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评评这个工艺怎么样
z_d_p@co163
2006年10月26日 14:23:06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工艺平面如下图。真心想听听各位同仁的意见和建议。

工艺平面如下图。
真心想听听各位同仁的意见和建议。

1161843785705.JPG

免费打赏
水手633
2006年10月28日 13:33:03
26楼
楼主介绍的这个池型,我以前倒是碰到过,感觉很有新意,有点类似我们设计的改良型氧化沟。
希望楼主能把实际运行案例方面的资料贡献一下,主要还是看“疗效”。
回复
knights123
2006年10月28日 17:49:35
27楼
弱弱的问
感觉内环和中环 中环和外环之间的过水口,是否有短流的可能?
如果有?
如何实现其不短流,如加设导流墙等?
请楼主及各位高手指点
回复
houfd
2006年10月29日 16:42:03
28楼
呵呵,不错的帖子、不错的工艺!
我记得在讨论OCO工艺的时候讨论过!
个人感觉这个工艺能耗是要省一些的!
应该算是OCO的一种吧,和orbal也有点像!
我前段时间参观了一家开发区的污水厂,COD比较高,B/C不好,
用的orbal的工艺,效果还不错。
回复
z_d_p@co163
2006年10月30日 13:39:01
29楼


用转碟曝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从前面上传的昆明第二污水厂的资料上看,由于水流条件不规则,曝气机的质量要求应该很高。
从原理上讲,如果曝气机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流推动力,潜水搅拌机可以省去(推动力要求不高)。

回复
z_d_p@co163
2006年10月30日 13:46:20
30楼


混合液回流可以采用水泵提升或者空气提升两种方式。
水泵提升是普遍采用的方法。
由于这个工艺的中环和外环仅一墙之隔,采用空气提升更合理些,可以设很多组。由于大流量的空气提升装置没见过也没用过,苏州的那个厂在设计时除安装了两套回流装置外,还预留了回流泵的安装位置——从实际应用上看,大流量的空气提升装置运行起来没有什么问题,流量也很稳定。
回复
z_d_p@co163
2006年10月30日 13:52:11
31楼


城镇污水的目前只有苏州相城厂在运行——虽然进水流量为设计水量的1.5倍,但浓度仅为设计值的1/2~1/3——虽然“疗效”很好,但缺乏可比性。
估计随着其它城镇污水厂的陆续投运,以及苏州厂的水质浓度升高(今年的水质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可以找出相关的对比数据出来。
回复
z_d_p@co163
2006年10月30日 14:15:14
32楼


由于潜水搅拌机可以提供水流以整体流速,返流的现象可以不用考虑——设计时出水口位于进水口上游,留一段间距就可以了。另外,前段讨论过,各段内的水流实际上接近于完全混合反应器,各点处的水质条件都差不多——更加不用担心了。

但是,如果一台潜水搅拌机推流距离过长,环形流道内的水流所隐含的不利的缺陷也会体现出来:横向环流促使最大流速出现位置由池壁内侧向外侧转移,即流速核心有趋于外侧的倾向。换言之,外侧流速越来越快,但内侧则越来越慢甚至接近于静止状态——这其实就相当于短流。避免的途径大致有三种:一是设计时考虑合理配置多台搅拌机(搅拌机对流速重分布的作用最佳),避免单台推流距离过长;二是设置导流板/墙——由于水流条件和氧化沟直道处的偏了90度,所以这里是垂直沿外侧安装;三是局部装曝气管促使流速均布——近年来的理论与实践表明,兼氧段适当充氧对脱氮同样有好处,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
由于O段有空气搅拌作用,流速十分均匀,导流设施不必考虑。
回复
z_d_p@co163
2006年10月30日 14:22:52
33楼


上传个效果图,开发区的污水厂,小的是一期工程,目前在建;大的是二期。
回复
z_d_p@co163
2006年10月30日 14:27:56
34楼


在讨论OCO工艺的时候顺便讨论过,呵呵;这里希望能听听更多朋友的声音……
回复
houfd
2006年10月30日 15:18:34
35楼
hehe ,这里有一篇资料:OCO工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