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企业究竟比日本少了什么
fdx2112
fdx2112 Lv.12
2007年01月20日 13:17:56
来自于职场问答
只看楼主

我们的企业究竟比日本少了什么前几天遇到一位朋友,他在日本学习、工作、生活了10多年,成了地道的“日本通”、“知日派”。 最近回国发展。回国几个月来,明显感觉到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日本企业差距很大,工作效率也远比日本低。 我们的企业究竟比日本少了什么? 他谈到:在我看来,国内优秀企业与国际社会的最大差距不在于人的素质,而在于管理的体制和方法。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一,日本的很多管理方法和经验是世界上公认最好的。由于同样是东方国家,同样是黄色人种,又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我认为日本经验的价值可能高于其他任何工业化国家。我们应当更多地学习和借鉴日本的经验,对于其中特别符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甚至可以采取“拿来主义”。

我们的企业究竟比日本少了什么

前几天遇到一位朋友,他在日本学习、工作、生活了10多年,成了地道的“日本通”、“知日派”。 最近回国发展。回国几个月来,明显感觉到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日本企业差距很大,工作效率也远比日本低。

我们的企业究竟比日本少了什么?

他谈到:在我看来,国内优秀企业与国际社会的最大差距不在于人的素质,而在于管理的体制和方法。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一,日本的很多管理方法和经验是世界上公认最好的。由于同样是东方国家,同样是黄色人种,又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我认为日本经验的价值可能高于其他任何工业化国家。我们应当更多地学习和借鉴日本的经验,对于其中特别符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甚至可以采取“拿来主义”。

盖楼先打好基础。同样,要学习日本企业管理,最好从其基本的地方入手。在日本企业工作的8年,我以此为出发点,一步一步地探索着日本企业的精神和管理的精髓。

  下面是他谈话中的几个观点.欢迎大家踊跃讨论.






1169270274610.JPG

免费打赏
tianlei810209
2007年01月23日 14:11:13
12楼
许多人认为,日本能创造一流的产品,是因为有一流的技术,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上世纪50年代初的日本,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好技术,但日本人已经创造很多一流的产品了,靠的就是这种态度和精神。日本企业重视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为日本产品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实在在最重要了!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1月23日 14:36:37
13楼
日本民族虽然很卑贱,甚至有些变态,但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毕竟他们懂得礼貌,守信……
回复
zl19830211feng
2007年01月26日 19:05:05
14楼
呵呵
日本人?
回复
zfxjjh
2007年01月26日 21:53:34
15楼
我们的企业究竟比日本少了什么?
少了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
回复
fdx2112
2007年02月01日 15:33:31
16楼


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氛围是少不了的,还有严谨的企业制度和高标准的检测手段及培养员工的追赶意识和追赶精神是我们国内企业所缺少的。
回复
fdx2112
2007年02月02日 12:27:34
17楼
一套培训流程图
回复
fdx2112
2007年02月11日 13:03:28
18楼
在一个公司内,管理者们可能会常常思考诸如这样的问题:如何让个性化的研发小组的成员们保持一种高效的合作来提高开发的进程,怎样建立一支行为有序、工作规范的员工队伍,如何给客户们形成一种充满专业精神的公司形象,归根结底就是建立起一支非常职业化的工作团队。

从接打电话、举行会议、会谈客户到同事、上下级之间的沟通等等,无不能折射出公司员工的职业精神,诸如此类的技巧是员工在职场中所必须具有的,由于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我们可以称之为员工的“softskills”,意为“软技巧”,也就是有别于员工专业知识、技术等“硬”技能的员工技能因素。

可以这样说,公司的性质就是要融合成团队,把每个员工塑造成为团队的一个成员,不管他的个性多么张扬或独立。例如在微软,虽然他们的员工就象一个个的hackers(黑客),但团队工作却是他们成功与不断创新的源泉,企业鼓励创新也必须建立在团队工作的基础上。softskills就是员工如何融入到团队中有效工作要去掌握的技巧与艺术。许多国际上知名的公司都非常重视这一点,并通过培训来“修炼”员工,在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的同时,更注重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商务礼仪、沟通技巧、合作能力以及人际技能等,并使之成为公司运行的“润滑剂”,增强公司的合力、凝聚力与士气。

回复
fdx2112
2007年02月11日 13:04:15
19楼
从经济学的理论来讲,公司的知识资本包括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培训员工的知识与技能后,提高了员工的人力资本,员工的人力资本提高后必然会提高对工作的期望与要求,因而跳槽的可能性也增大了,这种道德风险就是许多公司对员工少培训或不培训的经济学原因。

而softskills提升的主要是结构资本,是基于自己组织的,具有一定的专有性。就是说,这种资本对本公司是有用的,但对别的公司来说是价值不大甚至是负的(因为不同公司的管理风格、文化背景、要求等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员工跳槽到一家管理、文化迥异的公司中去,员工的不适应可能会对新公司产生负价值)。为什么西方公司都强调自己的管理模式、公司文化与员工规范,并强化softskills的培训,其秘密就在于此了。

所以说,对我们国内公司而言,人力资源经理和总经理们一定要明确,要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人力资本,同时一定还要提高公司的结构资本。而且,培训员工softskills是建立一个高效、诚信与创新的工作团队不可或缺的。

回复
tianlei810209
2007年02月14日 20:57:09
20楼
PDCA循环模式,现在到处都是这些东西!
做到却是比较困难哪!
回复
kaozhiyong
2008年12月22日 18:25:03
21楼
新手学习了,谢谢大家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