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生活境域的学科 园 林 学 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生活境域的学科。 游乐和休息是人们恢复精神和体力所不可缺少的需求。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利用自然环境,运用水、土、石、植物、动物、建筑物等素材来创造游憩境域,进行营造园林的活动。 在园林营建中,改造地形,筑山叠石,引泉挖湖,造亭垒台和莳花植树,要运用地貌学、生态学、园林植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运用美学理论,尤其是绘画和文学创作理论。在规划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时,需要考虑它们在地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涉及城市规划、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园林学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发展,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扩大。对园林的研究,是从记叙园林景物开始的,以后发展到或从艺术方面探讨造园理论和手法,或从工程技术方面总结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花木布置的经验,逐步形成传统园林 学科。 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出现了公园。先是开放王公贵族的宫苑供公众使用;后来研究和建设为公众服务的各种类型的公园、绿地等。随着人们对自然依存关系的再认识和环境科学、城市生态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步理解到人类不仅需要维护居住环境、城市景观和生态平衡,而且一切活动都应该避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园林学的研究范围随之扩大到探讨区域的以至国土的景物规划问题。 园林学发展简史 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世界园林三大系统发源地——中国、西亚和希腊,都有灿烂的古代文化。从散见于古代中国和西方史籍记述园林的文字中,可以大致了解当时园林建设的工程技术、艺术形象和创作思想。研究园林技术和园林艺术专著的出现,以及园林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则是近代的事情。 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东西方园林学发展的进程也不相同。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例,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发展出山水园;西方古典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例,把园林看作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强调轴线、对称,发展出具有几何图案美的园林。到了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多,园林风格互相融合渗透。 中国园林发展简史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以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从《史记》、《汉书》、《三辅黄图》、《西京杂记》等史籍中可以看到,秦汉时期园林的形式在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在广大地域布置宫室组群的“建筑宫苑”。它的特点一是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猫游乐的内容;二是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同时在哲学思想,上儒、道、佛诸家争鸣,士大夫为逃避世事而寄情山水,影响到园林创作。两晋时,诗歌、游记、散文对田园山水的细致刻画,对造园的手法、理论有重大影响。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情景,对园林布局颇有启示。谢灵运的《山居赋》,是他经营山居别业的感受,对园林相地卜居的原则,因水、岩、景而设置建筑物和借景的手法,以及选线开辟路径、经营山川等都作了阐述。 从文献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大量涌现的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 唐末时期,园林创作同绘画、文学一样,起了重大变化。从南朝兴起的山水画,到盛唐已臻于成熟,以尺幅表现千里江山;歌咏田园山水的诗,更着重表现诗人对自然美的内心感受和个人情绪的抒发;在文学理论方面,盛唐诗人王昌龄首先提出了诗的“意境”之说。园林创作,也从单纯模仿自然环境发展到在较小的境域内体现山水的主要特点,追求诗情画意, 产生了“写意山水园”。 唐末时期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提出了造园理论和园林布局 的手法。唐代王维的《辋川集》用诗句道出怎样欣赏山水、植物之美;怎样在可歇、可观、可成景处选地构筑亭馆;怎样利用自然胜景组成优美的园林别业。柳宗元有不少 的“记”也讲到园林的营建,谈到即使是废弃地,只要匠心独运加以改造,就能成园。 宋朝开始有评述名园的专文,如北宋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南宋周密的《吴兴园林记》。以后有明代的《娄东园林志》、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等。这些文人欣赏园林所写的评述,对明清文人山水园的造园艺术原则和欣赏趣味颇有影响。 田园山水诗,游记和散文,山水画和画论,以及一般艺术和美学理论,对于自然山水园发展为唐末写意山水园和明清文人山水园都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在认识自然、表现自然以及园林布局、构图、意境等方面提供借鉴。但园林学的理论体系,只有通过造园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并经过造园家的提炼和升华才能产生。 明代已有专业的园林匠师,他们运用前代造园经验并加以发展。明代造园家计成的《园冶》是关于中国传统园林知识的专著,是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的概括。书中主旨是要“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要做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明末清初李渔《闻情偶寄·居室部》山石一章,对庭园叠石掇山有独到的见解。计成和李渔都既有丰富的造园实践经验,又有高度的诗、画艺术素养,他们提出的一些造园原则,至今仍很有启发意义。 1868年,外国人在上海租界建成外滩公园以后,西方园林学的概念进入中国,对中国传统的园林观有很大的冲击。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城市中自建公园渐多。从20年代起,中国一些农学院的园艺系、森林系或工学院的建筑系开设庭园学或造园学课程,中国开始有现代园林学教育, 并同传统的师徒传授的 教育方式并行。
园 林 学 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生活境域的学科。 游乐和休息是人们恢复精神和体力所不可缺少的需求。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利用自然环境,运用水、土、石、植物、动物、建筑物等素材来创造游憩境域,进行营造园林的活动。 在园林营建中,改造地形,筑山叠石,引泉挖湖,造亭垒台和莳花植树,要运用地貌学、生态学、园林植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运用美学理论,尤其是绘画和文学创作理论。在规划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时,需要考虑它们在地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涉及城市规划、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园林学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发展,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扩大。对园林的研究,是从记叙园林景物开始的,以后发展到或从艺术方面探讨造园理论和手法,或从工程技术方面总结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花木布置的经验,逐步形成传统园林 学科。 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出现了公园。先是开放王公贵族的宫苑供公众使用;后来研究和建设为公众服务的各种类型的公园、绿地等。随着人们对自然依存关系的再认识和环境科学、城市生态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步理解到人类不仅需要维护居住环境、城市景观和生态平衡,而且一切活动都应该避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园林学的研究范围随之扩大到探讨区域的以至国土的景物规划问题。 园林学发展简史 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世界园林三大系统发源地——中国、西亚和希腊,都有灿烂的古代文化。从散见于古代中国和西方史籍记述园林的文字中,可以大致了解当时园林建设的工程技术、艺术形象和创作思想。研究园林技术和园林艺术专著的出现,以及园林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则是近代的事情。 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东西方园林学发展的进程也不相同。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例,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发展出山水园;西方古典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园林为例,把园林看作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强调轴线、对称,发展出具有几何图案美的园林。到了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增多,园林风格互相融合渗透。 中国园林发展简史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以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从《史记》、《汉书》、《三辅黄图》、《西京杂记》等史籍中可以看到,秦汉时期园林的形式在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在广大地域布置宫室组群的“建筑宫苑”。它的特点一是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猫游乐的内容;二是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同时在哲学思想,上儒、道、佛诸家争鸣,士大夫为逃避世事而寄情山水,影响到园林创作。两晋时,诗歌、游记、散文对田园山水的细致刻画,对造园的手法、理论有重大影响。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情景,对园林布局颇有启示。谢灵运的《山居赋》,是他经营山居别业的感受,对园林相地卜居的原则,因水、岩、景而设置建筑物和借景的手法,以及选线开辟路径、经营山川等都作了阐述。 从文献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大量涌现的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 唐末时期,园林创作同绘画、文学一样,起了重大变化。从南朝兴起的山水画,到盛唐已臻于成熟,以尺幅表现千里江山;歌咏田园山水的诗,更着重表现诗人对自然美的内心感受和个人情绪的抒发;在文学理论方面,盛唐诗人王昌龄首先提出了诗的“意境”之说。园林创作,也从单纯模仿自然环境发展到在较小的境域内体现山水的主要特点,追求诗情画意, 产生了“写意山水园”。 唐末时期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提出了造园理论和园林布局 的手法。唐代王维的《辋川集》用诗句道出怎样欣赏山水、植物之美;怎样在可歇、可观、可成景处选地构筑亭馆;怎样利用自然胜景组成优美的园林别业。柳宗元有不少 的“记”也讲到园林的营建,谈到即使是废弃地,只要匠心独运加以改造,就能成园。 宋朝开始有评述名园的专文,如北宋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南宋周密的《吴兴园林记》。以后有明代的《娄东园林志》、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等。这些文人欣赏园林所写的评述,对明清文人山水园的造园艺术原则和欣赏趣味颇有影响。 田园山水诗,游记和散文,山水画和画论,以及一般艺术和美学理论,对于自然山水园发展为唐末写意山水园和明清文人山水园都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在认识自然、表现自然以及园林布局、构图、意境等方面提供借鉴。但园林学的理论体系,只有通过造园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并经过造园家的提炼和升华才能产生。 明代已有专业的园林匠师,他们运用前代造园经验并加以发展。明代造园家计成的《园冶》是关于中国传统园林知识的专著,是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的概括。书中主旨是要“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要做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明末清初李渔《闻情偶寄·居室部》山石一章,对庭园叠石掇山有独到的见解。计成和李渔都既有丰富的造园实践经验,又有高度的诗、画艺术素养,他们提出的一些造园原则,至今仍很有启发意义。 1868年,外国人在上海租界建成外滩公园以后,西方园林学的概念进入中国,对中国传统的园林观有很大的冲击。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城市中自建公园渐多。从20年代起,中国一些农学院的园艺系、森林系或工学院的建筑系开设庭园学或造园学课程,中国开始有现代园林学教育, 并同传统的师徒传授的 教育方式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