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新制冷技术、全天候太阳能动力技术发明人并知识产权人关于重金酬谢有价值的批判文稿的郑重声明 本声明同时兼作答复前期批判者 ——袁士霄等网友的公开信函 尊敬的袁士霄等网友: 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的全体同仁,十分感谢你们对天然新制冷技术、全天候太阳能动力技术的热情关注、质疑与批判。 鉴于本人并未授权本公司网站工作人员具体答复网友有关技术方面的质疑,再加上本人事务缠身,未能及时回复,特此歉意,并请海谅。
天然新制冷技术、全天候太阳能动力技术发明人并知识产权人关于重金酬谢有价值的批判文稿的郑重声明
本声明同时兼作答复前期批判者
——袁士霄等网友的公开信函
尊敬的袁士霄等网友:
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的全体同仁,十分感谢你们对天然新制冷技术、全天候太阳能动力技术的热情关注、质疑与批判。
鉴于本人并未授权本公司网站工作人员具体答复网友有关技术方面的质疑,再加上本人事务缠身,未能及时回复,特此歉意,并请海谅。
科学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批判精神。
只有通过批判,落后才能更新。
只有通过批判,真理才能传播。
稍意浏览一下本人上述两篇科技论文,就能发现,本发明人正是一名无情的批判者。
责人之心责己。
毫无疑问,批判者同时应该是批判与反批判的对象。
坦言之,上述论文上网公开登载,就是摆下了一个挑战与接受挑战的擂台。
任何一项新的技术思想的形成,最初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只有通过批判与讨论,才能走向完善。
任何一项新的技术转化为新的生产力的过程,都离不开其他技术领域的协同支持。
本人重金买骂,重金酬谢有价值的批判文稿本意在于,期待在轰轰烈烈的批判声中发现有真知灼见的贤才。因此郑重承诺:酬谢每一篇有价值的批判文稿十万元人民币,并以同样的金额酬谢组织讨论的相关网站。
为了争取早日见到有价值的批判文稿,本人同时对有意撰稿的人士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文稿一定要把握主题,击中要害。切忌无的放矢。
天然新制冷技术的要害在于: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的工况下冷凝液化时,只释放微不足道的显热,并不释放其数量原本应与其汽化潜热相等的凝结热。发明人正是利用这一物理现象设计制造具有高倍制冷效率的天然新制冷技术制冷产品。
全天候太阳能动力的要害在于:发明人提出温差才是能量之源,并指出现有常规能源的动力开发技术是利用矿物燃料释放的高温热量与常温环境之间的温差,全天候太阳能动力则是开发利用常温环境热量与天然新制冷技术廉价并大量提供的低温冷量之间的温差。前者是高价、有害与有限的能源。后者是无偿、无害、无限的能源。
其二,文稿一定要立论清楚明确。切忌不知所云。
其三,文稿中支持其论点的论据必须要以普遍的工程事实和确切的实验数据为主。切忌主观臆断。
科学的方法本质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办法。事实可以推翻理论,理论绝不可以推翻事实。
此外,并不计较作者言辞是否文雅与粗俗。只要言之有理,有据,果真有真知灼见,就是有价值的批判文稿,就是本人重金酬谢的对象。
同时附带声明,对于那些连最基本的工程常识都不懂,并且强不知以为知的那些凑热闹的批判文稿,本人恕不一一作答。本公司正在着手编印上述论文的科普漫画版本,届时将一一赠书致谢。
对于普通人来说,十万元人民币勉强可以说是重金。对于有钱人来说,十万元乃小钱一笔。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目前已经拥有的知识财富巨大到无法评估;在此郑重函告天下有识之士,如愿赐教,本人及本公司暂以小钱一笔作为菲薄酬谢,待日将以百万之资迎请加盟。
同时,致意袁士霄等网友,本人及本人所在公司热切期盼你们尽快写出如上所述有价值的批判文稿,随时准备奉送小钱一笔,以为阁下等润笔。
特此函告、函复。
顺致敬礼!
易元明 谨启
2006年5月31日
农历端午佳节于广州
2楼
以下是制冷新技术的原理介绍
原理样机设计与制造
本文拟从设计原理、结构构造、工作流程、技术效果四个方面对天然新制冷技术原理样机进行介绍。
一、设计原理
1、把天然制冷与现有人工蒸气压缩式制冷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冷工艺方法相辅相成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级制冷循环复合的制冷系统。
2、利用现有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作为首级制冷,利用首级制冷冷量设计制造出一个可供天然制冷循环的制冷工质蒸气实行绝热膨胀、并在其中冷凝液化的低温、低压空间。
3、利用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工况下冷凝液化时,只释放微不足道的显热,并不释放其数量与其汽化潜热相等的凝结热的物理特性建立天然制冷循环系统,作为末级制冷。
4、利用天然制冷只产冷、不产热,制冷效率奇高的技术特性,为蒸气压缩式制冷提供良好的排热环境,促使其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之间的压差最大限度地缩小,从而显著提高其制取低温冷量的制冷效率。
5、利用天然制冷循环中液态制冷工质汽化时吸收汽化潜热所产生的制冷量,作为末级制冷量。利用末级制冷量作为对外制冷量。
6、利用天然制冷循环中,其制冷成本为微不足道的显热,其制冷产出为高倍超出其显热的汽化潜热的技术效果,将其作为冷量放大器,并将其作为中间级制冷循环,设置在多级制冷循环复合制冷系统中的首级制冷循环与末级制冷循环之间。
7、中间级制冷循环可以是一级,可以是两级,也可以是两级以上的多级。中间级循环的作用是将上一级制冷循环产生的冷量多倍扩大。
二、结构构造
如本文所附天然新制冷技术原理样机工程结构图所示:原理样机由首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与末级天然制冷循环复合组成。
在首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主要部件有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制冷蒸发器;四大部件通过联接管道串联成闭合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其中注入首级制冷工质。
末级天然制冷循环中,有对外制冷蒸发器、蒸气节流阀、绝热膨胀容器、工质泵、保温储液容器五大部件。在绝热膨胀容器内上层设置首级制冷蒸发器,下层存注液态末级制冷工质。在保温储液容器内设置首级制冷压缩机与首级冷凝器,并在内注满二级液态制冷工质。上述五大部件通过联接管道串联成末级制冷循环。
在设置中间级的三级制冷循环复合制冷系统中,在如图所示结构构造基础上,另外增设一具对外制冷蒸发器、一台工质泵、一具节流阀、一具绝热膨胀容器。将图中的对外制冷蒸发器设置在新增设的绝热膨胀容器内,将新增设的对外制冷蒸发器作为对外制冷蒸发器。联接管道将上述四大部件串联成天然制冷循环。由此形成三级制冷循环复合制冷系统,其中的原有末级制冷循环成为中间级制冷循环,新增设制冷循环为末级制冷循环。
当中间级制冷循环为两级及两级以上时,其结构构造,如上所述如法炮制。
三、工作流程
1、在图示首级制冷循环系统中注入首级制冷工质。
2、如图所示,在末级制冷循环系统中注入末级制冷工质。
3、启动首级制冷压缩机,压缩机将设置在绝热膨胀容器内的首级制冷蒸发器内的首级制冷工质蒸气吸走,经压缩后进入首级冷凝器,首级制冷压缩机与首级冷凝器向保温储液容器内的低温液态二级制冷工质排放热量,使首级冷凝器内的首级制冷工质蒸气冷凝液化。高压液态首级制冷工质从首级冷凝器内流出,经节流阀节流后,高温高压液态首级制冷工质变成低压低温液态制冷工质,进入设置在绝热膨胀容器内的首级制冷蒸发器,从容器内的末级制冷工质蒸气中吸收热量汽化,然后再经首级制冷压缩机吸走,由此形成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4、启动工质泵,将绝热膨胀容器下层的低温液态末级制冷工质泵入保温储液容器下层,低温液态末级制冷工质从首级制冷压缩机、首级冷凝器中吸收热量,为首级制冷提供良好排热环境,同时部分消耗容器内的液态末级制冷工质所携显冷,使其温度有所升高。末级液态制冷工质从保温储液容器上部流出后,进入对外制冷蒸发器,从外部环境中吸收热量并汽化成高压末级制冷工质蒸气。高压末级制冷工质蒸气经蒸气节流阀进入绝热膨胀容器,在绝热膨胀工况下冷凝液化。由此完成末级制冷循环。
二级以上的多级复合制冷系统的工作流程与上述工作流程类似相同。
四、技术效果
上述原理样机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工况,在采用以下技术参数工况的情况下,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1、基本工况技术参数。
首级制冷工质选用氟里昂13。末级制冷工质选用二氧化碳。绝热膨胀容器内工作压力设定为6公斤/平方厘米,工作温度设定为-55℃。对外制冷蒸发器内的蒸发压力设定为40公斤/平方厘米,蒸发温度设定为5℃。末级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工质流量设定为1千克/秒。制冷压缩机配用功率为2千瓦。工质泵配用功率为4千瓦。
2、对外制冷量的计算。
液态二氧化碳在5℃时的汽化潜热为52.35大卡/千克,液态二氧化碳从-55℃至5℃之间所携显冷为60度×0.5大卡/千克•度=30大卡,总制冷量为(52.35大卡+30大卡)×4.18千焦/秒=344千瓦,其中扣除制冷压缩机的排热量6千瓦,工质泵排热量5千瓦,实际对外有效制冷量为333千瓦。制冷规模约为30万大卡/小时,100冷吨。其制冷规模为一中型中央空调的制冷量。
3、制冷效率计算
二氧化碳气体的比热为0.2大卡/千克•度。当换热温差设定为5度时,每液化1千克二氧化碳气体,需要从首级制冷蒸发器吸收1大卡的冷量。由于首级冷凝器浸泡在-55℃的液态二氧化碳之中,其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之间温差完全可以控制在30度之内,因此首级制冷循环的制冷效率完全可以实现ε≥2,其制冷压缩机的配用电功率≤2千瓦。上述计算并未考虑高压二氧化碳气体在绝热膨胀工况下自动冷凝液化的因素,仅仅是利用了其在绝热膨胀工况下冷凝液化时,不释放凝结热的特性,并设定其显热主要由首级制冷承担。
在末级制冷循环中,取消了制冷压缩机,增加了工质泵。工质泵的工作对象是液态工质。压缩机的工作对象是气态工质。由于制冷工质蒸气的体积通常百倍大于同质量的液态制冷工质的体积,因此在工作对象质量相同、压差相同、制冷量相同的情况下,工质泵的机械负荷仅为压缩机的负荷的1/100,其用电量也仅为其1/100。工质泵将-55℃的液态二氧化碳按1千克/秒的流量,克服34公斤/平方厘米压差注入保温储液容器,其电机所需功率为3千瓦。
天然新制冷技术原理样机的制冷效率:
ε=有效制冷量/总用电量=333千瓦/5千瓦=66.6
当上述原理样机采用三级制冷循环复合系统时,其制冷效率可以达到ε≥1000。
回复
3楼
该发明人士的重要理论根据
绝热膨胀与热量消耗
天然制冷现象不仅天上有,地面同样存在。
在矿藏石灰石的地层下面,由于高温地热的存在,石灰石受热分解为生石灰与二氧化碳气体。众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地层空洞中积聚成高压二氧化碳气团。地质勘探队的队员,无意中把钻机的钻头钻到了高压二氧化碳气团,当队员把钻头从钻孔中拔出来的时候,即使时值盛夏竟然也能看到,顷刻之间,钻井台上铺满一层厚厚的冰雪。
这层厚厚的冰雪,原来是由井喷所形成的固体二氧化碳,是温度为-78℃的干冰。
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制冷工质。
高压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的过程中,随着压力的急剧下降,随着体积的迅速扩膨,其自身的温度也将急剧下降。当其温度下降到自身的沸点时,它将自动液化,当其下降到自身的冰点时,它将自动固化。上述井喷中的干冰就是这样形成的。现有化工厂干冰生产的工艺方法也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上述井喷中的干冰,在井喷之前,其气体的温度至少是32℃以上;在井喷之后,其温度为-78℃。二氧化碳气体的比热为0.2大卡/千克•度;二氧化碳所携有的显热为0.2大卡/千克•度×(32度+78度)=22大卡/千克,不仅如此,每千克二氧化碳气体相变成干冰时,还有130大卡左右的凝结热。显热与潜热相加,每千克二氧化碳气体所携有的热量共有150大卡以上。
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是,上述150大卡/千克的热量到哪里去了?
热量和冷量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基本物理量,它们和自然界所有客观存在的其他物理量一样,可以从数量上精确测定。
热量交换是自然界中一种最常见的现象,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物理现象。物体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必定遵守这样一条铁定的计算原则:得等于失。也就是说,甲乙两物体之间,由于具有温差而相互进行热量交换时,甲物体失去的热量,就是乙物体得到的热量。两者必定相等。
在上述井喷形成干冰的过程中,共有两笔热量去向不明,其中的一笔为22大卡/千克的显热;另一笔为130大卡/千克的凝结热。
这笔22大卡/千克的显热,是一笔从32℃温度到-78℃温度之间的热量;毫无疑问,必须有一个温度从31℃到-79℃的冷源,才有可能拿走这笔热量。另一笔130大卡/千克的凝结热,毫无疑问,必有一个温度低于-78℃的冷源,才有可能拿走这笔热量。
实际中的情况是,无论是在井喷现场的地下与地上,无论是现有干冰生产的工厂厂内与厂外,其环境温度均为常温,绝对找不到可以接纳上述两笔热量的低温冷库与冷源。
同样的道理告诉我们,天空中同样找不到能够接受水蒸汽600大卡/千克凝结热的冷库与冷源。
既然找不到这笔热量的下落,这笔热量就完全有可能是在高压气体绝热膨胀的过程中自动消耗了。
上述的讨论中,似乎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工程疑点,天然制冷中的制冷工质蒸气在冷凝液化(包括固化)时,其蒸气凝结热是怎样在绝热膨胀过程中消耗的呢?到底是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工况下冷凝液化时,并不释放凝结热,还是凝结热原本是有的,只是高压制冷工质蒸气在迅速扩膨的过程中本身产生巨大降温所形成的冷量,为其凝结热提供了一个排放的低温冷库。也就是说,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工况下冷凝液化时,其蒸气凝结热消失了是一个工程事实。产生这种工程事实的原因只可能有两条,其中一条原因是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工况下冷凝液化时,并不释放凝结热;另外一条原因是其凝结热被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过程中,大幅度降温所产生的显冷所抵消了。如果其凝结热果真是被其自身的显冷所抵消,那么上述二氧化碳气体则要通过自身降温产生130大卡的显冷冷量。如果要产生130大卡的显冷,二氧化碳气体则必须降温到-728℃。众所周知,宇宙中的极限低温为-273.16℃。实测干冰生产现场的极限低温,也就是-78℃左右。由此可知,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工况下冷凝液化时,并不释放凝结热,为唯一原因。
当我们能够明确指出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工况下冷凝液化时,并不释放凝结热的物理原理,当我们能够为其找到大量事实例证,其结论也就是铁案如山。
分子物理学把热量定义为物质内部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液态制冷工质在一定的蒸发压力下汽化成制冷工质蒸气时,制冷工质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距离迅速高倍扩张,因此需要补充大量的热量来支撑这种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扩张,这笔热量就叫汽化潜热。
现有蒸气压缩式制冷技术,运用制冷压缩机对上述已经汽化的制冷工质蒸气施加压缩,让其体积缩小,直至最后重新冷凝液化。在其压缩过程中,随着分子之间的距离被强制压缩,最初汽化时所吸收的用来支撑扩大制冷工质分子之间的距离的汽化潜热,又将重新释放出来。不仅如此,还有机械压缩时的机械功所形成的显热,还有驱动压缩机运转的电动机产生的电热。由此产生出现有人工制冷就是“热量搬家”的技术效果。
在天然制冷过程中,当液态制冷工质通过吸收汽化潜热汽化后,其分子之间的距离进行了第一次扩张;与蒸气压缩式制冷完全不同的地方是,它不再对制冷工质蒸气进行压缩,不但不再对其压缩,相反,还再让制冷工质分子之间的距离进行第二次高倍扩张。同样的道理,制冷工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再次扩张,需要吸收热量来再一次支撑这种扩张。由于第二次扩张是在绝热膨胀的条件下进行,制冷工质无法从外界得到热量的补充,因此自身温度急剧下降,直至自动液化。与其汽化潜热数量相等的蒸气凝结热,只有通过对蒸气施加机械压缩才能重新回来,只有通过机械压缩来缩短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它才能回来。一旦蒸气分子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扩张,原本还要继续吸热,怎么还可能有热量向外释放呢?这就是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工况下冷凝液化时,并不释放凝结热的物理原理与原因。
综上所述可知,在天然制冷的汽化与液化两个工程环节之中,都是吸收热量的过程。汽化的过程,需要吸热;在绝热膨胀工况下冷凝液化的过程,仍然需要继续吸热。吸热的过程,就是制冷的过程。因此,天然制冷的过程,是一个只产冷、不产热的过程,是一个消耗热量的过程。
不仅上述干冰的生产过程,能够雄辩地证明上述结论。全部人类制冷技术的历史史实,均可证明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下冷凝液化的过程,是一个消耗热量的过程,是一个并不释放凝结热的过程。
人类制冷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是一个从浅冷到深冷,从制取一般冷量到制取低温深冷冷量的过程。
如前所述,物质均有三态。其中的一些物质的临界温度较高,很容易液化,例如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还有一些物质,它们的临界温度很低,在常温下很难液化,例如氧、氮、氢、氦。由于当时以氨为制冷工质的制冷技术水平只能制取-80℃左右的冷量,因此根本无法液化上述低临界点的物质,人们当时误认为上述物质为永久性气体。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学家,瞄准上述这些“永久性气体”,千方百计要液化它们。他们采用的办法就是绝热膨胀。
1877年12月14日,法国工程师凯勒特首次将氧气液化。当天实测历史低温记录为-180℃
1898年5月10日,法国化学家杜瓦,首次将氢气液化。当天实测历史低温记录为-253℃。
1908年,荷兰物理学家卡默林•昂内斯首次将氦气液化。当天实测历史低温记录为-269℃。
氧气的沸点温度为-183℃,临界温度为-128.4℃,汽化潜热为50大卡/千克,比热为0.2大卡/千克•度。如果氧气在上述液化过程中,释放出50大卡/千克的凝结热,则必须有一个温度低于-183℃的冷源冷库来吸收这笔冷量。在1877年12月14日之前,世界上还从来没出现过-180℃左右的低温。因此,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一个可以接受其凝结热的冷库。如果其凝结热由氧气在其绝热膨胀中大幅度降温所产生的冷量来抵消,其氧气必须降温到-493℃,然而当天的实测历史低温记录为-180℃。同样的道理也适合氢气与氦气的最初液化过程。
历史与现实都同时证明了这条极为重要的科学发现: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的过程中,只释放微不足道的显热,并不释放数量上与其汽化潜热相等的凝结热。气体降压的过程,就是自动降温的过程。常识告诉我们,物体自动降温的过程,就是消耗热量的过程。常识和事实同时证明,制冷工质蒸气绝热膨胀的过程,就是一个消耗热量的过程。
天然制冷中的蒸气凝结热到哪里去了?
在绝热膨胀工况中自动消耗了。
回复
4楼
原贴见下面的链接:http://treemass.com/chinese/default.asp
这是偶最近在网上发现的,大家如果有兴趣,可在此讨论一下:
究竟是真正的创新技术还是~~……
回复
5楼
继续转贴:
易元明先生,曾任湖南省醴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辞官不做后,潜心支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
1991年9月19日,易元明先生将天然新制冷技术与全天候太阳能动力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构想当面报告著名科学家王淦昌老教授,王教授对发明作出具有“开拓性意义”的评价,并向国家科委领导亲笔推荐。
1991年9月至1992年10月,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等部委先后六次为易元明先生的科研成果召集专门会议听取汇报与进行论证。屡经论证,其原理确正无虞。
1992年10月16日,在有关方面支持下,易元明先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召开科学发现新能源专题新闻发布会,与会中外记者共四百余人。
1993年至今,在长达十三年的时间内,在艰苦与简陋的条件下,易元明先生通过持续探索与试验,全面完成天然新制冷技术与全天候太阳能动力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业产品试制的全部历程。
回复
6楼
转贴dxhb大侠(提出变频空调节能是伪科学的那位专家)对该问题的观点:
该发明目前仅有北京一家企业有合作意向,没有造成水变油的后果,也就不需要打假了。我们大家不需要计较他的10万承诺,只要帮帮该发明人走出认识误区就可以了。
由于该发明人还比较缺乏制冷常识,有些表达一般人看不懂,偶在下面略加说明。
该发明人认为全天候太阳能动力利用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有尽有、用之不竭的常温热量作功发电,利用沸点远远低于常温的物质作为热力工质,利用热力工质吸收常温热量汽化成高压蒸气驱动汽轮发电机组作功发电。
----该描述过程与海水温差发电原理一样。海水温差发电要求海水有25度以上温差的极端条件,效率也不高与太阳能发电面临一样的无法回收投资的问题。该发明人之所以提出此问题,是建立在他的所谓能量放大器之上。也就是该发明人所说的天然新制冷技术是效率高到无法估量。因此,我们只需要帮他指出他 天然新制冷技术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 天然新制冷技术的要害在于: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的工况下冷凝液化时,只释放微不足道的显热,并不释放其数量原本应与其汽化潜热相等的凝结热。发明人正是利用这一物理现象设计制造具有高倍制冷效率的天然新制冷技术制冷产品。
---这个描述对多数人而言是很费解的。偶说明一下:该发明人的天然新制冷技术形式是大家通常所见的复叠机。其中该发明人认为的重大发现是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的工况下冷凝液化时,只释放微不足道的显热,并不释放其数量原本应与其汽化潜热相等的凝结热。在这里制冷工质蒸气在绝热膨胀的工况下冷凝液化。是指二级制冷工质(所谓天然工质CO2)在一级制冷的蒸发器(复叠机通常叫蒸发、冷凝器)内冷凝。
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此了。二级工质在一级工质内冷凝吸收的显热并不多,大量吸收的是冷凝的潜热。这个问题在搞制冷人士面前本来是不需要解释的常识。
如果二级工质在一级工质内冷凝时不需要吸收的冷凝的潜热,我们在做R22与R13复叠机,或者一切形式的复叠机时,就没有必要把一级制冷做那么大了。这个理论在所有的复叠机里都很容易得到证明。
但是该发明人已经认可了这个死理,且列举的数据出现大量错误,要想说服他这样的发明人是异常困难的。
偶引用该发明人描述的技术效果数据加以说明:
1、基本工况技术参数。
首级制冷工质选用氟里昂13。末级制冷工质选用二氧化碳。绝热膨胀容器内工作压力设定为6公斤/平方厘米,工作温度设定为-55℃。对外制冷蒸发器内的蒸发压力设定为40公斤/平方厘米,蒸发温度设定为5℃。末级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工质流量设定为1千克/秒。制冷压缩机配用功率为2千瓦。工质泵配用功率为4千瓦。
-----氟里昂13即使是自复叠在-55℃时EER也就1.2。2KW压机制冷量2.4KW。也就是说一级制冷提供给二氧化碳的冷凝冷量是2.4KW,一小时仅仅能够冷凝约25千克5度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发明人设计流量的1/144)而非每小时3600千克。
在末级制冷循环中的二氧化碳流量为1千克/秒时,进入的二氧化碳气体量约为1.8万立方/小时。如果采用30m/s流速设计,仅仅输送气体消耗的功率就可以达到4千瓦。而即使采用0温差设计且不计算冷凝热,1千克/秒的二氧化碳气体从5℃至-55℃需要的显冷就达到1小时吸收显热已经达到60℃温差×0.2大卡/千克•度×3600千克/小时×1.16瓦/大卡=50KW。这个循环如何维持呀?
2、对外制冷量的计算。
液态二氧化碳在5℃时的汽化潜热为52.35大卡/千克,液态二氧化碳从-55℃至5℃之间所携显冷为60度×0.5大卡/千克•度=30大卡,总制冷量为(52.35大卡+30大卡)×4.18千焦/秒=344千瓦,其中扣除制冷压缩机的排热量6千瓦,工质泵排热量5千瓦,实际对外有效制冷量为333千瓦。制冷规模约为30万大卡/小时,100冷吨。其制冷规模为一中型中央空调的制冷量。
---按照发明人的设想-55℃液态二氧化碳在5℃时的汽化潜热为52.35大卡/千克,液态二氧化碳从-55℃至5℃之间所携显冷为60度×0.5大卡/千克•度=30大卡,总制冷量为(52.35大卡+30大卡)×3600千克/小时×1.16瓦/大卡=344千瓦。其中发明人扣除制冷压缩机的排热量6千瓦(这个热正常是排放大气了,可以不扣除),工质泵排热量5千瓦(按照发明人后面的计算应该扣3千瓦)。但是,明白人都看得出,这个计算是建立在在每小时液化5度3.6吨二氧化碳不需要344KW冷凝热之上。
3、制冷效率计算
二氧化碳气体的比热为0.2大卡/千克•度。当换热温差设定为5度时,每液化1千克二氧化碳气体,需要从首级制冷蒸发器吸收1大卡的冷量。由于首级冷凝器浸泡在-55℃的液态二氧化碳之中,其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之间温差完全可以控制在30度之内,因此首级制冷循环的制冷效率完全可以实现ε≥2,其制冷压缩机的配用电功率≤2千瓦。上述计算并未考虑高压二氧化碳气体在绝热膨胀工况下自动冷凝液化的因素,仅仅是利用了其在绝热膨胀工况下冷凝液化时,不释放凝结热的特性,并设定其显热主要由首级制冷承担。
-----在发明人列举的这个循环中除了想当然地顽固认为在复叠的蒸发、冷凝器内二级工质不需要吸收冷凝潜热就可以冷凝之外,还有偷换概念问题:
1、5度的饱和二氧化碳气体到-55度冷凝温度加上5度换热温差,合计换热温差是65度而不是5度。每液化1千克二氧化碳气体,需要从首级制冷蒸发器吸收13大卡的冷量而非1大卡。
2、首级冷凝器如果浸泡在-55℃的液态二氧化碳之中,R13的制冷效率将是非常高的,而不是2。但是二级的冷量又从何而来?
在末级制冷循环中,取消了制冷压缩机,增加了工质泵。工质泵的工作对象是液态工质。压缩机的工作对是气态工质。由于制冷工质蒸气的体积通常百倍大于同质量的液态制冷工质的体积,因此在工作对象质量相同、压差相同、制冷量相同的情况下,工质泵的机械负荷仅为压缩机的负荷的1/100,其用电量也仅为其1/100。工质泵将-55℃的液态二氧化碳按1千克/秒的流量,克服34公斤/平方厘米压差注入保温储液容器,其电机所需功率为3千瓦。
---这个想法更加要人疯狂,没有点治病救人的慈悲心怀的人,看到这个描述就要彻底的疯狂、举手投降:I服了YOU!。
这个简单道理偶再罗嗦下: 二级循环主要消耗的能量是将低压的5度二氧化碳气体加压到能够在-55度冷凝的压力。而非发明人所说的工质泵将-55℃的液态二氧化碳按1千克/秒的流量,克服34公斤/平方厘米压差注入保温储液容器,其电机所需功率为3千瓦。二级工质从冷凝后的高压到蒸发(必须的)低压是没有34公斤/平方厘米压差的,也就不需要工质泵了。即使硬要向保温储液容器额外输送1千克/秒的流量(从外界强制加入),充其量也只能将3.6立方二氧化碳气体压到蒸发、冷凝器内,而不是1千克/秒(5度时1千克/秒的饱和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流量是1.8万立方/小时)。
回复
7楼
继续转贴dxhb观点:
该发明人自称:
1。曾任湖南省醴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怀疑是伪造,已向湖南省醴陵市人民政府求证。
2。1991年9月19日,将天然新制冷技术与全天候太阳能动力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构想当面报告著名科学家王淦昌老教授,王教授对发明作出具有“开拓性意义”的评价,并向国家科委领导亲笔推荐。---王淦昌是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98逝世,无法求证,1991年王淦昌院士85岁应该还有思维能力,不会发现不了常识性错误。
3。广州正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可再生能源研究会技术中心主任易元明先生等一群对人类能源危机热切关注的人士创立。---经查:中国目前还没有可再生能源研究会(可能是发明人私人创办)
在网上象这样搞些违背基本物理常识的民间发明人士非常多,方舟子曾善意劝说发明人需要有点基本常识,结果被人狂扁。现在看来,真是逆耳忠言。易元明1993年至今,在长达十三年的时间内,在艰苦与简陋的条件下,持续探索与试验一个完全违背基本物理常识的技术还自以是重大发现。十三年,本可做很多事情,如果他稍微请教一下有点制冷常识的人,又何至浪费十三年的时间?!
回复
8楼
这是个没有制冷常识的问题,不可能成为新技术。
地下常温但是高压的二氧化碳(液态?可由二氧化态相图确定),在突然降压时可能(由于降压不均匀导致降温不均匀)有小部分会成为干冰这些暂时的中间态产品,但是这些少量的干冰最终也会变成气态二氧化碳而达到状态平衡。
这个理论显然认为所有的二氧化碳都会液化,实际当然是不可能的,蒸汽膨胀的结果只能是气态。该理论浑然不知工质压力变化对状态的影响,只拿温度算来算去,没有压力降低哪里来的膨胀?而作为一个循环过程,工质必定要回复到膨胀前的压力,这个回复过程是耗功的,而且温度要升高,不产热?除非假装看不见。
由于该理论采用的工质具有类似反物质的特性,因此建议请反物质专家慎重研究,免得不小心给他毁灭了地球。
回复
9楼
你给的起钱吗?
回复
10楼
怎么才算给钱,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有炒作的嫌疑!
回复
11楼
呵呵,我把另一个网上对该发明的评论贴过来(他们好像都没当真):
1、浪费生命的研究
2、关于易元明和他的发明,本人在本网和其他网都做过评价。不再赘述。简而言之:荒诞无稽。
3、精神可佳,可惜用错了地方啊....
4、太它妈的牛B了,以后无温室效应了!也不用上班了!!还真有不怕死的猪!!太牛了,网站上还有英文版的!丢大了!!
5、按其转换效率,一天工资就可买一辆汽车,或买一套住房,太NB了。
6、这个发明解决的人类的能源危机啊,可以把诺贝尔的各个奖项都发给他们了。
……
该论坛对贴中所提之发明没有一个正面意见的。
(我只是转贴,别再说我伪科学了,呵呵)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