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结构《概念和体系》遇到的疑问,各位师傅来看一下
zheng4207120
2012年04月27日 21:01:57
只看楼主

第85页,问题一:林同炎大师说纵向水平力全部由剪力墙C承担,但是明显剪力墙A、C构成的纵向抗弯刚度比C大啊,大概是C的43倍,怎么理解? 问题二:上课时老师说基础荷载不考虑地震的作用,而这里林同炎大师是考虑地震的作用对基础进行设计,如果只考虑风荷载,总风力顶多40千磅,造成基础的偏心距1英尺的样子,怎么理解?

~LXD`INWQOFE[{N@U(M5E8C.jpg第85页,问题一:林同炎大师说纵向水平力全部由剪力墙C承担,但是明显剪力墙A、C构成的纵向抗弯刚度比C大啊,大概是C的43倍,怎么理解? 问题二:上课时老师说基础荷载不考虑地震的作用,而这里林同炎大师是考虑地震的作用对基础进行设计,如果只考虑风荷载,总风力顶多40千磅,造成基础的偏心距1英尺的样子,怎么理解?

~LXD`INWQOFE[{N@U(M5E8C.jpg

免费打赏
zheng4207120
2012年04月27日 21:04:27
2楼
老庄号召大家读大师的书,我刚刚读有疑问却苦于没人指导啊,
回复
chenhuadong1025
2012年04月27日 21:41:29
3楼
第一个问题:水平力的承担分为实际情况和计算模型,实际情况是ABC都承担了纵向水平力,但由于AB的纵向刚度远大于C,所以AB的承担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计算的时候),这样不仅可以简化计算,而且是偏保守的。大师所说的话可能指计算模型的情况。至于你说的43倍,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算得的(我觉得应该没这么大)
第二个问题:坐等高手解答
回复
zjh138
2012年04月27日 22:38:27
4楼
一个是平面外的,一个是平面内的,不可以浇在一起的
回复
chenhuadong1025
2012年04月27日 22:46:52
5楼
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剪力墙不可以浇筑在一起,这个有点牵强吧,那我们在布置剪力墙的时候,常常布置带折角的(L形),这样对剪力墙在在另一个方向的稳定性是有帮助的
回复
zheng4207120
2012年04月27日 23:02:28
6楼
,实际情况是ABC都承担了纵向水平力,但由于AB的纵向刚度远大于C,所以AB的承担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计算的时候)=========================怎么是AB承担的比例忽略不计呢,中和轴在中间,y越大,应力越大,C的平均应力小,AB的平均应力大的多,面积AB是C的两倍,自然AB分别受的的力比C大的多,A、B力合成的抵抗矩也比C的抵抗矩大的多。
回复
yyscl
2012年04月27日 23:08:57
7楼
问题一:首先要清楚哪个是纵向:纵向这里就是指的是长方向,由于是剪力墙可以假定剪力墙的平面外的刚度为0
,所以纵向的力全部由墙C承担;横向的力全部由A和B承担。这只是一种概念上的简化计算,力传导很清晰,
概念也好,计算也方便,但是实际上剪力墙平面外也是有刚度的,也会分配到一定的水平力,板柱结构也是可以抗侧的
,规范上就有规定说板柱的抗侧剪力不能小于一定的限值。

问题二:上部结构承受的地震荷载最终也是要传到基础上的,只是有地震荷载的组合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时,地基承载力有
一个提高系数,所以无地震作用满足时有地震作用一般也是可以满足的。还有就是进行基础自身承载力计算时也是没有没有
那个γRE的。

如果只考虑风荷载,总风力顶多40千磅,造成基础的偏心距1英尺的样子,怎么理解
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总竖向荷载为N,40千榜风力引起的建筑物底部弯矩为M,那么相当于把N偏移1英尺(N偏移1英尺引起的弯矩为M)

愚见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回复
yyscl
2012年04月27日 23:16:12
8楼
你的这个理解说明你是思考过的
只是这是一个低矮的结构,高宽比很小,
从宏观来看,主要是抗剪,并不能抗弯,所以A和B不能一拉一压抗弯
回复
mfufi19
2012年04月28日 09:10:55
9楼
来学习了
回复
zheng4207120
2012年04月28日 21:50:26
10楼
感谢yyscl的回复,不过你好像误解了,如果是纵向抗剪的话,边缘自然剪应力为0,由剪力墙C承担剪应力。然而书讲的是纵向抗弯的问题。

HO]I(}]6$IA7R{O6M)1)ORX.jpg
图片中的这句话林同炎大师貌似意思是说如果剪力墙AB提供抵抗矩,因为A、B的竖向压力小,如果A、B提供抵抗矩的话,可能拉力会大于压力,墙会拔起,自然不存在又A、B提供抵抗矩的问题。
事实上我估算了下,墙A、B的竖向压力为208千磅,由于力臂很大,A、B提供抵抗矩的话产生的拉力只有31千磅,所以AB不存在拔起的问题,抵抗矩的大部分自然又AB承担。

[ 本帖最后由 zheng4207120 于 2012-4-28 21:51 编辑 ]
回复
大中至正
2012年05月03日 23:05:37
11楼
我也正在读这部神作!感觉非常吃力……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