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评出2006年水利十大新闻
mazhangjin
mazhangjin Lv.12
2007年01月31日 17:11:56
来自于农田土整
只看楼主

中国水利报评出2006年水利十大新闻 中国水利报 1 新农村建设水利大有可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速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农村水利工作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8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将原定“十一五”时期解决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提高到1.6亿人,力争用10年时间解决全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9月2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一年来,中央投资60亿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比上年增加40亿元,投资计划全部完成后,可解决289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中央投资14.5亿元,对270多个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项目中央投资6亿元,引导粮食主产区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并取得良好效果。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7万平方公里,封育保护6.15万平方公里。

中国水利报评出2006年水利十大新闻
中国水利报
1 新农村建设水利大有可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速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农村水利工作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8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将原定“十一五”时期解决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提高到1.6亿人,力争用10年时间解决全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9月2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一年来,中央投资60亿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比上年增加40亿元,投资计划全部完成后,可解决289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中央投资14.5亿元,对270多个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项目中央投资6亿元,引导粮食主产区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并取得良好效果。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7万平方公里,封育保护6.15万平方公里。
免费打赏
mazhangjin
2007年01月31日 17:12:11
2楼
2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发布施行,水法规体系建设成果丰硕

  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标志着水资源的许可取得和有偿使用纳入系统化规范轨道,是我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里程碑。一年来,我国水法规体系建设成果丰硕。8月1日,《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开始施行,这是国家关于黄河治理开发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第一部关于大江大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的立法,在治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水行政许可听证规定》《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等4件部规章发布。11月30日,《水法规体系总体规划》修订出台,明确了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水法规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安排。《水土保持法》修订取得实质性进展,《水文条例》已基本完成审查,《抗旱条例》已报国务院。
回复
mazhangjin
2007年01月31日 17:12:31
3楼
3水电全额上网同网同价,农村水电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

  4月18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扶植力度,实现水电全额上网,同网同价。该政策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水电普遍存在的电价低、上网难两大难题。此前,湖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主体。水能资源开发管理取得初步成效。全年新增装机突破6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约占全国水电总装机的37%,年发电量1500多亿千瓦时,成为国家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全面启动,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回复
mazhangjin
2007年01月31日 17:12:50
4楼
4 台风频频登陆,各地科学防御,最大限度减轻损失

  5月18日,2006年第1号台风“珍珠”在广东省饶平至澄海一带沿海登陆,比常年首次登陆时间早近40天;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登陆我国长达25个小时,成为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个;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60米每秒,超过2005年登陆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我国大陆风力最强的台风。据统计,2006年先后有7个台风或热带风暴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给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台风和洪涝灾害。面对台风,中央高度重视,水利部门周密部署,受灾地区万众一心,奋起抗灾救灾,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回复
mazhangjin
2007年01月31日 17:13:20
5楼
5 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南水北调、治淮等水利重点工程捷报频传

  5月20日,长江三峡大坝提前全线建成,6月开始全线挡水,9月5日,三峡三期工程蓄水156米水位通过国务院验收组验收,这标志着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形成,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进展顺利,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11月6日,治淮标志性工程和淮河防洪关键性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式建成,淮河中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5月,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首批开工建设的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的紫坪铺水利枢纽4台机组全部实现并网发电,比计划工期提前了6个月。尼尔基、百色水利枢纽最后一台机组相继并网发电。11月26日,我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开工。
回复
mazhangjin
2007年01月31日 17:13:38
6楼
6 川渝发生百年一遇特大干旱,水利工程抗旱建功

  8月中下旬,四川东部和重庆发生百年一遇特大干旱,贵州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发生了多年罕见旱情。与往年相比,2006年干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情重,4月下旬旱情最严重时,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一度达到2.96亿亩,成灾2.19亿亩,有3651万人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旱区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启动应急措施,千方百计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减轻旱灾损失。抗旱中,水利工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抗旱高峰期,全国共开动机电井414.8万眼、泵站12.1万处、机动抗旱设备1091万台,完成抗旱浇地4.11亿亩,挽回粮食损失5638万吨、经济作物损失412亿元,通过修建临时水源工程、拉水送水,累计解决了3419万人的临时饮水困难。

回复
mazhangjin
2007年01月31日 17:13:52
7楼
7 新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施行

  9月1日,修订后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正式施行,同期,《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出台。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关系到全国广大移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移民目前的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较差,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一个难题。这两项政策法规提高了移民前期补偿补助标准,加大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力度,标志着我国水库移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回复
mazhangjin
2007年01月31日 17:14:11
8楼
8 我国首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通过验收,“十一五”将再建100个全国试点

  9月2日,我国第一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甘肃省张掖市试点工作通过验收。张掖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实现了节水与增效双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与环境效益。张掖的实践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10月10日,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在四川绵阳召开,对绵阳等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推广。一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国试点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30个全国试点。“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再建设100个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原则上覆盖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回复
mazhangjin
2007年01月31日 17:14:25
9楼
9 纪念人民治理黄河60年,胡锦涛温家宝回良玉作重要指示

  10月中旬,胡锦涛、温家宝、回良玉同志就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黄河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人民治理黄河6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确立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治黄原则,明晰了未来的治理目标,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新的更高的要求。11月3日,纪念人民治理黄河60年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回良玉出席纪念大会并讲话。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水利部门与沿黄人民一道,积极探索黄河治理方略,坚持不懈地推进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使黄河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回复
mazhangjin
2007年01月31日 17:14:39
10楼
10 干渴白洋淀喜饮黄河水,水利生态调度成效显著

  12月9日,干渴的白洋淀终于迎来“久违”的黄河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实施“引黄济淀”,也是首次尝试跨流域调水维持白洋淀生态用水。11月5日,黑河年度分水任务圆满完成,东居延海连续800多天碧波荡漾。黑河水量统一调度,为改善下游生态与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11月底,第8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生态输水工作顺利完成,台特马湖已连续3年维持足够的生态水面,大大改善了塔河下游的生态基础。

回复
山水之间
2007年01月31日 20:47:23
11楼
上次好象在哪见过这则新闻的,也是有关评选水利十大新闻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