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集装箱框架的受力分析
hbzyljf
hbzyljf Lv.2
2012年06月02日 16:36:39
只看楼主

我正在做一个钢结构框架的受力分析,但不知道从何下手,特向各位老师请教,最好是能帮我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和依据。谢谢!受力计算条件:1、顶部载荷为动载荷,最大重量约150Kg/M2。2、立柱载荷为恒载荷,最大重量约为3500Kg。3、四个侧面可承受的风载荷应大于0.55KN/M2(11级风)。4、底部框架承受的静载荷约为300Kg/M2。各结构部件的材料:1、底侧梁为4mm钢板折弯成槽状,规格为4.0*38*158*48*5704。

我正在做一个钢结构框架的受力分析,但不知道从何下手,特向各位老师请教,最好是能帮我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和依据。
谢谢!
受力计算条件:
1、顶部载荷为动载荷,最大重量约150Kg/M2。
2、立柱载荷为恒载荷,最大重量约为3500Kg。
3、四个侧面可承受的风载荷应大于0.55KN/M2(11级风)。
4、底部框架承受的静载荷约为300Kg/M2。
各结构部件的材料:
1、底侧梁为4mm钢板折弯成槽状,规格为4.0*38*158*48*5704。
2、底横梁为4mm钢板折弯成槽状,规格为4.0*45*122*45*2338。
3、叉槽为4mm钢板折弯成槽状,规格为4.0*115*360*115*2338。
4、上、下端梁均为10#方管,规格为4.0*100*100*2112。
5、4根立柱为4mm钢板折弯成卷边角钢形状,规格为4.0*20*20*175*160*20*20*2536。
6、顶侧梁为5*10方管,规格为3.0*50*100*5704。
7、顶横梁为6#方管,规格为3.0*60*60*2338。
8、8个角件为集装箱标准铸铁件,规格为178*162*118。
以上各部件除角件外均为Q235材料,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问题:
1、以上条件下框架各部位是否能不发生损坏?
2、变形量最大不超过15mm?
3、如果有损坏会是哪个部件,应如何改进?

集装箱框架受力计算.jpg

集装箱框架受力计算.jpg

hbzyljf
2012年06月03日 17:48:50
2楼
有没有哪位老师过来指导一下?
回复
无间道
2012年06月04日 13:03:59
3楼
这样的结构应该是最简单的结构了。下不是主要的受力构件。四角是次要受力构件。上面是维护构件。按照这样的条件,分别进行相应的计算就可以了。
回复
hbzyljf
2012年06月05日 14:36:31
4楼

感谢解答!
图片太小,有细节没有表述出来,再说明一下:
上面四个角件和下面四个角件是主要受力部件,角件比顶侧梁和底侧梁分别高出16mm。
如果叠加堆放的话,也主要是角件直接受力。
回复
liuhx2001
2012年06月05日 16:16:03
5楼
好象在出一本这个规范,还是征求意见稿,叫《集装箱模块化组合房屋技术规程》。
回复
hbzyljf
2012年06月06日 07:54:34
6楼
集装箱模块化组合房屋技术规程在哪里可以找到?不知道它与集装箱的技术要求方面有哪些区别?
回复
敬于才华
2012年06月07日 10:24:53
7楼
这个没有什么难度,直接考虑荷载计算验证就可以了

受力主要是四角和底座
回复
hbzyljf
2012年06月07日 13:36:22
8楼
我的思路是有三个分析的方面:
一是内部载荷,通过底部框架上的地板或木板均布于底侧梁及横梁。
二是外部载荷:1、上部堆叠的重量,作用于4个角件及角柱;2、顶面活载荷通过板材作用于顶侧梁及顶横梁。
三是自身载荷:吊装(作用点在顶部4个角件)或叉举(作用点在底侧梁叉槽)时作用。这种情况下底侧梁和顶侧梁以及立柱的受力复杂点。
四是风载:堆叠2-3层时不同方向风载荷的分析。

这种思路应该如何通过软件来计算?是否有不合理或遗漏的地方?
谢谢指教!
回复
zjxuhappy
2012年06月07日 15:04:20
9楼
减个模型计算?
回复
x306399648
2012年06月07日 15:12:14
10楼
那么多,看到都脑壳痛!无能威力!
回复
hbzyljf
2012年06月07日 15:52:02
11楼


应该如何通过软件建模来计算?可否指点具体的方法?比如吊装状态下载荷怎么设,风载怎么设?谢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