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控制不同结构体系中剪力墙连梁的刚度,“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充分体现
jgdesigner
jgdesigner Lv.5
2012年05月19日 12:51:39
只看楼主

合理控制不同结构体系中剪力墙连梁的刚度,“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充分体现。 近日,认真研读老庄邓公推荐的一篇论文《刚度理论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和体现》,并联系老庄讲座中讲到的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发现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中连梁刚度的合理设置,正好反映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由于墙体多且密,形成的结构整体刚度往往过大,不仅吸收地震能量大,对结构造成不利,且会造成结构造价的上升。需要“损有余”,所以规范规定,洞口连梁的跨高比宜大于6,也就是要求连梁的刚度不要太大。是为“损有余”;

合理控制不同结构体系中剪力墙连梁的刚度,“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充分体现。
近日,认真研读老庄邓公推荐的一篇论文《刚度理论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和体现》,并联系老庄讲座中讲到的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发现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中连梁刚度的合理设置,正好反映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由于墙体多且密,形成的结构整体刚度往往过大,不仅吸收地震能量大,对结构造成不利,且会造成结构造价的上升。需要“损有余”,所以规范规定,洞口连梁的跨高比宜大于6,也就是要求连梁的刚度不要太大。是为“损有余”;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由于剪力墙是零星分散布置的,结构整体刚度不太大,为了增强结构整体刚度,使其中的剪力墙成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需要“补不足”,所以规范规定洞口连梁跨高比不宜大于5,且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是为“补不足”;
合理控制不同结构体系中剪力墙连梁的刚度,即是对刚度较大的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的剪力墙连梁刚度适当降低--损有余;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的剪力墙连梁刚度适当加强--补不足。此乃“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剪力墙连梁刚度合理控制中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刚度理论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和体现》张元坤,李盛勇;
老庄结构院历次免费公开讲座,老庄结构院邓工
1.jpg

1.jpg

lanke0112
2012年05月19日 22:28:48
2楼
顶楼主,说的有道理,尤其是贴上原文,赞一个~
回复
jgdesigner
2012年05月19日 23:20:41
3楼
贴原文是必须的
要对应起来才有说服力
否则,还需要大家找半天才能找到原文

我觉得,不仅要把原文贴上来,并且要在原文中把对应的语句用红笔标出来,这样看的才更直观
回复
mrmorning
2012年05月21日 11:32:23
4楼
刚接触剪力墙,受教了
回复
r-allen
2012年05月21日 14:08:37
5楼
剪力墙结构的连梁,刚度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好,做成刚度适中的延性连梁,最好,因为合理的屈服机制是连梁先屈服,而后墙肢屈服。框架剪力墙结构,合理的屈服机制是连梁—墙肢—框架,连梁也宜做成刚度适中的延性连梁。
回复
anzhirui05
2012年05月21日 16:42:14
6楼
很受启发,学习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