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和他的名门世家[转载] 所有的人都为他的卓越的建筑天才折服,同时也不能不惊叹于他非凡的权利外交能力。而他世袭贵族般与生俱来的尊贵气质,在他一次又一次与政治权利同台演出时的长袖善舞中彰显无遗。贝本来就来自金鼎望族之家,祖辈是颜料大王,父辈是金融巨子,就连他的继母,也被张学良称为“最喜欢的女人”;苏州最大的园林狮子林,竟然就是贝家的私家园林……如此显赫的家族背景,是否早就成就了贝聿铭天然的贵族气质?
所有的人都为他的卓越的建筑天才折服,同时也不能不惊叹于他非凡的权利外交能力。而他世袭贵族般与生俱来的尊贵气质,在他一次又一次与政治权利同台演出时的长袖善舞中彰显无遗。
贝本来就来自金鼎望族之家,祖辈是颜料大王,父辈是金融巨子,就连他的继母,也被张学良称为“最喜欢的女人”;苏州最大的园林狮子林,竟然就是贝家的私家园林……如此显赫的家族背景,是否早就成就了贝聿铭天然的贵族气质?
与权力亲密并肩
或许没有哪一位建筑师,像贝聿铭那样对权利如此敏锐。他认为“建筑不像诗词绘画等艺术一样……它必须追求权力”,他的客户以富商大贾、总统显要和主流机构等权力集团为主。现代主义建筑在他的手中成为巩固统治权力的空间手法。
从建筑肯尼迪图书馆而与肯尼迪家族过从甚密,到修复卢浮宫而与密特朗并肩作战,到科尔将柏林历史博物馆的任务交给贝聿铭,而且卡特、里根、布什都曾亲自颁奖给他。这位建筑大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始终做到了与政治权力同台演出。
他的成功,设计能力并非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而其世袭贵族般的锐利的政治眼光与灵活的社交手腕,让他屡屡化险为夷,在当时连意大利人与犹太人都难显身手的美国建筑界平步青云。
就连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他也能在阿拉伯国家里见到国王和王后,并让他们将国家重要的项目交与他。70年代中期,在德黑兰的一个餐馆,贝聿铭正和三个助手吃饭,一位算命先生走过来替他们算卦后指着他说:“这不是一位普通的游客,他非常有才,非常著名,他是来见国王和王后的。”的确,几天后,他就走进了王宫,并从国王手中接过了相当规模的设计任务。
尼采曾说过:“在建筑中人的自豪感、人对万有引力的胜利和追求权力的意志都呈现出看得见的形状。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
的确,统治者需要通过建筑来昭扬威仪、宣扬王道、流芳后世,否则便不会有皇宫、纪念馆或金字塔了。而这所有建筑的矗立,同时又成为建筑师本身的纪念碑。所以,设计一座国家博物馆或者大剧院,往往成为一位建筑师毕生的梦想。
这个梦想,却在贝聿铭身上一次次的变成现实。从华盛顿国家艺廊东厢、达拉斯市政厅、肯尼迪图书馆、到中国银行香港总部…… 而当他与法国总统密特朗一起为捍卫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而并肩作战时,他已经将这个梦想推向了极致。
“金字塔战役”
1981年5月,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提倡经济的复苏必须和文化的复苏并行。其时卢浮宫已破败不堪,馆内灯光昏暗,处处积满灰尘。大部分游客要苦苦搜寻一番才能找到其中一个狭小的入口,然后沿着迷宫一般的走廊寻找《蒙娜丽莎》等馆藏艺术品,最后,大多数人都垂头丧气地离开卢浮宫。巴黎人认为卢浮宫是法国历史的象征,但他们很少冒险进去。卢浮宫极为缺乏贮藏室、处置室和修复实验室等辅助设备,能够展示的艺术品不足存量的十分之一。
法国前文化部部长比厄西尼受密特朗之托对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各大博物馆进行访问,询问各馆管理者愿意聘用何人承担设计工作,每个被问到的人都说出了贝聿铭的名字。不久,密特朗打破了法国的惯例,未通过公开竞争便直接聘用贝聿铭修复卢浮宫。
贝氏将新卢浮宫的重心设在拿破仑庭院,在庭院中间新建一个通向地下大厅的入口。由于金字塔是文明的象征,与卢浮宫700年历史互相辉映,特别是晶莹剔透的金字塔与卢浮宫相比,既要古老许多,也要年轻许多,而且金字塔能以最小的体积覆盖最大的表面积,贝聿铭拿出了金字塔方案。
巴黎人对外国人插手做事很恼火,更不用说让一位纽约人来修整他们的国家珍宝馆了。
法国建筑界权威人物认为金字塔是“一个毁灭性的庞大装置”。为表示抗议,卢浮宫博物馆馆长辞职而去。多达九成的巴黎人疾声反对建造金字塔。而法国的媒体则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法国人把排斥金字塔当作捍卫国家文化独立的途径。在野的保守党抓住金字塔不放,唆使民心偏离执政的社会党,贝氏由此被卷入了法国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
在那段备受骚扰的时间里,贝聿铭进行了高难度的公关工作,制止了许多诋毁者,并独自面对新闻界和公众。密特朗则热情地支持贝聿铭。
为稳操胜券,贝氏在密特朗的反对者中找到一位同盟——一个原本可以通过诋毁金字塔获取政治资本却情愿抵制这种诱惑的保守党成员。此人是巴黎市市长希拉克。他要求贝在拿破仑庭院竖起和原物一般大小的实体模型接受公众的检验。后来,希拉克在6万人的投票现场赞同了贝氏的设计。最终,贝聿铭等到了巴黎人以一个声音说话,异议消失了,连反对派报纸也陷入了沉默。
1988年7月,卢浮宫全部修复完毕,绝大多数法国人发现,这是令人激动的伟大创作,所有舆论史无前例地高度赞扬。 贝聿铭和他的政治家战友——公众支持率一度严重下跌的密特朗获得了极大胜利,密特朗在选举临近的关头及时挽回了他的威望。
苏沪名门 贝氏望族
现在,人们赞誉说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是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它成为了巴黎和法国新的标志。所有的人都为贝的卓越的建筑设计能力折服,同时也不能不惊叹于他非凡的权利外交能力。而他作为建筑师的尊贵气质,在他一次又一次与政治权利同台演出时的长袖善舞中彰显无遗。于是人们开始想起,其实贝本来就来自金鼎望族之家,他的祖辈是颜料大王,他的父辈是金融巨子、中国银行的总裁,就连他的继母,也被曾经叱诧风云的张学良称为“最喜欢的女人”,而苏州最大的园林、世界文化遗产的狮子林,竟然就是贝家的私家园林……如此显赫的家族背景,是否早就成就了贝聿铭天然的贵族气质?
苏州贝氏,原籍浙江金华府兰溪县的贝兰堂作为苏州贝氏的始祖,于明朝中叶以行医卖药为生定居苏州。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贝氏由于经营中药业成为苏州四富之一。如今的贝氏家族支脉繁杂,据民国时“承训义庄”印制的《吴中贝氏家谱》中记载,贝氏那时已经延续到第十六世了。近代,贝氏一族最为兴旺的支脉,是同为第十三世孙的贝哉安和贝润生两支。他们的六世祖是亲兄弟,两人同为贝氏余脉,却都不以医药业成名发家,贝哉安及其子孙被称为“金融世家”,而贝润生则被称为“颜料大王”。
贝润生是贝聿铭的叔祖父,生于1870年。16岁时,贝润生进上海瑞康颜料行当学徒,拜店主奚润如为师。奚共有两个徒弟,一个是贝润生,另一个便是日后鼎鼎大名的上海大亨虞洽卿。奚润如去世后,由28岁的贝润生接任了瑞康行经理,师兄虞洽卿先前已到荷兰银行担任买办了。43岁时贝润生已经是上海总商会协理,后又被选为全国商会联合会副会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人撤离上海时,无法带走大批的颜料现货,便折价卖给瑞康和贝润生同周宗良、张兰坪合办的谦和靛青行(贝任总经理、周任副经理、张任监理)。过后德国颜料价格暴涨,贝的财富因此而剧增。
贝润生对贝氏家族最大的贡献是购置并建设了供全族子孙共享的苏州狮子林。1917年,贝润生在家乡苏州买下了历代狮子林和附近的大片基地,当时的狮子林已因咸丰九年太平军战乱而毁,荒废了许久。他先后投资银元80万元,历时九年改筑修复了狮子林。但他并未将这一切独自享受。他曾写道“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以独有之产遗子孙,不如以公有之产遗子孙……”狮子林修缮一新后,归全体族人享用。他在园内设立了贝氏祠堂,并在旁边捐资建立了贝氏承训义庄赡养、救济族人。他同贝哉安(贝聿铭祖父)商议,捐资在苏州城开办了中国第一个新式幼稚园,同时因捐资助学、办学,曾受到了孙中山的褒奖和各届政府及教育部门给予的奖章匾额。还响应贝哉安的提议,出资修建了苏州火车站南面的跨河大桥“梅村桥”(梅村是贝润生父亲的名字)和部份主干道。梅村桥就是今天的平门桥,现今仍为火车站通向市区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