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看看09年这道真题解答是不是有错。
georgezhg
georgezhg Lv.6
2012年08月25日 11:22:40
只看楼主

09年上午的一道真题的题设和标准解答过程详附件我理解该题就是一个肋形梁,而不是独立梁,那么就不存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2.3条的按翼缘高度考虑,所以我的选择是C 2400.给我有什么看法呢?

09年上午的一道真题的题设和
标准解答过程详附件
我理解该题就是一个肋形梁,而不是独立梁,那么就不存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2.3条的按翼缘高度考虑,所以我的选择是C 2400.
给我有什么看法呢?

QQ截图20120825110959.JPG


QQ截图20120825110937.JPG

georgezhg
2012年08月27日 10:11:25
2楼
给自己顶一下,望高手来解答一下。。
回复
zopmop
2012年08月27日 16:40:30
3楼
我觉得不算独立梁~~
回复
zopmop
2012年08月27日 16:43:40
4楼
《混凝土规范》条文说明中:

4 公式适用范围

本规范公式 (7.5.4-2) 适用于矩形、 T 形和 I 形截面简支梁、连续梁和约束梁等一般受弯构件;公式 (7.5.4-4) 适用于集中荷载作用下 ( 包括作用有多种荷载,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边缘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大于总剪力值的 75%的情况 )的矩形、 T 形和 I 形截面的独立梁,而不再仅限于原规范规定的矩形截面独立梁,故本规范公式较原规范公式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这里所指的独立梁为不与楼板整体浇筑的梁。应当指出,当框架结构承受水平荷载 ( 如风荷载等 ) 时,由其产生的框架独立梁剪力值也归属于集中荷载作用产生的剪力值。

《高规》中:
5.2.4 高层建筑结构楼面梁受楼板(有时还有次梁)的约束作用,无约束的独立梁极少。当结构计算中未考虑楼盖对梁扭转的约束作用时,梁的扭转变形和扭矩计算值过大,抗扭设计比较困难,因此可对梁的计算扭矩予以适当折减。计算分析表明,扭矩折减系数与楼盖(楼板和梁)的约束作用和梁的位置密切相关,折减系数的变化幅度较大,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回复
georgezhg
2012年08月28日 17:50:06
5楼
回答很热心,但是没说到关键。。
回复
寻找不羁的心
2012年08月28日 23:50:20
6楼
这个条文贴出来驴唇不对马嘴啊!!!
回复
寻找不羁的心
2012年08月28日 23:50:47
7楼

什么跟什么啊,这是……哎
回复
寻找不羁的心
2012年08月28日 23:52:41
8楼
同问,也很困惑啊……也做错了,呵呵
回复
lm5825855
2012年08月29日 10:56:39
9楼
楼主买的还是2010版规范第一次印刷的吧。后来出了一个勘误,把bf‘的计算又改回原来的了。你在看看对不对。
回复
georgezhg
2012年08月30日 10:47:58
10楼
晕,09年的题,我自然看的是旧规范。。不是新规范
回复
a282395
2012年08月30日 22:29:13
11楼
LZ 你的答案是对了 我也是你这样做的 应该是这个题目错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