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莫斯科的教堂
yanyan20332033
2006年11月26日 20:53:56
只看楼主

哈尔滨-东方莫斯科   哈尔滨是一座风光秀丽、东欧情调浓郁的城市,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市内建筑中西合壁,格调鲜明。人文历史悠久,不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名城。庄严雄伟的圣索菲亚教堂,神秘气氛笼罩的尼古拉教堂,造型奇巧的俄罗斯木屋,典雅别致的歌特式楼宇,欧式建筑的中央大街,雅洁明快的建筑色调,灯红酒绿、繁华如锦的都市风貌,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哈尔滨-东方莫斯科


  哈尔滨是一座风光秀丽、东欧情调浓郁的城市,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市内建筑中西合壁,格调鲜明。人文历史悠久,不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西文化结合的名城。庄严雄伟的圣索菲亚教堂,神秘气氛笼罩的尼古拉教堂,造型奇巧的俄罗斯木屋,典雅别致的歌特式楼宇,欧式建筑的中央大街,雅洁明快的建筑色调,灯红酒绿、繁华如锦的都市风貌,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冰雪节”国际冰雕雪塑比赛,以及“国际经贸洽谈会”,处处折射出“东方莫斯科”的独特魅力。
  
  誉称“哈尔滨第一街”的中央大街,最能体现“东方莫斯科”的丰富内涵。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老街、名街、保护街道、标志性街道、步行街、建筑艺术街、繁华商业街、旅游休闲街、公众文化街,又是当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远东最著名的移民街,最繁华的商业街、金融街、文化街,大街两侧洋行商店、饭店旅馆、舞厅影院、餐馆酒吧林立。大街的建筑,穹窿突起、拱券高窗,或高雅古典,或挺拔秀丽,有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整条中央大街就是一条建筑艺术长廊。如今,大规模欧式化修复——为“东方莫斯科”锦上添花——已圆满完工的大街,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风格各异的西六道街、西七道街、中央商城、车辆厂住宅楼前等四处休闲区,构成了中央大街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城市新风景,使“东方莫斯科”特征愈加凸现,诱人瞩目。


1164545635358.jpg


1164545635417.JPG

免费打赏
yanyan20332033
2006年11月26日 20:57:59
2楼
哈尔滨有许多欧洲风格的教堂建筑
圣.阿克列谢耶夫俄罗斯东正教堂(现为天主堂,位于南岗士课街)

回复
yanyan20332033
2006年12月04日 15:19:01
3楼


哈尔滨有雅致的称号:“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称呼,就是“教堂之国”。用教堂之国来形容早年哈尔滨的景观,大抵是贴切的。早在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城市的布局,像巴黎、维也纳、彼得堡、莫斯科等等,大多以教堂为中心,街道从这个中心辐射出去,有一种“霍华特”模式。

那座中外驰名的东正教的圣尼古拉中央大教堂,建于1901年。它位于全市最高点的中轴线上。它的两翼,是东、西大直街,为哈尔滨的主干道。它迎面的北部坡下,就是那座俄罗斯摩登主义的建筑——老哈尔滨火车站。这座世界最卓越的圣尼古拉东正教大教堂是一座木结构的宗教建筑,整个建筑没有一根钉子,造型端庄而又雄秀,状态神圣不可侵犯。在世界上只有两座这样的教堂,一座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另一座就在哈尔滨,它们是出良同一张图纸。哈尔滨人都称它“南岗喇嘛台”。它现在已经不在了,去世了。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小将们给扒掉了。


回复
yanyan20332033
2006年12月07日 13:44:54
4楼

索非亚教堂:
辉煌历史的激情变身
1932年,钟声在钟楼上响起,钟楼上有7座钟是一个音符,敲钟人按东正教唱诗班的乐谱奏响钟声,天空里一片和平的神圣……
  2006年,白鸽在索非亚广场上飞旋,孩子在喷泉边嬉戏,休闲的人们在阳光沐浴下享受这里的平静与祥和……
索非亚教堂声音、色彩、弯顶、感官上堆积着欧洲印象。走近教堂,广场上弥漫着一种欧洲情调。鸽子在绿地上咕咕地叫,另外的一群站在教堂的窗台上应和。卖啤酒的小贩压出一扎泡沫汹涌的啤酒,烧烤的俄罗斯红肠冒出诱人的香气。阳光穿过教堂弯顶上的十字架,眯起眼睛,天空上起伏着或圆或尖的欧洲式轮廓。
圣索菲亚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同年,由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在随军教堂基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全木结构教堂。四年以后,人们又在木墙外部砌一层砖墙,从而形成砖木结构式教室。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弟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由俄罗斯著名设计师克亚西科夫设计,历时9年。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至此,索非亚教堂成为哈尔滨及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东正教徒奉为圣地。
清水红墙坐落在拉丁十字的建筑平面上,带拱券长窗的十六面体鼓座上凸起巨大的洋葱头式穹顶,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把拜占庭的风吹到了东方。1996年,国务院确定索非亚教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座欧洲人设计、欧洲人使用的欧洲建筑遗留在中国土地上,成为了中国国宝。正是由于教堂的独特建筑风格,使它不但成为我国的建筑珍品,而且声名享誉世界。1997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教室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辟建广场7000平方米,光大了这一重点保护建筑的艺术风貌。今天,索菲亚教堂倍受人们爱护,它作为建筑艺术博物馆,已成为哈尔滨一处独特的景观,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游人欣赏建筑艺术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教堂前现已辟为索菲亚广场,游人不仅可在此纳凉小憩观光游览,欣赏哈尔滨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建筑精品图片资料,还可观看、参与在此举行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
站在索非亚教堂广场前,踏在中央大街寸土寸金的石砖上,体味着这座城市留给我们的记忆,感受异国风情的独特美丽,你会感叹她的历史,期许她的未来。秦 岭

回复
yanyan20332033
2006年12月07日 13:51:24
5楼
新改造的广场,建立一些建筑,不好,破坏了原来的广场氛围。新的没有老的有味道。
回复
yanyan20332033
2006年12月07日 14:13:00
6楼
老照片
回复
yanyan20332033
2006年12月10日 01:21:08
7楼



9. 圣母守护教堂(圣母帡幪教堂)
  始建于1922年。原为木结构大教堂。1930年重建为现在砖石结构的教堂。
至今这里还存有1899年在莫斯科浇铸的重达 2600 公斤大钟。建筑呈拜占廷式
建筑风格,4个六面体小塔上的4个小穹隆烘托着中间耸起的巨大的穹顶,大穹
顶鼓座有12洞花窗,入口处上方的钟楼又起一处小穹顶,错落有致,凝重庄严。
1984年政府重新修缮开放。

地址:哈尔滨南岗区东大直街266号

回复
yanyan20332033
2006年12月22日 16:43:05
8楼


9. 圣母守护教堂(圣母帡幪教堂)
  始建于1922年。原为木结构大教堂。1930年重建为现在砖石结构的教堂。
至今这里还存有1899年在莫斯科浇铸的重达 2600 公斤大钟。建筑呈拜占廷式
建筑风格,4个六面体小塔上的4个小穹隆烘托着中间耸起的巨大的穹顶,大穹
顶鼓座有12洞花窗,入口处上方的钟楼又起一处小穹顶,错落有致,凝重庄严。
1984年政府重新修缮开放。

地址:哈尔滨南岗区东大直街266号
回复
yanyan20332033
2006年12月22日 17:30:35
9楼



9. 圣母守护教堂(圣母帡幪教堂)
  始建于1922年。原为木结构大教堂。1930年重建为现在砖石结构的教堂。
至今这里还存有1899年在莫斯科浇铸的重达 2600 公斤大钟。建筑呈拜占廷式
建筑风格,4个六面体小塔上的4个小穹隆烘托着中间耸起的巨大的穹顶,大穹
顶鼓座有12洞花窗,入口处上方的钟楼又起一处小穹顶,错落有致,凝重庄严。
1984年政府重新修缮开放。

回复
lily-801
2006年12月22日 21:21:18
10楼
想到哈尔滨,我第一感觉就是:好冷啊~~~~
:P
回复
yanyan20332033
2006年12月23日 20:34:43
11楼
也是有快乐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