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专题推荐】景观设计2006关键词——遗产保护
admin@la
admin@la Lv.6
2007年02月02日 11:27:22
只看楼主

回顾2006,景观设计有许多关键词:IFLA世界大会,沈阳世博园,ASLA设计荣誉奖……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遗产保护”。从京杭大运河申请遗产廊道,《无极》破坏自然遗产景观,《无锡建议》签订,到最近的故宫星巴克去留事件;从专家到政要,从主播到百姓,“遗产保护”已深入我们的视野。它不再局限于专家学者,政府长官的案头文件,而成为百姓身边的话题,以及景观设计师的职责……遗产保护——政府,开发商,设计师,大众各居何位?

回顾2006,景观设计有许多关键词:IFLA世界大会,沈阳世博园,ASLA设计荣誉奖……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遗产保护”。从京杭大运河申请遗产廊道,《无极》破坏自然遗产景观,《无锡建议》签订,到最近的故宫星巴克去留事件;从专家到政要,从主播到百姓,“遗产保护”已深入我们的视野。它不再局限于专家学者,政府长官的案头文件,而成为百姓身边的话题,以及景观设计师的职责……
遗产保护——政府,开发商,设计师,大众各居何位?
景观设计能为遗产保护做什么?
设计师如何为遗产保护开辟创意之路?
尽请关注最新专题
景观设计2006关键词——遗产保护
http://co.163.com/neteaseivp/zhuanti/200702012859/index.htm
xjgjimmy
2007年02月02日 19:11:01
2楼
明朝时期的北京城墙一共有3道。最内侧的是紫禁城,现在保存完好。最外侧的城墙,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被拆除,其位置在今天的二环路沿线。在内城和外城之间,还有一道城墙,称为皇城,这道城墙于上个世纪初被拆除以后逐渐被人们遗忘,不知其具体位置所在。2000年随着王府井大街二期工程的进行,施工中发现了明朝东皇城墙的多处遗址。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为市民增添一处旅游休闲的景观,北京市政府决定在明皇城东城墙的遗址上建立皇城根遗址公园。2001年9月11日该公园建成开园。

  皇城根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宽29米,长2.8公里,南起东长安街,北至平安大街。在这个开放式的街心公园里种植了数千棵各种树木、3万多株花卉和灌木,在市中心形成了一条浓郁的绿化带。在公园中设置了10处阶梯式喷泉和3处原城墙实物展示,还有数十处城市雕塑小品和休闲建筑。

  公园沿线是北京历史人文景观和商业设施集中的地区。在公园西侧有天安门、故宫、景山、老北京大学红楼,在公园东侧相隔数百米就是著名的商业区王府井和隆福寺、中国美术馆等。

回复
xjgjimmy
2007年02月02日 19:11:28
3楼


回复
xjgjimmy
2007年02月02日 19:11:55
4楼
公园中的皇城遗址

回复
xjgjimmy
2007年02月02日 19:12:22
5楼

回复
xjgjimmy
2007年02月02日 19:12:44
6楼


回复
xjgjimmy
2007年02月02日 19:14:14
7楼
檀馨设计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公园共长2.4公里,植物种植理念摆脱了以往将带状公园分为春、夏、秋、冬四段的思路,而是将四季融在公园的每个部分里,造成“春全线、秋成片、冬连线”的效果,游人步入其中会一直有景可看,后来证明这种设计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感悟植物设计的自然属性,2003年檀馨专门去了一趟九寨沟,从那里的原始森林中得到了很大启发,并且已经将新的种植理念运用到去年完成的北京北二环公园的设计中。檀馨说:“’国子承贤’是北二环公园的一个部分,由一片油松林组成,树林中既有一些十几米高的大树,也有一部分一两米高的小树,最多的是四五米高的油松。这些树龄不同、高低错落、距离不同的油松正是模仿了九寨沟原始森林群落的自然状态,不像其他地方的树木种植,像是把苗圃原封不动的搬家一样。大小不同的油松也和国子监传承国学文化,有学之士代代相传的文化氛围相契合,体现了种植设计要和文化传统相结合,这自然而然地联系到我下面要说的一个问题。”
相关链接:

檀馨,著名园林规划设计专家。曾任北京市古建园林设计院副院长,现任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其作品包括与美籍建筑大师贝聿铭合作的香山饭店庭院设计及华夏名亭园、天华园、北京植物园、明皇城根遗址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和菖蒲河公园等设计,多次获得国家大奖。
回复
admin@la
2007年02月04日 16:56:34
8楼
很多遗址保护是我们景观设计师可以做到的!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把它纳入考虑的范围内,或者更多的时候是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们考虑这么多。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思想决定行动!如果我们连基本的保护思想都没有那就根本不会出现万科那样的作品
回复
su30mk007
2007年03月16日 15:42:16
9楼
其实保不保护遗址并不是我们做设计能做到的,更多的时候是建设方是否骗过了文物保护局,或强行拆迁所惹下的弥天大祸!
回复
ziyu_1314@co163
2007年03月19日 13:49:37
10楼
做的不错!嘿嘿继续努力啊  多做一点好的作品,尽大家分享   谢谢合作!
回复
yinyuejiao_2931
2007年03月21日 23:41:44
11楼
有知道了一位高人那 值得敬佩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