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众多震害调查报告指出多数建筑物由于柱铰机制破坏而倒塌,未出现“强柱弱梁”的梁铰机制破坏,主要原因,比较一致的认为计算梁时未考虑楼板的作用,等等,还有其他。 震害调查报告很多,不一定都看的过来,但未见到这样一个原因:软件在“强柱弱梁”的计算方面未执行抗震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6.2.2条指出: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
汶川地震后众多震害调查报告指出多数建筑物由于柱铰机制破坏而倒塌,未出现“强柱弱梁”的梁铰机制破坏,主要原因,比较一致的认为计算梁时未考虑楼板的作用,等等,还有其他。
震害调查报告很多,不一定都看的过来,但未见到这样一个原因:
软件在“强柱弱梁”的计算方面未执行抗震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6.2.2条指出: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
∑Mc=ηc∑Mb (6.2.2-1)
……
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按上述条文规定条件讨论,我们的软件仅仅是将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直接乘上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未按式(6.2.2-1)进行计算,给“强柱弱梁”打了折扣,我们的设计已是“强梁弱柱”,地震中多数建筑物由于柱铰机制破坏而倒塌就不足为怪了。
22楼
软件仅做了
∑Mc=ηc∑M`
,
∑M`为调整前柱端弯矩之和,如果所有工况都是
∑Mc 〉∑Mb ,可以就此结束。否则,剩余工况还必须按式(6.2.2-1)计算,最终选配筋大者。
回复
23楼
据不可靠统计汶川地震倒塌的建筑80%未经软件计算,手工计算绘图的多,那时候还没用上计算机软件呢,只能说抗震理论在不断进步!!
回复
24楼
回复
25楼
梁弯矩条幅大一点难道不好吗?
回复
26楼
首次提出“强柱弱梁”概念设计的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89,是1989年的事。这项工作几乎不可能手算,我们不讨论手算,但规范要求“所有计算机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那个时候结构,电算的少,现在已无手算的了。
回复
27楼
说软件没有考虑,肯定是不对的。你有没有核过? 拿出一个梁、或者柱子的控制弯矩,你去查查,都是考虑的了。
另外,你的题目搞得很神秘,其实华而不实,建议版主不要置顶这样的帖子。没有意义。
回复
28楼
我有个疑问:用Mc1与Mc2区分一下,令∑Mc1=ηc∑M`,∑M`为调整前柱端弯矩之和(软件做法),令∑Mc2=ηc∑Mb(规范做法)。
若有∑Mc1>∑Mb ,可以就此结束。否则,剩余工况还必须按∑Mc2=ηc∑Mb计算,最终选配筋大者。楼主现在是这个意思。
也就是说,楼主认为,∑Mc1>∑Mb不一定能成立,有可能∑Mc1小于等于∑Mb。那就是说ηc∑M`小于等于∑Mb(式中ηc>1),即∑M`<∑Mb,那这个节点不就是不平衡了么?还是说这就是CQC以后节点内力不平衡的结果?
[
本帖最后由 arthur3527 于 2012-2-22 17:07 编辑 ]
回复
29楼
按弹性计算的话,内力没调整前节点应该是平衡的,所以软件现在直接把系数乘上柱端弯矩我认为是可行的,在弹性计算阶段不存在楼主所说的情况。
回复
30楼
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
回复
31楼
楼主是怎么知道软件是这么计算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