人及格、及格率在1/4左右;全省注册考试及格的工程师26人中我的学员所占的比例为8/26=31%。
2、注册考试的通过率要求决定了试题的难度
为了将通过率控制在12%左右可以有二种做法。
⑴采用一般难度的考题、有较多的考生答题正确率会超过60%,高水平的甚至可能取得满分(80分),若要控制通过率为12%、通过分数线的划线标准可能会高于48分。可能出现有些超过48分的考生还未能取得注册资格,这将引起这部分考生的不满,会質疑通过标准是否过于苛刻。
⑵采用难度较高的考题,考生的考分很难超过70分。含有一定数量的难题(约10~20%),几乎无人能在考场内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取得正确答案。这种做法的后果是有可能做到考生答题正确率达到60%(48分)时、通过率大致在12%左右。如这张考卷难度过高、考生的通过率低于12%时、可采用降低通过分数线(如下调到44分)的办法给予调整。答对的考题不足55%的考生只会自认水平不够。
根据对这几年的考试情况进行观察,我个人的印象是目前的考试是采用了第二种控制方法。其依据是:
⑴辽宁省多年考试的最高分均在60分左右,表明每人至少有1/5考题是没有能答对。
⑵我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每年均有一些学员成为当地的考试状元、而他们
回复
w1m2w3m4
2007年04月28日 15:59:36
3楼
的考分大多数也在60分左右,和辽宁省的最高分处于同一水平。
⑶在听我讲课的学员中取得考分最高的是70分(仅一位、来自天津),这样的高分应该认为是个特例、缺乏普遍性。
根据我自己的实践结果亦能得到同样的印象。每年考后我均要对一、二级二套试卷进行分析,全部弄清楚约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对这160道题中的极大多数考题,我仅花二天时间就能完成。但还剩几道难题、却要花费我好几个星期时间。在做这些题时我亦想过、用这种难题来考大家是否合适,思考的结果是我接受这个现象,并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师出有因。我是这样想的。
⑴既要控制12%的通过率、又要控制通过分数线不能高于48分。这二条槓槓、决定了需要在考卷中设置一些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不易得出答案的难题,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
⑵考题中所设置的难题对大家都是难的、所以从总体上来看对所有考生是公平的。
因此、我认为目前的考题对每个考生是公平的,考试的结果也会是公正的。
3、目前的考试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每一个考生在考场内将会面对着三类考题。
⑴熟悉的题,即是在日常设计工作中用到过的知识、或在考前复习中练习过的知识。
⑵生疏的题,即在考前尚未复习到的知识点、但相关的知识还是掌握的。
⑶难题,不仅生疏、还不太了解有关的基础知识,很难在有限时间内找出答案,但所占比例不大。
上述三类考题的分布情况是因人而异的,这与每个考生学习、工作和考前复习的情况有关。虽然情况千变万化、但应该采用的对策却相似、即要求考生做到
⑴做对每一道“熟悉的题”,尽量细致地答题、确保不丢分。
⑵学会找出“难题”,主动放弃、以免消耗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
⑶依靠己有的知识和能力、举一反三、尽量多地完成“生疏的题”。
要求考生做到的事即是教師在培训时应该帮助学员学习的内容。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⑴要使学员学到更多的“熟悉的题”。由于我们不可能知道具体的考题内容,但是所教的内容必须紧扣《考试大纲》,并与所考的内容是“对路”的。因为只有“对路”的知识才可能成为考核点。如何使所教的内容“对路”这就是对我们教师的第一个要求。
⑵由成千上万条《规范》规定所引伸出来的考题是大量的,能用于教学的时间是短暂的、教师不可能把每一个知识点均在复习时讲到。考生在考场上遇到众多的“生疏的题”是难以避免的。这就要求教师下大力训练学员的能力、使学员能依靠自己的基本概念和解题能力来“举一反三”。这就是对教师的第二个要求。
⑶如何识别“难题”,这本身就是“难点”,但又非常重要。尽早识别出“难题”、就能避免出现在考场上陷于久攻不下、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影响信心的情况。故教授识别“难题”的能力是对教师的第三个要求。
二、我是怎样进行教学的
我从1997年注册考試起步时就开始投入考前辅导工作,至今已有十年了。在这十年中我紧紧地跟着考试的演变不断地调整自已的教学工作。基本做法是紧扣《考试大纲》,紧随历年“考题”,紧靠《规范》,紧密围绕‘学员’的情况来进行备课的。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己经形成自己一套独有的教学模式,从多年的
回复
w1m2w3m4
2007年04月28日 15:59:47
4楼
考试结果来看、我的这套教学模式能适应注册考试对教師的要求。
1、我对专业考試的认识
我知道做为教师要帮助学员取得注册考試成功,首先要充实自己有关方面的实力。每年我都要深入研究当年的“考题”、新出的《规范》和“参考书”,年复一年地积累、使我逐步摸索到注册考试的一些基本特点。
⑴专业考試的考题是由有经验的设计工程师编制的,不是由学校教师编制的;主要是考核结构工程师的设计技能,不是考核他们的学术水平。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把在学校内教学生的一套教学方法和内容搬来,要按照注册考试的要求重新组织教学。
⑵学校考試是测试学生的水平是否达到教学要求、对某门课的考试内容大多为主要的基本理论、概念和练习,学生能正确回答60%的考题即可及格、优秀的学生还能得满分。注册考試是执业资格的考核、要和今后的执业内容有关,是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还要涉及许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范围广但不一定很深,要求严,淘汰率比较高。为了考出真正的水平,拉开距离、就必然会设有一定数量的难题(指在考场条件下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正确答案的题),这些“难题”会因人而异。所以我们要采用的应试策略是:①识别难题、放弃难题;②要提高一般考题的正确率以填补放弃难题的损失、才能达到及格分。
⑶专业考試的考题至今尚未见重样,因此我们不应该限于将用过的考题作为教学内容,而必须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⑷除了不多的力学考题外、其它考题的考核内容均是《规范》的规定,只有准确理解《规范》的内容才能取得正确的答案,只有十分熟悉《规范》的规定才能快速回答问题。对《规范》掌握的水平已成为决定考試成败的直接原因。所以学习《规范》规定和力学知识成为考前复习的主要学习内容。
⑸注册考試考核的是综合知识、所以考生除对主要《规范》要十分熟悉外。还要将《规范》的内容作为一个完整体系、通过对“机理”的理解、对这整个《规范》体系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后才能适应今天的考试要求。
⑹注册考試主要是考核《规范》的应用,只有会准确应用《规范》的规定、正确回答考题才能得分。不仅要能回答在正常条件的常规问题、还要能回答在非正常情况的特殊问题、要能识别出考题中设置的“陷阱”。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考核、认真阅读《规范、》亲自动手做大量的习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光听不练’的后果将导致‘一听就懂、一放就忘、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后果,这是很多人考试失败的原因。
2、我的教学思路
我虽是在高校工作、但本人的工作经历十分有利于从事今天所干的这项考前辅导工作。六十年代初我在清华大学结构实验室从事抗剪强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接着代表清华参加《规范》的编制工作、一直到现行的抗剪强度计算方法成为《规范》的规定为至,跨越的工作时间长度接近二十年。由于有机会经历了这样一个完整的锻炼,所以对《规范》的整个编制规律十分熟悉。正由于这个经历使我在开始接触到结构工程师注册考试的辅导工作时就认识到要抓住《规范》这关键环节,同时也有能力去抓住这一关键,几年来的事实证明这是抓对了。
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是:
⑴由于命题专家是根据《规范》的规定来出题的、考生在考场是用《规范》的规定来答题的、判题的老师是依据《规范》的规定来评定的。所以我的教学工作完全围绕着《规范》来进行的。这一关键措施从根本上保证了我所教的内容和
回复
w1m2w3m4
2007年04月28日 16:00:27
5楼
考試的内容是“对路”的。
⑵我用的教材是《规范》,即以《规范》为中心来开展一切教学活动。使学员从开始复习的第一堂课起就接触《规范》、接着步步运用《规范》,自始至终让学员整天和《规范》打交道、把各本《规范》翻熟为止。
⑶由于每本《规范》的条文很多,不可能每条规定均能讲授,所以我是抓住主干条文、关键条文进行讲述,不是讲述理论推导、也不是介绍实验过程,而是用生动直观的图例和通俗的比喻来讲清它的受力机理、介绍它的应用方法。把一条条枯燥的条文规定串在一起成为容易理解的简单道理。有了这样的基础,学员就可以自己看懂那些次要的属于枝叶的条文、达到“举一返三”的效果。
⑷我把各本《规范》的内容融会贯通后综合起来成一个整体进行讲授,这又是我教学的一个特色。我将同一个问题在各种结构中的处理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研究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这种讲授方法使学员在听课的同时会积极地思考提高了听课效率、又易调动起记忆力,故能取得极好的效果,深得学员的欢迎。
⑸我把《规范》的学习落实到解题能力的培养,《应試指南》就是培养解题能力的辅助资料、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算例來介绍《规范》规定的准确应用方法。再在班上用不少于1/3的课内学时用作“模拟考试”,训练学员的解题能力。
⑹设置课堂答疑的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员的实际情况。当前学员中刚从学校出来的硕士、博士人数增加了、他们缺乏实践经验,而《规范》中大量内容是经验的总结、他们较生疏;对参加工作较久的学员、对一些基本的受力机理和原理有些淡忘。为了能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故设置课堂答疑。由学员书面提问,我把问题彙总后在课堂上回答,每日半小时。由于针对性强、学员反映印象深刻、记得牢、效率高,这种互动直接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把05年所提的问题反映在06年的讲稿中。06年学员所提的是在新讲课内容基础上提出的新问题、所提问题的层次亦更深入了。这样彼此教学相长、年复一年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深入、也更贴近学员的情况,教学效果也得到不断提高。
3、为什么我的教学做法是有效的
在我的十年考前辅导过程中,命题的专家已由第一代过渡到第二代,听课的学员由工农兵大学生到新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而我的教学工作始终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年年如此。其基本原因是我的教学方法比较有效,学员普遍反映有帮助、有收获。
起初有人误认我是依靠“猜题”、“押题”來取胜的,这是误会。“猜题”、“押题”是一种赌博、而我是一个学者不願意这样做。所以我曾一再说:“说自己能‘猜题’的是骗子、相信别人会‘押题’的是儍子”。每次开班第一堂课我就表明这个态度。
我的教学是由“讲课、答疑、练习、讲评”这四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形成了“学-问-练-再学”的这样一个比较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过程,所以比较有效。
我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析各种算例,这种课堂上讲述过的知识点亦有可能恰好成为当年的考核点,如02年、05年就出现了覆盖率很高的局面。我的教学是立足于加强基本概念和反复训练解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当然我亦在研究如何出现更多的“熟悉的题”、以加大考试成功的机率(二级专业考试基本上每年的覆盖率均较高)。
我是如何提高学员“举一反三”的能力?我是通过用改善学员的“知识体系”
回复
w1m2w3m4
2007年04月28日 16:00:35
6楼
和改善学员的“能力结构”这二个途径。每一堂课讲的内容就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是在对整个《规范》体系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确定的。每一次習题课就是“能力结构”训练的一部分,其内容是在对注册考試全部考题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我是用笨功夫但亦是最扎扎实实的办法来办教学的。所以在参加学习的一个月时间内学员是非常紧张、非常辛苦的,学员用“辛苦一月、受益一生”来描述他们的感受。
接受我的培训后能否取得考試成功、其关键是看当事人吸收消化所学内容的程度,以及能否真正亲自动手做题,实际上培训结束时己能基本判断出端倪。
我的苦恼是无法实施“因材施教”,由于学员来自四面八方、基础不同、需求不同,而我只能按适合多数人的需求来进行教学,但会有一部分学员不能全部吸收,而有些学员又觉得不过瘾。虽然在讲课内容的组织上做了较多的考虑,每天还安排一定的课堂答疑时间给予弥补、但目前还无法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 学员要取得成功应做那些工作
要想在我的帮助下取得考试成功、每个学员必须明白每人应该作那些工作,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些工作,如何做才是最有效的、如何做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果。这是现在要谈的问题。根据我的观察、取得成功的学员均能正确处理好下述二项工作。
一、“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来京听课的目的应该是十分单纯、即要打一场“翻身仗”。因一次或多次考试失利的事实已经表明这些学员在专业知识上是有弱项、解题能力上有缺口。所以要“翻身”必须要比一般考生投入更多的资源、即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到学习上。然而学员均是设计任务在身的工程师,特别是还担任领导工作的工程师、更是身不由已,不下狠心要做到“聚焦”这点很困难,所以我常看到有部分学员虽然人来到了教室、却不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由于过于分心、往往事与愿违、考试还是失利、甚至一败再败。
取得考试成功学员的基本经验是“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最典型的例子是班上有一个“集体学习”的群体,即有一批在自习室学习的工程师、他们每人均占有专门座位,不到熄灯是不走的。虽然每人在干每人的事、但自习室内的学习氛围却是相互感染的。他们每一个人均清醒地了解考生之间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只有我比其他考生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自习室内同学们的刻苦学习对每一个人均是有压力的。因他们亲眼目睹竞争对手在干什么,所以得更加倍努力,很自然会集中全力拚命一搏。根据现在了解到情况,这个学习群体的及格率接近100%。在这个学习群体中有一位北京工程师,2006年是他第三次参加考試,他一早就离家赶来自习室、我8点整时开讲时他己经自习了近一个小时。晚上他回家时、整个小区没有几家还亮着灯。这次他取得61分的好成绩、比前一次提高了近30分。这一次复习和前二次的区别就是没有“一心二用”。二次的失败使他懂得必须要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二者的关系。以前主观上想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结果连工作的资格也保不住了,这次是“背水一战”,是“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习保证了今后长时间的顺利工作。但他认识到这点是花了三年的时间。
二、亲自动手做题,在“消化吸收”上下功夫,将听到的转化成自已的
什么叫“消化吸收”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经验是当您能独立准确地完成作业时才能认为己经“消化吸收”。所以我的教学是十分强调“习题课”,要用
回复
w1m2w3m4
2007年04月28日 16:00:51
7楼
40%的课堂时间进行“模拟考试”。规定每人要真正亲自动手做题。2006年每次“模拟考試”后、对每张考卷的考分高低均有评判和记录。在统计中我们观察到二种情况、并给予特殊关心。
⑴每期均有10多位学员的每场“模拟考试”成绩均接近满分、而且十分稳定,说明他们已经比较全面完整地“消化吸收”了所教的内容,所以当时我就意识到这批学员极有可能成为当地的考試“状元”,所以在班上提出希望他们能向“状元”冲刺的要求。从今天的反馈情况来看,取得56分以上好成绩的学员有30多位,表明当时的判断是合适的。
⑵每期均有几位“不做作业”的学员。他们只来听课、不参加“习题课”的教学活动。“模拟考试”时他们不是自己动手做题而是回宾馆看发给他的考题答案, 他们对“消化吸收”的理解是能听懂我讲的内容、看懂考题答案中写的答题过程。他们除了听课外就回宾馆自习,觉得己经听到很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识,看到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计算内容,收获已经很大了,不了解自已还未真正学到手。这一个月的学习已是他们参加工作之后最认真的一次和最苦的一次、觉得已是高标准了,不了解其他同学是如何刻苦学习的。但是我们的教学经验使我们意识到这些“不做作业”的学员已经陷入“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放就忘、一做就错”的误区了。他们想取得考試成功已是无望了。从今天的反馈情况来看,这些“不做作业”学员的及格率几乎是0%。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成语在班上并不是每个学员都认识到的、有人以为来听我讲课就自然能通过考試、实际上听课的学员中有一半还是会被淘汰的。“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不经过学员本人的努力我教的内容不可能自动转化为每个学员自已的东西。所以只有師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考試成功。
第三部分 迎接挑战、迎难而进
一、专业考試“越考越难”
专业考試已有10年的历史,如果我们将早期的考题和今天的考题相比,能看出其难易程度是相差很大的。1998年我只用5~7天的时间进行考前辅导、其效果是考后大家均感满意,现在是用了四周时间进行教学、考試结果还不一定十分理想。回想在这10年中有二次考试难度改变。第一次是2001年的考试题型的改变、第二次是2006年的及格分增高4分。
2000年以前的考试是考“作业题”,六道题中选做四道题。由于每门课程能形成考試用的“作业题”约有10多道,所以一门课讲一天、即能将可能遇到考题交待清楚了,听一周课就能取得考試成功。2001年改成考“选择题”,几十本《规范》中有上千个计算公式、近万条“规定”中任何一个“知识点”均能成为一道“考题”。考题的“量大面广”使考試难度发生了一个改变。
为了帮助工程師能顺利通过考試、我们教師就研究对策、编写出针对考試用的《应试指南》。考生学了《指南》、提高了水平、当然取得了好的成绩、通过考試的人数相应增多。表2列出辽宁省这几年及格率的演变过程。在这四年内考题的难度是基本相同的。但在及格分均为44分的情况下及格率不断地上升。2005年接近15%,为了控制及格率,2006年及格分提高到48分,故2006年又成为一个考试难度改变的年份。虽然我们因数据不全而无法准确计算出2006年的及格率、但从及格的人数上已能清楚看出考试难度的改变,因2006年辽宁省的及格人数为2005年的41%、即一半还不到,成为近几年来及格人数最小的一年。
回复
w1m2w3m4
2007年04月28日 16:01:03
8楼
表2 辽宁省的及格率
年份 及格分 及格人数 及格人数的比值 及格率
2003 44 33 1.27 7.8%
2004 44 51 1.96 11.6%
2005 44 63 2.43 14.7%
2006 48 26 1.00 6%
为了知道2006年的及格率、我们从网上找到浙江、河南二省的相关数据,表3列出这二省考試结果的统计数。
表3 报考人数与及格分以上各分数段的人数统计
报考人数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70 及格人数
浙江 949人 31人 65人 20人 2 3 3 2 1 1 128人
河南 448人 6 2 7 5 3 8 3 2 0 0 1 0 2 0 0 0 0 0 39人
∑ 1397人 167人
从表3可以得出这二省的平均及格率为167人÷1397人=11.9%≈12%,看来2006年的提高及格分还是由及格率这一因素所控制的。
表2所描述的演变过程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即“考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会直接导致“注册考試难度的加大”,看来注册考試将会在这种“水涨船高”的过程中“越考越难”了。
二、我如何看待考試难度的加大
在2003年、2004年我的学员的及格率在1/3左右,2005年我对教学作了大幅度的改进,当年及格率提升到1/2。2006年的注册考试、我的学员考分高于44分的仍然是接近1/2,但高于48分的只有1/3,及格率又回到2004年的水平。我如何看待这个变化呢?
我认为2006年来北京听课而考分在44分~48分的学员是具有提高成绩的潜力,因他们具有二个最重要的因素,①学习刻苦努力、②亲自动手做题,即已经具备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问题是有些课程掌握得还不到位,做题出错太多导致考試失利。可以通过培训、减少答题错误率的办法来提高考分。好像一个足球运动员,他的身体素质(相当于知识体系)可以,踢球技术(相当于能力结构)可以,就是射门技术(相当于准确答题的能力)尚欠火候,所以要大力提高“临门一脚”的实力。现在的问题是要找到提高“临门一脚”的办法。
导致考試失利的原因是做题出错太多。“做题出错”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人都会碰到这个问题。对此我深有体会、因我做了大量的例题、一次就能做对的总是少数。“应试指南”年年要改错、还见不到尽头。每本新《规范》出台,我均要学习新《规范》的辅导资料,虽然这些资料都是专家编写的,可是例题中的毛病也不少。每出一本有关注册考试的参考书,我均要认真学习,发现这些作者和我一样,很多例题也是有瑕疵的。十年来、我年年在发现“错”、年年在纠正“错”,所以我积累了不少出“错”的案例,我觉得这些案例对帮助考生避免“做题出错”很有用。既然出错是普遍现象,帮助学员少出错就是提高考分了,今天我们所要的“临门一脚”技术就是要帮助学员学会少出错。如把计算中容易出错的“通病”整理出来、把出“错”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加上必要的训练后可以达到使学员减少答题错误率的目的。
所以我对考试难度加大的态度是迎难而上、要在原有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把帮助学员减少做题出错的教学活动加上去、为再度将及格率提升到1/2而努力。
回复
w1m2w3m4
2007年04月28日 16:01:14
9楼
三、2007年的教学工作
在07年的教学中、我打算在继续前一时期成功作法的基础作下列改进。
⑴使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更“对路”
从03年起我就发现考题的侧重点开始有所变化,并出现了新的题型,因考题己由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二代专家命题了,他们的命题思路和侧重点与第一代不完全相同,均有新的发展,前一时期因我手上的资料不够,尚不能跟上这代专家的命题思路。现在己经积累了几年资料,所以我在06年考后专门研究了二代命题专家的思路。果然发现有系统性的差异、而且每门课程均有所变化。现以“桥梁结构”课程为例。02年以前只考梁、不考墩;目前是既考梁、亦考墩、但以梁为主;在梁的考试内容上,02年以前的考题侧重于考核跨度较小的T形梁;目前则侧重于考核跨度稍大一些的箱形梁。所以这些变化和发展我将在07年的教学中给予注意,使我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更趋“对路”。
⑵将单纯的“模拟考試”发展为考试和讲评相结合的“习题课”
每天安排2.5学时的“习题课”,要做20道“模拟考题”。其中约1.5学时用于学员答题,余下的1小时由我讲评。考题分二类,甲类题属容易出错的题,乙类题属一般题。学员先做甲类题,亲自体验一下各种类型容易出错的问题。在学员有了直接感觉的基础上我再来“借题发挥”,因对这些问题学员自己已经思考过了、所以在听课时就容易理解和记忆。“发挥”的内容有三类:
①考试中容易出错的“通病”。“通病”是指非人为故意安排、是人们对某些《规范》规定的机理不熟悉、相关背景不了解、处理手法不习惯、造成认识上的差异而出现的错误。常常还认为自已的处理是正确的,往往不易自我发现和自我纠正。在二十多天内通过每天讲几个案例、使学员尽可能多了解各种常遇的“通病”以提高免疫力。
②考题中经常出现的“陷阱”。“陷阱”是有意在考题中设置的在特殊情况下才出现的非常规问题,在平时学习时一般不会接触到这类问题、故考场内还是按普通问题处理,而导致失分。在通过案例、故事将这些隐藏在背后、不易被发现的“考场杀手”挖掘出来、以便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③有些问题比较繁难复杂、不易学会,如预应力结构,学员往往放弃学习。由于目前这类难题亦经常在考卷中出现,所以在学习时不能轻易放弃。但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改进。除在讲课时讲述机理外、还在习题课中用一组连锁题把它的主要计算过程走一遍。把一个复杂的整体分解成一段段容易理解的小过程,通过机理和解题相结合、前后对比、相互印证,使学员易于理解。
当时间不够时乙类题将推迟到课后学员自找时间进行、对这类题只对解题过程作一些简要介绍,甚至不讲。
⑶准备进行“识别难题”的训练,将过去只由我来讲在考场内应该如何做才是有效的老办法、改成既要讲还要让学员直接去实践、在实战中总结出适合自己情况的办法來。初步设想是进行三次“综合考试”、每次1小时、考10道题。4道熟悉的题、4道生疏的题、2道难做的题,1小时结束后立即公布答案、评分,观察效果。如您能“快速做对熟悉的题、尽早绕开难做的题、尽多破解生疏的题”则将会得到好成绩。通过他人经验的介绍和自已实战经验的总结,使每个学员把自已进考场后如何打赢这一仗的战略和战术在考前就想好,把一场被动的遭遇战改成能自已主动控制节奏的阵地战。
⑷“五一”后将在网上开展专题讨论。《规范》中有些条文、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读,这不同的说法是出现在有影响的教材或手册上、而不是出现在一般
回复
w1m2w3m4
2007年04月28日 16:01:25
10楼
的内部资料中。由于计算结果差异不大,在设计时往往不太注意,然而在考試时则将影响到对和错,实际考试中已经多次出现过这种考题。过去在教学中我是同时介绍这二种观点、由学员自已去确定在考场中用那种观点答题,因我无能力确定应该用那种观点。当我看到这个问题出现在考卷时总是感到自已十分无奈,不是我不负责任把矛盾推给学员。今天及格分数线提高了,我们必须“分分计较”,对这类问题应该找出一个说法来好让大家遵守。所以想通过发动社会力量让更多人关心这类问题,以便最终能找到一个出路。


回复
w1m2w3m4
2007年04月28日 16:06:49
11楼
不是做宣传,而是看看人家学习班最后复习的方法和作题的强度,我想对今年要考专业的人来说(包括我自己)都是一个提醒和震撼呀!
想去参加学习班,一是没时间,二是没银子!!
伤心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