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撞坝而死 三峡大坝为什么不修建鱼梯
major256
major256 Lv.3
2006年09月29日 09:45:46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近日,网上流传--------三峡大坝阻断鱼类回流产卵通道中华鲟撞坝而死。   希望爱国,关心祖国的网友上书温家宝总理。   解决中华鲟撞坝而死问题很简单。   鱼梯-----------十三亿人没有想起三峡大坝建鱼梯????不可能吧????   这是五千年文化遗产。小鲁有阿Q。胡适有差不多。中国人就是凡事差不多的阿Q精神。   人家有水坝。我们也弄个水坝。人家设计深思熟虑,不敢好大喜功。中国人面子问题,十五年赶上美国。反正有问题,都是下一代,关人隐士。

近日,网上流传--------三峡大坝阻断鱼类回流产卵通道中华鲟撞坝而死。

  希望爱国,关心祖国的网友上书温家宝总理。

  解决中华鲟撞坝而死问题很简单。

  鱼梯-----------十三亿人没有想起三峡大坝建鱼梯????不可能吧????

  这是五千年文化遗产。小鲁有阿Q。胡适有差不多。中国人就是凡事差不多的阿Q精神。

  人家有水坝。我们也弄个水坝。人家设计深思熟虑,不敢好大喜功。中国人面子问题,十五年赶上美国。反正有问题,都是下一代,关人隐士。

  堂堂五千年文化,建做一个全世界最大三峡水坝,忘记河里有生物?

  三峡大坝设计工程师不知道水坝旁一定要建做"水梯"?

  懒惰?没问题,派间牒,特务去美国偷回来。水坝结构,在美国不是秘密,上网可川查出來。

  眼看还未夠二百年历史,却没有文化的美国,西北哥倫比亞河有一条水坝邦威水坝(BonnevilleDam)。是上世纪二零年代经济萧条时建做。1938年完成。当时美国人已知道如何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回流的鱼羣。美国人发明了"水梯"。"水梯"功能是让诃里生物爬过水坝。穿梭上下游。原理其实与水闸相同,只不过"水梯"常开。

  "鱼梯"。水坝一定一有,在美国是联邦法例。

  邦威水坝(BonnevilleDam),这儿的展览馆对于哥伦比亚河的零零总总,有详尽的介绍。例如,展示各式各样的老船只及船上用具,介绍栖息在河里的动物生态,说明整个河谷的演化过程(包含天然及人为的都有),藉由实物或模拟展示,非常的有教育意义。邦威水坝的整体设计,除了可供发电及船舶通航外,为了体贴回流的鱼羣,特别设置有经过设计的鱼梯,以避免破坏生态。此外,渔业研究所在这儿的鱼卵孵化及养殖池,也让小朋友们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八十年前"鱼梯"设计图。

  留心鱼梯----FishLadder位置


1159495432030.jpg


1159495432063.jpg

免费打赏
major256
2006年09月29日 09:46:41
2楼
三峡大坝蓄水以来,长江鱼类的生存和繁衍仍面临考验。大坝阻断了鱼类回流产卵的通道,造成不少逆流而上产卵的鱼类撞坝而亡。而长江珍稀水生动物白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江豚和胭脂鱼等,数量更是明显减少,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华鲟数量更由过去每年五千条减至三百条。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湖北宜昌的中华鲟研究所主任刘灯红介绍说,三峡蓄水成库将影响到白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江豚和胭脂鱼等六种国家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刘灯红说,自2003年三峡大坝下闸蓄水以来,长江水温有所下降,泥沙量逐渐减少,河流周年径流量改变。在夏季泄洪时,江水中的氧气、氮气等气体含量发生变化,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泄洪越多的年份,对鱼类的影响越大。由于“变江为湖”,许多适合急流生长的鱼逐渐向上游迁移,进而改变了鱼类种群的结构。

  据悉,最重要的是,葛洲坝、三峡大坝的建设,阻断了鱼类洄流产卵的通道,造成不少逆流而上产卵的鱼类撞坝而亡。据了解,中华鲟的生存空间已由原来的八百公里江段16个不同区域压缩到一个面积狭小的区域,而其群体数量也从过去每年三千至五千尾左右,减少到现在的不足三百尾。

  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魏卓博士也表示,三峡刚开始蓄水时,洞庭湖的水位下降一至两米,目前水位已下降至五米,很多小支流出现干旱、断流,渔业资源越来越少。加上今年出现少有的汛期干旱,很多水域的渔民现在已经很难打到鱼。以前鄱阳湖到处都是刀鲚,现在已经难觅踪迹。

  专家们呼吁有关部门除加大资金投入外,还应在长江沿岸再多建鱼类自然保护区,加强珍稀鱼类的繁殖保护工作。此外,在水库调度时要考虑生态调度,尽可能减小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的影响。

回复
zjd1996
2006年09月29日 10:49:21
3楼
鱼往上游去也没活路啊,金沙江上面又建了向家坝和溪洛渡电站.
回复
fxs5385929
2006年09月29日 10:53:10
4楼
你们屡次发表如此的言论,无非是想偏低别人,自己成名。
年轻人,还是走正道吧
回复
jts3
2006年09月29日 11:05:02
5楼
死了好 死了可以烧鱼吃
回复
lookingfor666
2006年09月29日 11:14:52
6楼
我觉得楼主这么说一点都不过分,矫枉过正嘛!对与很多失败的例子,完全可以夸张一点,露骨一点,才能有作用的.
堂堂大三峡工程,大批的专家几十年的努力,竟然没有考虑清楚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影响,有无搞错啊!!!不会吧!!!
回复
major256
2006年09月29日 11:35:59
7楼

强烈反对这位网友的观点,怎么叫走正道呢,我感觉我就是在走正道,而这位网友走的也是“政道”,所以我们道不同而不相某也。
我想说,只有在群众的监督下,我们的政府才会有更大的成就,如果每个人都像fxs5385929这位网友那样的走“政道”,我们的祖国还会有希望吗,那不就是以前的“东亚病夫”。
言语过重,请见谅。
发此贴目的就是让三峡更加完美,让后来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将来在设计大坝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考虑到这些,那就是本帖的目的所在。
回复
yelowcow
2006年09月29日 12:26:42
8楼
如果真有此事,那就太丢脸了,太丢人了。设计者操者**专家,却忘了设鱼道,可想而知。实在夸张。这就是专家。

还有,xs5385929,你小子是不是在三峡里吃了钱的,居然说这种话。

回复
dunxinchun
2006年09月29日 14:34:30
9楼
其实修葛洲坝的时候就有这种问题,宜昌的中华鲟研究所早就人工繁育出中华鲟,好多地方也开始人工养殖,想必三峡的设计者不会不知道这些吧,可能有他们自己的思路!
回复
curthber
2006年09月29日 14:42:13
10楼
鱼坝,以前没有听说过!
难道那些专家和我一样的孤陋寡闻?
只为自己设船闸,干嘛不考虑其他大自然的生物呢,人类太自私了
回复
xiao_jihui
2006年09月29日 15:30:25
11楼
怎么会不晓得呢,水工设计上就专门有“鱼道”建筑物,就是为了生物的迁移现象,只是好多建筑物不重视,设计时就没做罢了,你说别人不晓得,那是乱说!
不过是严重影响了生态!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