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问题一:林同炎大师说纵向水平力全部由剪力墙C承担,但是明显剪力墙A、C构成的纵向抗弯刚度比C大啊,大概是C的43倍,怎么理解? 问题二:上课时老师说基础荷载不考虑地震的作用,而这里林同炎大师是考虑地震的作用对基础进行设计,如果只考虑风荷载,总风力顶多40千磅,造成基础的偏心距1英尺的样子,怎么理解?
第85页,问题一:林同炎大师说纵向水平力全部由剪力墙C承担,但是明显剪力墙A、C构成的纵向抗弯刚度比C大啊,大概是C的43倍,怎么理解? 问题二:上课时老师说基础荷载不考虑地震的作用,而这里林同炎大师是考虑地震的作用对基础进行设计,如果只考虑风荷载,总风力顶多40千磅,造成基础的偏心距1英尺的样子,怎么理解?
2楼
回复
3楼
第一个问题:水平力的承担分为实际情况和计算模型,实际情况是ABC都承担了纵向水平力,但由于AB的纵向刚度远大于C,所以AB的承担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计算的时候),这样不仅可以简化计算,而且是偏保守的。大师所说的话可能指计算模型的情况。至于你说的43倍,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算得的(我觉得应该没这么大)
第二个问题:坐等高手解答
回复
4楼
一个是平面外的,一个是平面内的,不可以浇在一起的
回复
5楼
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剪力墙不可以浇筑在一起,这个有点牵强吧,那我们在布置剪力墙的时候,常常布置带折角的(L形),这样对剪力墙在在另一个方向的稳定性是有帮助的
回复
6楼
,实际情况是ABC都承担了纵向水平力,但由于AB的纵向刚度远大于C,所以AB的承担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计算的时候)=========================怎么是AB承担的比例忽略不计呢,中和轴在中间,y越大,应力越大,C的平均应力小,AB的平均应力大的多,面积AB是C的两倍,自然AB分别受的的力比C大的多,A、B力合成的抵抗矩也比C的抵抗矩大的多。
回复
7楼
问题一:首先要清楚哪个是纵向:纵向这里就是指的是长方向,由于是剪力墙可以假定剪力墙的平面外的刚度为0
,所以纵向的力全部由墙C承担;横向的力全部由A和B承担。这只是一种概念上的简化计算,力传导很清晰,
概念也好,计算也方便,但是实际上剪力墙平面外也是有刚度的,也会分配到一定的水平力,板柱结构也是可以抗侧的
,规范上就有规定说板柱的抗侧剪力不能小于一定的限值。
问题二:上部结构承受的地震荷载最终也是要传到基础上的,只是有地震荷载的组合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时,地基承载力有
一个提高系数,所以无地震作用满足时有地震作用一般也是可以满足的。还有就是进行基础自身承载力计算时也是没有没有
那个γRE的。
如果只考虑风荷载,总风力顶多40千磅,造成基础的偏心距1英尺的样子,怎么理解
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总竖向荷载为N,40千榜风力引起的建筑物底部弯矩为M,那么相当于把N偏移1英尺(N偏移1英尺引起的弯矩为M)
愚见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回复
8楼
你的这个理解说明你是思考过的
只是这是一个低矮的结构,高宽比很小,
从宏观来看,主要是抗剪,并不能抗弯,所以A和B不能一拉一压抗弯
回复
10楼
回复
11楼
我也正在读这部神作!感觉非常吃力……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