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设计这么久了,却找不出建模出错原因!
yk971671
yk971671 Lv.2
2006年12月12日 12:48:02
来自于砖混结构
只看楼主

搞设计这么久了,却找不出建模出错原因!现在有一个底二框砌体结构(暂未布抗震墙计算),在STAWEI中计算发现一层框架梁柱全红(7度0.1g,二抬四)。分析了很久,找错也找了很久,还是一样。现传上来,请底框高手帮忙找找原因在哪里??谢谢!

搞设计这么久了,却找不出建模出错原因!现在有一个底二框砌体结构(暂未布抗震墙计算),在STAWEI中计算发现一层框架梁柱全红(7度0.1g,二抬四)。分析了很久,找错也找了很久,还是一样。现传上来,请底框高手帮忙找找原因在哪里??谢谢!
1665d92abbc8a2643881.rar
429 KB
立即下载
qhq123-4@co163
2006年12月12日 15:40:19
2楼
不是PKPM自己不传力的吗?要自己手加的为什么在这里楼主反倒没有加啊
回复
qhq123-4@co163
2006年12月12日 15:47:57
3楼
没有建筑图怎么知道你建的模是否正确啊?你要把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大家,大家才可以帮你看啊.
回复
wwzzgg1973
2006年12月13日 14:55:02
4楼
不看也知道问题所在,没布置抗震墙柱子肯定是超筋的.你把抗震墙布置上去,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回复
yk971671
2006年12月13日 15:49:30
5楼
谢谢各位!现将建筑图传上来看看!我不清楚迷惑的主要是为什么一层框架梁配筋为什么会全红。上面没什么荷载,真的是7度2级抗震等级以及抗震墙对它们的配筋有很大的影响????
回复
huhai
2006年12月13日 16:36:56
6楼
你的构照柱布少了
框架柱上一定要有构照柱
梁高度也取小了啊
回复
yk971671
2006年12月13日 17:02:45
7楼
现做了一个两层框架网格同“求救”,主要是比较一层配筋计算的差别。“求救2”和“求救”所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一个是按底框结构(未设抗震墙),而另一个安全是两层框架。大家看看在抗震等级、抗震设防都一样地前提下,为什么这个一层梁柱配筋都不是红色??
很迷惑!是什么原因?难道仅仅是体系?难道抗震墙的影响那么大?那10几年前的这种结构(未布抗震墙的)现在没有问题??????
回复
qhq123-4@co163
2006年12月14日 08:34:44
8楼
我觉得楼主的梁柱的偏小一点的,底框梁高度好象L/6吧我有一次用了的是L/12-8审图的人说我不行的,后来我全调过了.
回复
qhq123-4@co163
2006年12月14日 09:42:43
9楼
第10.5.9条 框支墙梁的框架柱、抗震墙和托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托梁上一层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其余墙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第10.5.10条 框支墙梁的托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托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300mm,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10,净跨不宜小于截面高度的4倍;当墙体在梁端附近有洞口时,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跨度的1/8,且不宜大于跨度的1/6;
2 托梁每跨底部纵向钢筋应通长设置,不得在跨中弯起或截断,伸入支座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ιaE,且伸过中心线不应小于5d;钢筋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不得采用搭接接头;托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其在端节点的弯折锚固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ιaE,垂直投影长度不应小于15d;
3 托梁截面受压区高度应符合的要求,对一级抗震等级x≤0.25h0,对二、三级抗震等级x≤0.35h0;受拉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大于2.5%;
4 托梁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梁端1.5倍梁高且不小于1/5净跨范围内及上部墙体偏开洞口区段及洞口两侧各一个梁高,且不小于500mm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5 托梁沿梁高应设置不小于2φ14mm的通长腰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回复
yk971671
2006年12月14日 10:53:49
10楼
斑竹,今天把抗震墙布上了,还是很多红的,连那个一层框架部分的柱都红了。很是困惑!
我试着用“有限元整体算法”计算后发现,还比较正常!但是PKPM-STAWEI中146页7.2.10条用STAWEI软件设计砖混底框结构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中2款“关于两种算法的说明”中提到:
:接PKPM主菜单8的规范算法是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编制的,因为是现行的规范要求的方法,因此在工程应用中应该首选的算法,但对一些特殊的底框结构,如多塔或有抗震缝等,“接PKPM主菜单8的规范算法”程序编制中暂没有考虑这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有限元整体算法”。但是“有限元整体算法”的有些内容已超过了现行规范的规定,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其分析结果仅供设计人员参考!
这里就有一事不清楚了:按“有限元整体算法”的结果是否安全??
回复
wyr-204
2006年12月14日 16:12:18
11楼
我们的底层框架都不让做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