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和沿岸,绽放着一朵独特的乡土建筑奇葩——重庆吊脚楼。 自古以来,重庆就是巴人的聚居之地,在世代与自然的斗争中,巴人背倚山川,逐水而居,从陡坡峭壁上攀崖筑屋。据东汉时期的《华阳国志》载:重庆“地所势刚险”,“皆重屋景居”,说明吊脚楼古已有之,历史悠久。 吊脚楼属于栏式建筑,完全依山就势,远远看去,它们有的层层出挑,有的高低错落,轻健而不失雄伟,顺势而上,起伏迭宕,于绿影婆娑中傲山视水,尽享大自然的思泽。
在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和沿岸,绽放着一朵独特的乡土建筑奇葩——重庆吊脚楼。
自古以来,重庆就是巴人的聚居之地,在世代与自然的斗争中,巴人背倚山川,逐水而居,从陡坡峭壁上攀崖筑屋。据东汉时期的《华阳国志》载:重庆“地所势刚险”,“皆重屋景居”,说明吊脚楼古已有之,历史悠久。
吊脚楼属于栏式建筑,完全依山就势,远远看去,它们有的层层出挑,有的高低错落,轻健而不失雄伟,顺势而上,起伏迭宕,于绿影婆娑中傲山视水,尽享大自然的思泽。
建造吊脚楼时,依地形立以木桩,上置楼板为屋基,将前半间房屋托起,后半间则凿崖为坪。构驾采用较小的杉木,直接在柱头上接承檩椽,密栽成排架。其间开槽接隼,穿枋插木,墙壁围以木板,石板,或用竹笆抹以泥灰。房屋构架简单、开间灵活、形无定式,随意的建筑符号,秀盈着朴素,自然的意味,线条轮廊含蓄而秀美。
随坡就势的吊脚楼群,形成奇妙的线性道路空间,逼仄幽深,恍若迷津,徜徉其间,步移景异,风情万种。小巷里边,看似尽头,拐过去,却是柳暗花明,又是一番天地。
吊脚楼的下部架空成虚,上部围成实体,按古代风水美学理论,空为阴,实为阳,虚则柔,实则刚,这就使之形成虚实结合,阴阳一体,刚柔相济的建筑形式。于是,吊脚楼在自然山水间土生土长,展情地铺陈在坡壁之上。层层叠叠,连绵成片,不占阴湿之气,尽享灿烂阳光,生机盎然。
重庆吊脚楼没有遵循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则,不受形制的框框约束,无“堂屋”“厢房”主次之分,跟坡靠坎,依曲而行,功能上满足使用要求,构造上满足牢固之需,空间紧凑,开合随意,分割自然,布局灵活,尺度宜人,在“道法自然”中千变万化,形成多样化风格。
吊脚楼源于乡土,原本原色,不施朱颜,虽粗犷而不失纤巧,貌拙朴而不失轻盈,素净大方,端庄淡雅。建筑用料就地取材,建造时保持了原生态的地貌和植被环境,这就使得它们像一行行优美的抒情小诗,被随意地散落在山水之间,闪烁着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光彩。
诗意地栖居,是现代居住理念的最高境界,那么,乡土建筑吊脚楼就是这种追求的一个佳例。
2楼
重庆吊脚楼
回复
3楼
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由于地势的缘故,所有的建筑都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说到重庆人的“房”,就不能不说到闻名遐迩的特色建筑--吊脚楼。
由于长江、嘉陵江横跨城区,造就了两江四岸。因此,重庆的江边沿山坡处,到处都有几根杉杆撑着的一间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这就是吊脚楼。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目前,重庆市内保留的吊脚楼民居群,多数修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老重庆人都不会忘记,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厚慈街、川道拐等那些颇具西南地区民居特色的吊脚楼。
重庆的吊脚楼具与众不同的特色,正如川中名士李调元的佳句:“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背靠高山,面向江水,正是重庆吊脚楼的独到之处,是最美丽的地方。记得儿时记忆中的吊脚楼,傍晚,夕阳西下,金色柔和的阳光照在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楼房上,加之点点灯火,远望看去:山坡上,有时明亮,有时眩目,有时隐约,恰似一幅流动山水写意画,浓淡暗明;江水中,波光粼粼,宛若珍珠,一组组闪烁的光芒连接两岸,浇活整座城市。
重庆的吊脚楼反映了重庆人坚韧顽强的意志。与四合院民居反映北京人的大气和安稳,与石库门建筑反映上海人的精细和开放,重庆的吊脚楼更能凸显出重庆人独特的精神魅力。由于重庆山多,土地紧张,我们祖先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悬虚构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势,陡壁悬挑,“借天不借地”,加设披顶,增建梭屋,依山建造出一栋栋楼房。这些吊脚楼不是穿逗结构就是捆绑结构,十分简陋。远远望去,如果是独自一间,歪歪斜斜、晃晃荡荡,似乎风一吹就要倒下来。如果是一排排的,则你挤着我我靠着你,手握着手,肩并着肩,体现着一种团队精神。就是这样的吊脚楼,重庆人住了两三千年。遇上洪水,大水淹漫;遇上滑坡,泥土冲埋;遇上风雨,风吹雨打。年复一年,人们总是不断地与大自然抗拒,一次又一次的战胜它,把吊脚楼修得更加牢固,更加坚强。简陋的吊脚楼是千百年来重庆人在贫困的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修建的栖身之处,最能体现重庆人的顽强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重庆的吊脚楼是巴渝的文化遗产。如今,大片的吊脚楼已不复存在,吊脚楼作为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是繁华城市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石板坡旧房改造,洪崖洞城市阳台等等,无不体现出重庆吊脚楼的魅力和文化。木条变成了条石,竹墙变成了砖壁,飞檐斗壁雕龙画凤,犹如镶嵌在现代化都市脖子上的一串项链,放射出一道道闪亮光芒。这些建筑,或依附悬崖,或临坎吊脚,有“凌空飞绝壁”之感,犹如一座人文艺术博物馆,构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城重庆独特的民居风貌,充分展现了重庆人的智慧,使巴渝特有的古老建筑得到合理保护,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有效延续与传承。
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现代的楼房居住环境更加科技、舒适、优美,简陋的吊脚楼不可能再成为重庆人居住的房子,只能将其当作一种生态符号,供人们观赏回顾。吊脚楼成为了重庆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回复
4楼
…………
回复
5楼
……
回复
6楼
恩施土家族特色民居——土家吊脚楼,是最古老的建筑“干栏”的遗留。
回复
7楼
^_^
回复
8楼
^_^
回复
9楼
^_^
回复
10楼
湘西一绝——凤凰古城吊脚楼
吊脚楼小巧秀丽,宛若少女婷婷立于古城东南的沱江之畔,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
走进凤凰古城,人们的目光一定会被那沱江河的吊脚楼群所吸引。之所以称之为“绝”,可以肯定,在湘西的土地上,甚至全国,能拥有如此上规模的吊脚楼群,恐怕只此凤凰古城一家。
在河岸上,那古古旧旧、高高低低,一栋傍着一栋,一檐挨着一檐,壁连着壁,肩并着肩地高高的拥挤在河岸上。一律黛黑色装束,一律青瓦鳌头,在背景南华山的衬托下,层次分明并整整齐齐地也东倒西歪地由西向东绵延逶迤。
可以说,吊脚楼群系凤凰古城定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重要建筑景观。
凤凰古城的吊脚楼起源于唐宋时期。唐垂拱年间,凤凰这块荒蛮不毛之地王化建县,吊脚楼便有零星出现,至元代以后渐成规模。随着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旧的去了新的来了,建筑物在日月轮回中不断翻新更替,目前凤凰古城的吊脚楼多是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
揭开吊脚楼群形成之谜,它是贫苦大众的群体杰作。凤凰古城开四门,坚固完好的城廓框定的面积不足五万平方公尺,像一个漂亮精致的小木匣,里面住的多是官僚商贾及富人。迁徙而来的贫穷外乡人在城中找不到栖身之处,只能在城外想办法立足。贫穷最能调动人的聪明才智。他们在沱江河、护城河的城墙外狭长地带垒窠筑窝,一半陆地一半水面地凌空架起简易住舍。<BR><BR> 建筑是一种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文化的具体写实,而且还有其强烈地表现性,观吊脚楼群便可解读到凤凰这个地域传统强烈以及深沉文化的底蕴。
在河岸上浩荡着数百栋的吊脚楼群每栋屋宇都隔有封火墙并一致地安装有鳌头。谓之封火墙,实为消防之用。从古走来,凤凰的先人们就十分懂得区域的防火法。封火墙的作用则是阻止火势蔓延。万一有失,损失也只是局部,不至于演绎成“火烧连营”。
由于封火墙作用重大,吊脚楼主们都对此墙备加呵护并极尽之美化。他们在每堵封火墙前后都装有鳌头,且鳌头都不约而同地一律为凤凰鸟图案造型。远眺,只只凤凰引项朝天,气宇轩昂,给人心驰振奋。这便可释解凤凰人对美的追求,对神鸟凤凰的崇尚。
凤凰古城河岸上的吊脚楼群以其壮观的阵容在中华国土上的存在是十分稀罕的。它在形体上不单给人以壮观的感觉,而且在内涵上不断引导着人们去想象去探索。它在风风雨雨的历史长河中代表着一个地域民族的精魂,如一部歌谣,一段史诗,记载着风雨飘摇的历史,记载着寻常的百姓故事。
吊脚楼里居住有苗、汉、土家等民族。贫穷使他们和睦相处,唇齿相依。据已故的凤凰宗教界名望人士田景光老先生述说:清朝末年,护城河岸的吊脚楼曾发生过一场大火,烧掉了两户人家,众吊脚楼的人们于穷困中解囊赞助,硬是为两户人家扶起了屋宇。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尽管贫穷但品格却极其高尚,他们时时将国运视为己任。1937年“七·七”事变后,凤凰一支土著部队被改骗为陆军第128师奉命开往浙江嘉善抗日前线,吊脚楼里就曾走出许多血性男儿,他们痛击日寇,马革裹尸,舍命疆场,为吊脚楼书写了一笔厚重历史史诗。
吊脚楼在悲壮中走了近千年。它在凤凰人民心目中的分量是重的。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旅游事业在凤凰已风云鹊起,吊脚楼里的人们纷纷将自家的吊脚楼重墨粉饰,开办了江边旅社、茶楼洒肆,以极其合理的价格热情服务于四方游客。
今天的吊脚楼,正走在新时代的大路上。
回复
11楼
鼓励每一个有可能参加论坛人来积极参与对论坛做出点贡献.支持你论坛有你更多精彩.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