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反应池的计算
fishfxr_30
fishfxr_30 Lv.2
2007年03月26日 17:37:40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求救:请高人指点!本人正在做毕业设计,请问设计絮凝反应池时水量只有5立方米/小时,设计絮凝时间为30min,池体比较小,那只能够做成一格池,搅拌设备应如何选择?查找了很多资料都是分格的,根据搅拌速度从大到小取值计算,只有一格怎么计算阿?

求救:请高人指点!
本人正在做毕业设计,请问设计絮凝反应池时水量只有5立方米/小时,设计絮凝时间为30min,池体比较小,那只能够做成一格池,搅拌设备应如何选择?查找了很多资料都是分格的,根据搅拌速度从大到小取值计算,只有一格怎么计算阿?
免费打赏
longp1129
2007年03月26日 20:45:23
2楼
给你一份絮凝反应池工艺布置图,根据池体,查找课本的计算公式,选取合适的参数,来计算

cof1683479600380:你好,我想请问絮凝反应池的计算公式在哪本书上可以找到,找了好几本书都没有看到

回复
longp1129
2007年03月26日 21:05:28
3楼
混凝工艺的工程设计


一、加药间


(一)概述


加药间包括药剂贮备(药品库)、药剂配制(溶解和溶液配制)、药剂投配。


(二)药剂的配制


1.搅拌方式


(1)机械搅拌


(2)压缩空气搅拌


(3)水泵搅拌


(4)水力搅拌


2.溶液池容积




3.溶解池容积


W1=(0.2~0.3)W2 m3


一般建于地下便于操作,池顶高出地面0.2m左右。溶剂腐蚀性强时要注意防腐。


(三)药剂的投配


投加设备包括计量设备、药剂提升设备、投药箱、必要的水封箱以及注入设备等。根据不同投药方式或投药量控制系统,所用设备也有所不同。


1.计量设备


药液投入原水中必须有计量或定量设备,并能随时调节。


(1)孔口计量:苗嘴、孔板等(中小水厂)


(2)转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计量泵(大中水厂)


2.投加方式(重力投加和压力投加)


(1)泵前投加:将药液靠重力投加在水泵吸水管或吸水井中的吸水喇叭口处。(利用水泵叶轮混合)


适用-取水泵站离水厂较近。水封箱防止空气进入。


(2)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取水泵站距水厂较远,建高位溶液池,将药液投入水泵压水管或混合池人口处。


(3)水射器投加:利用水射器抽吸作用将药液吸入投加到压水管中。效率低,应设计量设备。


(4)泵投加:计量泵投加或耐酸泵加转子流量计。


3.混凝投加量自动控制


(1)数学模型法


(2)现场模拟试验法


(3)其它自动控制方法


二、混合设施


基本要求:药剂与水的混合须快速、均匀。


1.水泵混合:适合取水泵站距絮凝池距离小于150米。


2.管式混合:


v≥1m/s △h≥0.3~0.4m L≥50d


(1)静态混合器Static mixer


(2)扩散混合器Diffuse mixer


3. 机械混合池Mechanical mixing chamber:在池内安装搅拌装置,以电动机驱动搅拌器使之混合。时间T=1~2min。


三、絮凝设施Flocculating equipment


要求:混合后,在此形成肉眼可见的大、密的絮凝体。包括:


水力搅拌式:G由水流本身势能提供,利用沿程水位差,液体沿程水头损失所做的功,使液体达到相应的速度梯度。简单、方便、适应性差。


机械搅拌式:G由外加机械能提供,絮凝效果好,稳定,维护管理工作量大。


(一)隔板絮凝池


水流以一定流速在隔板之间通过而完成絮凝过程。包括:


往复式:流速V由大到小,间距由小到大,水流180度转弯,局部水头损失大,对絮凝后期不利,絮凝体易碎。


回转式:水流由池中间进入,逐渐回流转至外侧,90度转弯,局部水头损失小。


1.主要设计参数


(1)絮凝时间T=20~30min,平均G=30~60S-1,GT=104~105


(2)廊道流速,起端0.5~0.6m/s,逐步减到末端0.2~0.3m/s,宜分为4~6段。


(3)隔板间距不小于0.5m,转角处过水断面积应为相邻廊道过水断面积的1.2~1.5倍。


(4)底坡2%~3%,排泥管d≥150mm


(5)总h,往复式0.3~0.5m,回转式0.2~0.35m


2.计算公式


(1)絮凝池容积

(2)池长




(3)隔板间距




(4)水头损失






(5)平均速度梯度




(二)折板絮凝池


1.在隔板絮凝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池内放置一定数量的平折板或波纹板,水流沿折板竖向上下流动,多次转折,促进絮凝。


按折板安装方式分为同波折板和异波折板。


按水流通过折板间隙数分单通道和多通道。也可组合。


2.主要设计参数


(1)絮凝时间6~15min,平均G值30~50S-1,GT>2×104


(2)分段数≥3,流速前段0.25~0.35m/s;中段0.15~0.25m/s;末段0.10~0.15m/s


(3)折板夹角有900和1200两种,峰高0.3~0.4m


(三)机械搅拌絮凝池


1.利用电动机经减速装置驱动搅拌器对水进行搅拌,使水中颗粒相互碰撞,发生絮凝。水流能量消耗来源于搅拌机的功率输入。


按搅拌轴位置分为水平轴式(大水厂);垂直轴式(中、小水厂)


按搅拌器分浆板式和叶轮式。


分格串联,每格一个搅拌机。G由大到小。分格数越多,絮凝效果越好,造价越高,维修量大。搅拌强度取决于搅拌器转速和搅拌面积。


2.主要设计参数


(1)T=15~20min,平均G=20~70 S-1,GT=1×104~1×105


(2)设3~4档搅拌机,每档用隔墙或穿孔墙分隔,以免短流。


(3)搅拌机浆板中心处线速度0.5~0.2m/s


(4)浆板总面积宜为水流截面积的10%~20%,不宜超过25%


(5)浆板长度不大于叶轮直径75%,宽度宜10~30cm。


3.计算公式


(1)容积




(2)浆板相对于水的旋转角速度




(3)浆板功率




(4)电动机功率




(5)速度梯度




(四)其它形式絮凝池


1.穿孔旋流絮凝池


由若干方格(大于6格)组成,各格之间隔墙上沿池壁开孔,孔口上、下交错布置,水流沿池壁切线方向进入后形成旋流。孔口起端流速0.6~1.0m/s,末端0.2~0.3m/s,时间T=15~25min。


2.网格(栅条)絮凝池


由多格竖井串联而成,每个竖井安装若干层网格或栅条。各竖井之间的隔墙上,上、下交错开孔。每个竖井网格数逐渐减少。一般分3段控制。


前段:密网、密栅


中段:疏网、疏栅


末段:不安装网、栅


两座并联,每组1.0~2.5万m3/d


3.不同形式组合


(1)往复式和回转式隔板絮凝池竖向组合


(2)穿孔旋流与隔板组合


(3)隔板与机械组合




回复
longp1129
2007年03月26日 21:06:41
4楼
(2)絮凝阶段-同向絮凝为主


适当的紊流程度,G由大到小,既要保证碰撞吸附,又要防止絮体破碎。时间一般10~30分钟。平均G=20~70 s-1


Gmax=100~120 s-1(起)


G中间=Gp


Gmin=5~10 s-1(末)


GT=104~105

回复
fishfxr_30
2007年03月28日 12:14:55
5楼
非常感谢!
那选用机械搅拌机时的标准是什么阿?是根据池体尺寸、搅拌机功率、桨叶转速还是三者都要满足?
回复
haohe80
2007年07月10日 16:11:55
6楼
收益匪浅.谢谢!
longp1129,日流量在50立方米的项目,水利停留时间取30min,是否就不用设絮凝池了?我算得太小
回复
fayu88888
2007年09月12日 10:08:31
7楼
呵呵,好啊....
回复
yyzmba
2007年10月26日 20:24:39
8楼
5吨/hr 的流量太小了,做网格反应池不合适,况且取30min的时间太夸张了。 还是建议你选机械搅拌为好。
回复
cong_boy
2008年08月28日 17:28:18
9楼
:D
我也正在学习中
回复
qingliang-111
2009年05月21日 09:07:18
10楼
好像有些明白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