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关于数字化变电站的一些问题
红苹果
红苹果 Lv.14
2012年05月22日 10:39:46
来自于继电保护
只看楼主

提到数字化变电站大家应该不会再陌生了吧,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较为缓慢,但其终究会成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没做到设计,没想过这问题,既然碰到类似的设计,就此开贴讨论吧。。。 据相关权威单位讲,03年电子式互感器才正式挂网运行,07年数字化变电站才投入使用,好像是南方某个电网。。。故推算起来,至今数字化变电站至目前为止仍旧是处于发展初期,鉴于大家都可以看到的优点,数字化变电站应该会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方向。以下内容纯属拷贝:

提到数字化变电站大家应该不会再陌生了吧,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较为缓慢,但其终究会成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没做到设计,没想过这问题,既然碰到类似的设计,就此开贴讨论吧。。。
据相关权威单位讲,03年电子式互感器才正式挂网运行,07年数字化变电站才投入使用,好像是南方某个电网。。。
故推算起来,至今数字化变电站至目前为止仍旧是处于发展初期,鉴于大家都可以看到的优点,数字化变电站应该会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方向。以下内容纯属拷贝:
对于数字化变电站在讲之前先大概提提关于IEC61850这一系列标准:
对于IEC61850的提出大概是在95年好像,记不清了。反正是早就提出来了,大概是在2002年首都北京市会提出今后的工作方向是追求现代化水平的通讯体系,实现完全的互操作行,体系向下兼容。IEC61850不仅仅用于站内通讯,而且要用于变电站和调度中心通信。大概在03年,IEC61850部分内容正是发布了。IEC61850标准是全世界唯一的变电站网络通信标准。
IEC61850标准提出也是有其一些必然因素,针对国内外大大小小不同综自厂家,各自有各自的通讯标准,并且各家设备之间兼容性存在问题,并且有时候同一厂家的不同期的产品之间也不兼容。针对这一系列问题,IEC61850相应的产生了。
  IEC61850提出了一种公共的通信标准,通过对设备的一系列规范化,使其形成一个规范的输出,实现系统的无缝连接。
①.定义了变电站的信息分层结构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协议 IEC 61850 标准草案提出了变电站内信息分层的概念,将变电站的通信体系分为 3 个层次,即变电站层、间隔层和过程层,并且定义了层和层之间的通信接口。   
②.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技术   
IEC 61850 标准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定义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数据模型。每个IED包含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每个服务器本身又包含一个或多个逻辑设备。逻辑设备包含逻辑节点,逻辑节点包含数据对象。数据对象则是由数据属性构成的公用数据类的命名实例。从通信而言,IED 同时也扮演客户的角色。任何一个客户可通过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和服务器通信可访问数据对象。  
③.数据自描述   
该标准定义了采用设备名、逻辑节点名、实例编号和数据类名建立对象名的命名规则;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定义了对象之间的通信服务,比如,获取和设定对象值的通信服务,取得对象名列表的通信服务,获得数据对象值列表的服务等。面向对象的数据自描述在数据源就对数据本身进行自我描述,传输到接收方的数据都带有自我说明,不需要再对数据进行工程物理量对应、标度转换等工作。由于数据本身带有说明,所以传输时可以不受预先定义限制,简化了对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④. 网络独立性   IEC 61850 标准总结了变电站内信息传输所必需的通信服务,设计了独立于所采用网络和应用层协议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SCI)。在 IEC61850-7-2 中,建立了标准兼容服务器所必须提供的通信服务的模型,包括服务器模型、逻辑设备模型、逻辑节点模型、数据模型和数据集模型。客户通过 ACSI,由专用通信服务映射(SCSM)映射到所采用的具体协议栈,例如制造报文规范(MMS)等。IEC 61850 标准使用 ACSI和 SCSM技术,解决了标准的稳定性与未来网络技术发展之间的矛盾,即当网络技术发展时只要改动 SCSM,而不需要修改 ACSI。

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
(一) 智能化的一次设备
  一次设备被检测的信号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简化了常规机电式继电器及控制回路的结构,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取代传统的导线连接。换言之,变电站二次回路中常规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被可编程序代替,常规的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被光电数字和光纤代替。
(二) 网络化的二次设备
   变电站内常规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测量控制装置、远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电压无功控制、同期操作装置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等全部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机设计制造,设备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二次设备不再出现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I/O现场接口,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其享,常规的功能装置在这里变成了逻辑的功能模块。
(三) 自动化的运行管理系统
   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应包括电力生产运行数据、状态记录统计无纸化;数据信息分层、分流交换自动化;变电站运行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提供故障分析报告,指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意见;系统能自动发出变电站设备检修报告,即常规的变电站设备“定期检修”改变为“状态检修”。
免费打赏
红苹果
2012年05月27日 13:51:30
12楼
说的是啊,,如果发展过快了冒失还是问题呢,,哈哈哈
但是老实讲过程层智能设备发展绝对不会怎么快的,,毕竟譬如断路器的厂家肯定对电子专业的人才很是缺乏的。。
回复
lacorey_w
2012年05月28日 14:30:19
13楼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回复
zhao1984fan
2012年05月29日 10:29:50
14楼
要是都数字化我就没有饭吃了
反对数字化
现在少吃不能以后没得吃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