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某品牌开发商组织的成本优化会议,通过与甲方和设计同行的交流,获得了一些有益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不少开发商大佬,见面后第一句话是:“你们公司做优化了吗?” 成本控制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再不控制成本影响的就不仅仅是排名的问题了,而是企业几年后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 同行之间,在同样地区做同样档次的楼盘,建安成本最高可以相差一倍以上,大量的利润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对公司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蓦然回首,才发现成本控制是自己的短板。
不少开发商大佬,见面后第一句话是:“你们公司做优化了吗?”
成本控制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再不控制成本影响的就不仅仅是排名的问题了,而是企业几年后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
同行之间,在同样地区做同样档次的楼盘,建安成本最高可以相差一倍以上,大量的利润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对公司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蓦然回首,才发现成本控制是自己的短板。
XXX大开发商平均建安成本比同行高出800元/㎡。XXX大开发商地库平均含钢量比中海、新城高50kg/㎡,地上高10~15kg/㎡。
优化是方方面面的优化,包括规划、设计、采购、施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其中设计环节最重要。
设计优化中,结构优化的空间最大,对销售的影响最小,是最有潜力优化的成本。
优化必须是全员行为,公司行为,不能成本部想做优化,设计部不想做,或者设计部想做,工程部不想做,那样就推动不下去。
如果能够优化出东西来,甲方愿意多给设计院时间和费用。这一块的考核激励力度会加强。
对于非精装修房来说,主体土建成本占据了其建安成本的50%以上,故结构优化一个百分点对整个项目的影响都很大。
设计院之间的差距很大,最大的差距在成本意识上。大部分设计院成本优化的意识亟待提高,不能老是停留在60分万岁的境界上,否则以后怎么发展。
想让设计院主动自优还是挺难的,一方面心理上不情愿,另一方面确实不知道怎样优化,必须外界的力量强势介入才能改变原有的思维惯性。设计院总认为优化是甲方的事,甲方把一起都考虑好了,告诉他怎么做就行,这种思想观念要转变。
设计院必须转换角色,与甲方换位思考,替甲方考虑。同时意识要超前、长远些,要有前瞻性。即使甲开发商不要求你优化,乙开发商也会要求你优化。假如今天不愿意优化,那么明天就可能没有开发商愿意找你做设计。
设计院必须重视客户反馈,必须在思想高度上与甲方保持一致。只有你想的和甲方想的一样了,甲方才会选择你做设计。
境外公司一家做设计,同时被另外一家优化还是很普遍的现象,没看到前一家设计院多么不自在,心态放开点,只要对项目好,被优化有啥不可以的,毕竟谁都不能做到100分,多一人帮助可以做的更好些。
From: http://blog.sina.com.cn/dmgingemdale
[ 本帖最后由 alaska 于 2012-3-29 09:5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