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为什么高(彻底/透彻/精辟)
林熊猫
林熊猫 Lv.9
2006年09月03日 19:16:36
来自于行业脉动
只看楼主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如此精辟的的文章,与大家共享,如果大家耐心看完,一定会收获不少.: 我也相信国内房价未来还要涨,因为GDP在增长嘛。在未来十到二十年里,GDP如何还保持目前的8%的增速,那过9年GDP总量将翻番,到第19年时GDP将再次翻番。与之相对应,房价水平肯定是要往上走的,2020年的房价是现在2倍高,一点都不奇怪。      但是,这不能成为此番房地产泡沫不能回调的理由。因为至少从统计数字上看,过去5年的GDP都保持在7、8%,为什么股市还会从2000多点跌去一半呢?答曰:制度缺失、结构失衡、超作过度、透支概念……而这些问题在过去几年的房地产市场上同样存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如此精辟的的文章,与大家共享,如果大家耐心看完,一定会收获不少.:

我也相信国内房价未来还要涨,因为GDP在增长嘛。在未来十到二十年里,GDP如何还保持目前的8%的增速,那过9年GDP总量将翻番,到第19年时GDP将再次翻番。与之相对应,房价水平肯定是要往上走的,2020年的房价是现在2倍高,一点都不奇怪。
    
  但是,这不能成为此番房地产泡沫不能回调的理由。因为至少从统计数字上看,过去5年的GDP都保持在7、8%,为什么股市还会从2000多点跌去一半呢?答曰:制度缺失、结构失衡、超作过度、透支概念……而这些问题在过去几年的房地产市场上同样存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也就是说,即使远期价格水平还会上升,但眼前的这道坎却是越来越难跨了。打个比方说,远处的珠穆朗玛之巅固然令人向往,但在你攀上去之前,却要面对高低起伏的沟沟坎坎、深壑陷阱,很多人可能还没等熬到半山腰就“牺牲”了。所以这种拿天边彩虹的美景来忽悠眼前人的,多半是引你下套呢。虽然我们坚信只要中国股市存在,股值在未来是有机会达到1万点的,但这并不妨碍眼下股市上的哀鸿遍野。
    
  楼市的道理也是相通的。不要看到现在市场气氛如此高涨,那是因为楼市价格目前还在涨,在赚钱效应的鼓舞下,无论是炒家还是自住客,大家的信心都无比坚挺,没有人会相信楼价会跌。但这种赚钱效应是必须依赖于5%以上的房价增长的,一旦这种增长不能持续,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大家心里都会发毛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想要通过宏观调控让楼市维持在持平、小幅增长的水平上,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涨幅大了,无房阶层不答应,涨幅小了,投资阶层不高兴。政府就如同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
   
  这能怪谁呢?只能怪中央政府在03年看到楼市过热的苗头,却不赶快采取有力措施,延误了最佳的调控时机。就如同汇率调控的最佳时机也延误了一样。而地方政府更是要轧干楼市的每一滴油水。再加上在技术创新乏力、经济缺乏增长点、投资渠道狭窄等因素,社会资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就不可避免了。
  
  这时候无房空军为什么最佳的策略就是观望呢?因为你已经错过了房价收入比尚在良性区间的阶段,现在入市无疑是接炒家的盘不说,更大的问题在于酿就了自己未来几十年的财务风险。房价收入比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数字,它是衡量一个家庭财务平衡状况的一个标尺,如果这个比例太离谱,就意味着你在透支未来。当然要是只要住在自己的大房子里,宁可天天吃咸菜也愿意,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理性空军看空时下楼市,除了价格因素,还有楼盘本身结构扭曲的问题。户型完全不适用、地段过于偏远、配套在近期难以改善、房屋质量存在隐患,等等,每一样都够你受的。难道只有等这些问题都落在你头上了,你才会注意它吗?难道前面已买房人的教训还不够令人警醒吗?
    
  理性空军现在不买房,并不等于永远不买房。就象我至今不投资股市,不代表未来股市的根子正了后,我仍然不投资,不代表未来可以投资海外市场了,我也仍然选择把钱存在四大国有银行里拿低利息。着什么急呀,2006年底金融就放开了,我们有充足的信心在未来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投资渠道。改革开放的好处是什么?你垄断的行业不是不思进取吗?到时候会有人逼着你进取的,在其他竞争领域我们不是已经享受到这个好处了吗?除非改革开放到此为止,从此再闭关锁国!
   
  从财务安排上,空军租房住、或是翻新一下家里的老房子住,短期看也没什么不好。未来竞争这么激烈,把自己搞得那么娇气有什么好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社会的年轻人一天到头都想着怎么赶快享受,这人就没什么大出息,这社会的前途就更可悲。国家舆论近些年在倡导良性社会风气方面也没起什么好作用,这也是为什么韩国、新加坡看轻中国的重要原因。
   
  而且空军还要感谢多军,他们有实力、扛风险能力比你强,把需求弄得旺旺的,开发商、银行投资建房的劲头也足。多盖些房子总不不盖好啊,空军租房还多些选择呢。
  
  你想想,一套房子多军买下来,押上首付,还有可能借了钱,每月供上几千块钱,物业费啥的都张罗着,房子也都装修好了,连家具家电都是新的,就等着你来住了。你一个月也就付个几千块钱,就舒舒服服地住着了。房子出了质量问题你不用担心,要换物业公司你不用操心,你要换了工作搬了家,业主还得接着张罗下家,你只要招呼一声搬家公司就行了,你不是很轻省吗?
   
  当然你会抱怨房子不能按你的意思装修,那你租的时候尽量找一家满足你品位装修的房子啊?再说现在的潮流都是轻装修、重装饰,谁还把自己的五斗橱都装修到墙上去啊?房东的装修品位靠不住,就只租那种四面落白的,全套家具自己配,大不了墙上贴点墙纸,房间里多些装饰品。房子嘛,就是客厅里的沙发加家庭影院、卧室里的双人床、再加厨房里的组合厨具和卫生间里的澡盆,别的再装修出个花来,过几年你还不看烦了?
  
  迎着不断高企的房价,多军们省吃俭用供下房子,自己不住把崭新的房子让给你,租价还越来越称心如意,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当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多军就是这个房价疯狂的时代最可爱的人。空军们要是还不满意,一定不肯租多军们手里越来越多的房子,还要有别的想法,简直是有点不厚道了,哈哈
免费打赏
林熊猫
2006年09月03日 19:17:01
2楼
人们在购房时,是很容易产生价格遗忘的。回顾过去几年人们购房心理的变化,可能同一地段的房子在2000年时3000元都卖不动;到2002年时变4000元了,买的人还觉得压力很大;2004年时变5000元了,人们反而觉得便宜了,赶快抢;到2005年底涨到6000以上了,人们觉得别无选择,再不买,连这样的房子都没有了!
  
  实际上至少在过去的5年内,人们的实际平均收入水平并没有发生象房价这么高的涨幅,但为什么购房心理却从无动于衷转向了恐慌式抢购了呢?我认为主要是几年里市场持续的炒作、拉升,把越来越多的人拉进场,但供应上却采取售控、捂盘、饥饿式供地、土地拖后开发等手法,始终调着人们的胃口,牵着购房者的鼻子走。
  
  其实只要对炒作不加以釜底抽薪的打击,任何常规的调控措施都是表面文章,甚至是火上浇油。建国初投机倒把盛行,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被奸商囤积,如果当时仅仅是采取提高交易税费的调控手段,投机倒把之风能压下去吗?打击投机倒把,必然是要对投机奸商直接打击,该抓的抓、该罚的罚,抓住一个就罚个倾家荡产,看谁还敢囤积居奇。这就是郎咸平所说的乱世用重典的含义,你跟他温情脉脉,就是对奸商的仁慈,对老百姓的残忍。
  
  反观现在的房地产调控,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央行、发改委、国税总局这些部门都跳出来了,但都是基于部门利益考虑,说是调控,压根就没考虑从根子上解决投机倒把。很多网友说的对,用提高利息、收物业税、收交易税、收二手房转让税、购房实名制等这些手段去抑制炒房,最后肯定还是转嫁到最终居住者身上。你见过政府打击票贩子、打击贩毒是通过征交易税来实现的吗?
  
  现在的房产投机往好听里说叫炒作,往难听里说就叫投机倒把。其他部门也要发挥作用,但真正缺的是工商局出来吊销执照、公安局抓查经济犯罪这样直接打击病灶的手法。投机倒把者在囤积居奇呢,你这时候弄什么交易税,有没有作用?当然有作用,把投机倒把者和普通老百姓一起收拾了。就相当于胃里长瘤子却全身用化疗,瘤子可能也杀死了,健康细胞也不剩什么了。真想治病,就该直接开膛破肚,那儿是病灶直接切除,不留后患。
  
  说到这儿会有人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嘛,买房卖房都是经济主体的自主行为,政府不能过度干预嘛!这正好是中了投机倒把者的招了,以保护市场发展为由抵制政府监管。其实即使是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对于要素市场也不是完全放任的,在这一点上,倡导自由市场经济的人又是把经念歪了。要说自由市场经济,毒品不也是有供有求嘛,为什么要置于监管之下呢?
  
  回到房地产的价格遗忘上来。其实在2002年底、2003年初,部分城市的房价就已经高于当地的房价收入比好多,以呈过热态势,但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监管措施,房价自由涨上去了。这时候就没有人关心房价收入比这样的基本支撑面了,而是完全从升值赚钱、现在不买过一回儿更贵的角度看问题,对畸高的房价渐渐认为是合理的了。
  
  本人是2004年十一之后才开始看房子,当时北京东四环附近的房价正好比现在便宜1000-2000块钱,但从个人未来工作、生活的角度考虑,我觉得当时的房价就已经不是合适的性价比了,而且房屋质量和周遍配套都不满意,所以看了很多处房子都没有买。象我有同学2000年就在这一区域买了房,现在周边房价都快翻番了,但他唯一的念头就是抽时机把房子卖了,好到城里买套小的。因为已经5、6年了,开发商承诺的幼儿园、小学一直没影,而他的小孩马上要上幼儿园了。
  
  我以前曾经在帖子里谈过未来理想的房地产市场,我认为在这一波房地产的疯狂之后,房地产是会回归理性的。只要在理性的市场框架之下,即使房价并不低多少,但购房者的权益能够得到更多保证,而不是象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这个理性市场没有到了之前,我不会出手的,因为现在不买房,生活条件也很好,为什么一定要为了一个行将过时的“房子必须买”的传统观念,而去担那么大的财务风险,换来的却未必是生活质量的提升呢?

回复
林熊猫
2006年09月03日 19:17:21
3楼
别的城市不了解情况,在北京这种房东只会越来越多了。当然刚交房的新房房东肯定要矜持一段时间,梦想着能租给高级白领、最好是老外。月供3000以上的,期望每个月怎么着也得收个4、5千租金吧?如果租给老外,即使租个1000美金,不也赚翻了?
  
  但现实是,除了人脉广泛、能拉到优质租客的少数楼盘、少数房东,大多数档次不高不低、地段谈不上得天独厚的房子将面临饥一顿、饱一顿的局面。租金定得越高,因找不到租客而形成的空置期就越长,这样就造成即使能拿到超过月供的租金,也会在总收益上被拉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中档住宅面临着年代更老一些住宅的直接挤压,租2000以下将大亏,租3000以上就面临客源收缩的局面。因为租客能支付的租金是呈金字塔结构的,大家都想着租给金字塔高处的人,却没想明白金字塔高处的人还看不上你的房子呢,还有一堆档次比你高的公寓在嗷嗷待哺呢。
  
  而一旦住宅过了3、5年后,没有良好的物业保养,以北京的气候绝对就跟旧房子区别很小,租金下调的压力就更大。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分析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专业的租赁管理,是需要严密的市场调查、成熟的客源管理及维护服务的,而这些对于个人房东来说,无疑是很难的。我认识的朋友里因为做房东而苦恼的,绝对不比因为买房而苦恼的人少。买得起房的人怎么也都算是体面的人物了,整天为了租房子而跟各色人等砍价,赚得真是“辛苦钱”。
  
  把房子交给中介同样不让你省心,中介也不是吃素的,既然你把房子做代理,就说明你自己不愿揽了,中介在租价上的杀价能力绝对让你肉疼。我曾经就同样的房子分别问过房东和中介,结果从中介那里拿到的价格比我自己砍得都好,而且租金高的房子中介费还得房东掏。
  
  而随着住宅一级市场越来越不好做,相信会有很多地产商会在未来转型做普通住宅的开发与直租业务。目前由物业直接进行租赁服务的多是高档公寓项目,而未来一定会有普通住宅项目是用来租而不是用来卖。象万科不就提出要做廉租房生意吗?既然廉租房都可以做,中档住宅的直租业务为什么就不能做呢?
  
  由此我们可以想想,未来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住宅租赁连锁机构,我们姑且叫他“平民公寓”。它们在城市的各个区域都建有标准化、连锁化管理的普通住宅项目,租户可享受到不低于“如家快捷酒店”的物业服务,而付出的租金水平仅与市场上租赁普通住宅相当。如果你在城市内换了工作地点,可以随时搬到其它的连锁公寓去。
  
  这样的“平民公寓”一旦建成,肯定会受到达不到廉租房标准的年轻白领一族的欢迎,因为他们未来在职场上面临的变化最大,过早地把住房定死反而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这个群体能够提供的租金水平,也绝对不会低。而且这还是可持续的业务,不象房地产一级市场,卖完一次就完了,项目公司也就解散了。
  
  虚火的楼市,挤压着人们的神经,但同时也为催生新的房地产服务模式提供了推动力。穷则思变,对于有志于在房地产领域长期发展的地产商来说,在“后地产时代”走集约化、向服务转型,肯定是大势所趋。如果地产商的群体都是捞完钱就走的货色,那不仅是中国楼市的悲哀,也是地产界的悲哀!

回复
林熊猫
2006年09月03日 19:17:42
4楼
楼主分析得不错,量力而行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只是有一点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能天天上网在天涯这里掰持楼市走向的,大致还算是知识水平不错的,如果不是职业炒家,大致对风险、利益这些东西考量得多一些,但我们这些人在楼市上绝不占主体,占主体的可能反而是那些从来不上网的家庭妇女、街道大妈们。
    
    我相信真正职业的炒家应该不会把自己置于潮水即将退去的滩头上,等待日头曝晒,而应该早就获利了结了。而现在手上有房子的,除了自住需求,还会有很多是投资&投机的骑墙派,他们是真正羊群效应的追随者。
    
    如果有人敢出来说每一个投资者都是理性的,都能赚到钱,那就简直对投资行为太不了解了,因为投资的永恒规律就是只会少部分赚钱,大部分人亏,大部分亏的钱再扣掉相应的交易成本、浪费,就等于少部分人赚的钱。因为房地产市场并不是一个价值创造市场,而仅是财富在不同人群中的重新分配而已。
    
    还是那句已被说滥的话,当门口看大门的都知道一个东西赚钱时,大家赔钱的日子就不远了。因为超过80%的跟风者不吐血的话,那20%的精英怎么把钱挣到手呢?这钱肯定是国内的后进入者、市场跟随者掏,你不可能让巴基斯坦人民来掏吧?
    
    这也是为什么我告诫早些年没入市的空军,一定要慎重的原因。已经没赶上上升期了,什么时候到顶不知道,面对这么巨大的风险,观望一会儿有什么不好?如果楼市未来仍然持续上涨,远离你的购买力而去,说明你本身在这个城市不具备竞争力,赶快考虑到其他城市谋发展吧,你要是强努着在这个城市买了房,那未来的日子可更够你受的;如果你的社会竞争力足够高,即使房价随GDP的增幅而涨,你在未来仍然随时可以买到房,而且未来的房子质量只能更好。
    
    国内还没有哪一个城市达到了城市用地的绝对饱和,就象美国、加拿大那样,建筑设计师都要下岗了。现在所谓的土地紧缺,一是政府控制,二是拆迁机制有问题,难以再按现在的游戏规则推进了而已,可以改造的城区不多的是吗?
    
    有位网友提到,未来房价走势是沿一个向上倾斜的轴而震荡的正弦波,这没错,但这个长期向上的趋势是建立在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面上的。只要市场是理性的,在每一个正弦波的区域,居民收入也相应提升才行,从而保持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否则,就是在透支购买力,挤压正常的需求,内需被掏空了,未来的经济增长更是会成为空中楼阁。而不幸的是,这正是时下正在发生的事,这也是我之所以看空眼下楼市的原因。
    
    总之,未来房价的走势一定要以经济增长、居民平均收入这些基本面为支撑,如果脱离了这些基本面而空谈涨价,那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卖楼的人要忽悠你,肯定说今天不买,未来借着涨,按这个逻辑,你应该现在就把儿子、孙子辈的房子都买好了,否则等他们出世的时候,楼价不是更高吗?(实际上还真有人给儿子买房,只是不知道等他儿子成家时,还瞧不瞧得上他老爹辛辛苦苦给他囤的房^_^)
回复
林熊猫
2006年09月03日 19:18:08
5楼
我在首帖里就说了,我的意思并不是鼓励大家一辈子不买房,而是在目前多空力量甚嚣尘上、未来形势很不明朗的情况下,还没有买房的空军如果不是经济实力特别强,大可不必趟这个混水。
  
  我反复讲的道理,也无非是让这些迈出购房这只脚就是透支未来的人,不要盲目往人家设下的陷阱里跳,这些是可以劝说你自己以及你的女(男)友保持理性、避免头脑发热的理由。
  
  有人形容现在买房就象“49年加入国民党”,但你去找每一个49年加入国民党的人问,可能没几个会知道国民党的江山会倒、会在什么时候倒?未来确实是那么的不可知。
  
  至于哪个多军不愿意为人民服务,那是他自己的事,跟人民币过不去的人,那人民肯定拿到没办法。不排除有多军会这么想,可惜的是没办法影响市场整体。我见过太多的空关房,但这不能阻止租金下滑的趋势。对于连租金和房价涨势形成“剪刀差”这样的明显问题都视而不见的人,我只能祝他在发财路上一路走好了。

回复
林熊猫
2006年09月03日 19:18:25
6楼
北京近期爆出好几件因拆迁而造成的恶性事故,在开发商、利益部门的利益面前,人命显得那样的不值钱。这还是在明令禁止野蛮拆迁之后,开发商已经找到了绕过这个法令的办法,那就是过了拆迁期限,就对钉子户进行起诉,由法院去强制执行。这下好了,你不走就是违法,要是反抗就是抗法,就怪不得我野蛮啦!
  
  北京为了奥运的形象工程,要在今明两年完成上百个城中村的拆迁改造,任务将是相当艰巨,又不知将酿成多少血案了。现在的拆迁方式是各方多输的,强势的利益集团必然侵犯弱势群体的利益,就是郎咸平所说的,没有法制公平的社会必然出现的大欺小、强凌弱。而要改变旧城区拆迁的恶性局面,必须走新的路,本人曾经在以前的帖子中论述过变多输为多赢的拆迁方式,虽然在目前政府强权的格局下有些理想化,但不改变这种局面,嗜血的房地产就会进一步危及政府的民意基础。
  
  很多人在分析近几年的刚需时,没有进行过实证调查,或是在混淆概念,将强劲的需求归结为结婚刚需、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海内外的强大购买力等等。其实在这几年里,除了银行按揭放大了人们短期的购买力之外,还有一个为楼市注入兴奋剂的因素就是拆迁。
  
  直到现在,虽然很多城市有拆迁面积的统计,但对由于拆迁而引发的购房需求究竟占总购房需求的多大比例,却很少有人统计过。我不是业内人士,看不到实际的数据,但就以在北京观察到的情况来判断,这个比例绝不是个小数字。
  
  如果没有拆迁,很多北京普通市民甚至根本不具备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能力,但一旦被拆迁,不管是折房子还是折钱,还是给房子的同时还给钱,平均月工资仅千元左右的老居民的购买力一下子被放大不少,谨慎者选择了四、五环外的经济适用房、中低价房,而折款多又敢于冒险者则加入了购房做房东或投机的队伍。这就是为什么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并不高,却能支撑不断攀升的房价,并使房价收入比完全脱离其合理区间。
  
  在现在的拆迁模式下,房价越来越高,给拆迁户的补偿也水涨船高,城市改造的难度不断加大。房价持续涨,拆迁户不要到足够的补偿,根本无法承受哪怕是中低价房,而对拆迁户的高额补偿,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由购房者来买单。近几年内购房者支付的房款,除落入地方财政的口袋,变成开发商的暴利、强权阶层的寻租黑金之外,还有很大一块就是作为城市拆迁的高昂补偿。今天的窟窿靠透支明天的购买力来维持,但有一天这个链条推不动了怎么办?
  
  拆迁链条的断裂,将不会是由政府拆不动了而引起,因为政府总有办法把你拆走,而将是由于最终购入房产者的资产收益恶化而引起。很多城区之所以宁可付出高额补偿也不安排回迁,就是为了在原有地皮上盖更高档的物业,赚取更高利润。但大家也看到了,除了个别黄金地段的物业是抢手货,总能维持高收益水平,其他很多一哄而上的项目缺乏基本的市场调研,必然在未来的经营中落败。业主不但要为物业付出高昂的购入成本,还要为未来的经营风险付出代价,这个结局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只是看什么时候爆发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又回到最初始的几个概念了,房价收入比和租售比,对商业物业来说,投资收益率以及租户企业的行业平均利润率,这些房产收益的来源。不看这些基本面而大谈什么房价上涨、高收益,无疑就跟炒股不看企业基本面,只谈涨跌一样,是在搏傻了。而投机搏傻的最终结局是不需要猜的,是铁打的经济规律,谁无视这个规律,最终就会受到惩罚,只是看撑多长时间了,所谓“不是不报、时辰为到”而已。
回复
林熊猫
2006年09月03日 19:18:45
7楼
回招架不住,在北京很多老公房叫价确实跟新房差不多,至少从单价上来说,同一区域5年以上和15年以上的二手房区别很小。当然具体成交价是多少我不太了解,因为没有直接买过。
  
  国内的房子是不带土地产权的,所以谈不上土地增值。叫价这么高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正常状态下,二手房价应该怎么得出。二手房的价值首先是居住使用价值,可以用房子存续期间租金的折现值来衡量。我们假设一个二手房还可以使用20年,每年租金收入是2万,折现值就是将未来每年可以收入的2万按平均资金收益率折现到现在的时点,由于未来的钱不如现在值钱,折现后要少于40万。
  
  房东拿来出租,房子的装修、维护费用要由房东出,房客是不负担的。而一旦房子由房东卖给房客,这个费用就转嫁给购房者了。所以对于真正的居住者来说,同样的房子买了住还是租了住,维护费用这笔钱是要算的。
  
  房子是越住越旧的,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未来二十年的租金水平是逐步降低的,因此房价折现值应该再做扣减。
  
  到20年时,房子不能再住,由于没有土地所有权,所以折旧残值为零。20年前付出的那笔购房款,到此就摊销完毕。由此可见,购买没有土地所有权的二手房,就等于是一次性付出全部的租金。唯一不同的是,你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进行装修,但同时要自己负担装修的费用。
  
  当然由于城市经济水平、物价水平的发展,以及城市交通、生活配套的不断完善,从长期看房地产是增值的。但这个增值的主体并不是居住价值的增值,而是级差地租水平的上升。级差地租水平的上升来源于政府财政投资对居住环境的改善,实际上是属于“地主”的。为什么时下不拥有地皮产权的“房东”也能通过拆迁等方式获得高额补偿呢?
  
  我的理解这是来源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双轨制。就如同过去很多领域曾经实行的双轨制一样,国内的老公房过去的价格并不是市场化的,比其实际价值要低。98年后进行住房改革时,国家选择将原国有房产的使用权低价卖给个人,本身就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员工低工资的一种补偿、一种福利,转到二手房市场时,要重新评估其市场价格,评估方法就是要参照上面的定价方式。
  
  在房地产由完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期,实际上是一个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就如同国有企业的转制改制一样,掌握旧体系下资源的阶层“近水楼台先得月”,必然瓜分到更多的利益。
  
  体现在拆迁上,政府由于要实现旧城改造任务,而要拆掉的房子原本是对计划经济体系下原有员工的福利补偿,所以必须进行货币或房产补偿。由于是密集的拆迁,同时外围房价不断攀升,拆迁户必然调高补偿预期,狮子大开口、会哭的孩子有糖吃,钉子户拿到的利益要更多。在这种游戏规则下,拆迁本身就成了房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但这种拆迁补偿方式仅是现阶段转轨期的特殊现象,在新市场体系下售出的商品房,已经按级差地租水平支付了土地出让金,房子70年的使用权也是清晰的(虽然几乎没有房子能住满70年),如果房子的土地出让金到期,续出让金则继续居住,不续出让金土地及上面的房子既被无偿收回。如果是中途拆迁,也完全可以按剩余的土地使用年限进行折价补偿,房东狮子大开口的机会不会很多。
  
  这就是中国土地共有体制的特殊性,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仅此一个案例,别无经验可循。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未来70年里土地制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只有天知道。
  
  其实目前拆迁补偿的游戏规则也越来越难以进行下去。要拆走一个社区,就必须支付足够高昂的拆迁补偿,拆迁补偿越高,未来建成新物业的价格就越高,导致下一个社区的拆迁就更难。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最后必然难以为继。因为现在的拆迁补偿款主要来源于银行资金支持下的新购房者支付的过高房价,以及各种税费。
  
  一定水平的房价和税费可以由未来的经济增长所消化,而不至于造成产业的扭曲,但过高的房价必然透支未来的消费和商住支付能力,造成居民消费支付能力和商务成本的上涨,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以及商业平均利润率水平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高房价就象癌瘤一样,正在轧干经济肌体的最后一滴血液,进一步恶化内需状况,使其他产业背上需求不足与固定投资成本过大两座大山。
  
  象最新爆出的消息是北京前门的拆迁费已涨到了两万七/平米,又肯定不可能盖高层建筑,未来落成建筑的高价可想而知。用寡头垄断的控制方法,价格肯定是可以炒上去的,买主也肯定找得到,大不了由银行来当冤大头。但问题是这样高价的物业有几个人能真正消费得起,做什么买卖能支付得起如此高昂的商业成本?估计也就贩毒、开小煤窑能行了。
  
  高房价对城市产业的挤压已经显现,关注投资成本的跨国企业开始从上海撤出,这对于上海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路子正在越走越窄,不关注基础产业而想通过房地产走经济增长捷径的做法,最终将被证明是饮鸩止渴。面对这样一个前景,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政府官员还能坐得住吗?

回复
林熊猫
2006年09月03日 19:19:02
8楼
拿香港、台湾、日本、美国等地作比不是很有说服力,首先香港、日本已发生过严重的因为投机造成的房地产泡沫,前车之鉴,距今并不遥远。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近几年持续的低利率,造成的房地产投资的热度虽然与国内比根本算不上疯狂,但就这样社会上下已很紧张了。
  
  说到商铺投资,过热是肯定的,北京的情况可以见媒体暴光出来的几个案例。具体过热到什么程度,这本需要国家统计部门、相关行业监管机构来做,只是这帮人在吃闲饭,数据和预警机制是没有的。
  
  投资商铺或者是做商铺经营,在前几年是发财之路,现在就是风险聚集之地了。最大的利润已被开发商攫取走了,大部分经营者是在为租金成本打工了。
  
  要问为什么压力这么大,商铺还到处开呢?我举几个例子。比如出租车行当,各地的出租车份钱都巨高,司机抛掉份钱,基本就剩点辛苦钱了,那为什么有人还争着去开出租车,答案是:如果不去开出租车,就更没得可干了。再比如搬家公司或是建筑工地,工作苦不苦?苦。收入低不低?低。由于缺乏工会、行业监管机构的约束,这些行当都成了资产所有者剥削工人血汗的工具了,基本等同于20世纪以前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状况,这个大家在中学教科书里都学过的。
  
  商铺也一样。北京如果没有上百万人,至少也有几十万人是在从事个体零售业的经营,经营状况如何呢?发财的少,争个辛苦钱的多。为什么还坚持做呢?不做这个别的更没办法了。这就是中国产业发展水平、劳动力水平、行业自律性的现实。就这样,还要通过不断提高房价,给这些个体商业勒上更紧的绳索。勒吧,中国老百姓没别的,任劳任怨的劲头那是世界第一的。不过中国老百姓不光勤劳,而且还勇敢呢。你别把他逼急了,逼到“失去的只会是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时,总有一天他会把这些瓶瓶罐罐砸烂。

回复
林熊猫
2006年09月03日 19:19:17
9楼
 看你也很熟悉股票投资,投资有风险的道理没错,但问题是现在的房地产从投资的角度已被描画成只赚不赔的买卖,这问题就大了。现在大家关注股票信息时都会留意一行小字:“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当然这个谨慎也不是开始就有的,是大家付出惨重的代价换来的。以房产投资远低于股票的流动性,积累的风险将更加难以消化,对经济的破坏性将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理性的人会致力于唱空的原因,如果大家都一路高歌猛进,你不觉得这个世界太疯狂而且太愚昧了吗?
  
  其实现在的好多房子就品质而论,即使打折优惠给我,我都不会买的,何必呢?我觉得有抱负的空军给房地产加以舆论的压力,不应该仅着眼于把房价打压下来拣套便宜房子,而是呼吁房地产业走上以消费者利益为导向,而不是以开发商、政府利益为导向,以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过把瘾就死,以各方共嬴、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为基础^_^,而不是成为加大贫富分化、恶化社会生存环境的吃人不吐骨头的怪兽。
  
  如果以上的理想不能实现,有良知的人就应该站出来呼吁。如果有一天连这样的人都没有了,这个社会就真的没有希望了。愿意移民的赶快移民,你将为生为中国人而羞耻!
回复
林熊猫
2006年09月03日 19:19:30
10楼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房租不低于月供的投资就是合适的绝对是个大陷阱。刚开始月供的新房,房租会表现出很强的月供刚性,因为月供是房东的心理底线。但实际上这个底线将是这样被打破的:以北京为例,房租高过3000的,就会面临空置期的威胁,不用多,按照平均的空置水平每年空置两个月,年租金收入就有低于月供的危险。
  
  房子变旧后,租金下调的压力更大。房东将面临两难选择,保持高房租,就要忍受长空置期,调低房租,就有跌破月供的危险。在这种两难中,房东的收益率持续降低,最终会在继续出租还是卖掉了结之间作出选择。
  
  对于不堪忍受打理出租房而想卖掉的房东来说,几年后将不幸地面临有同样想法的众多房东的竞争。而不够坚决的空军力量在这几年的高点已悉数入市,没有力量再接盘,省下的还没买房的都是铁杆的、理性的空军,他们未来面对更新设计、更新理念的新房,更不会愿意高价接次新房。一面是抛售恐慌,一面是接盘寥寥,房价难保不发生雪崩。
  
  我上面从基本面入手,描述的未来的市场走势。一个投机盛行的市场走这样的形态,其实历史上重演过无数回了。当然你能随便举出有赚了钱的例子,这并不奇怪。因为一个市场并不是大家都这么倒霉,总会有人赚得盘满钵满的,但可惜的是嗅觉灵敏一族比例不会超过20%,要不然就不符合二八法则,不叫市场经济了。

回复
林熊猫
2006年09月03日 19:20:01
11楼
不是我担心别人租不出去,是事实上随着房源增加,很多新房型并不适于出租,结果导致出租率下降、空置率趋高。我又不是房东,我替房东操的什么心?我在这里无非是给买不起房、努着买就会很痛苦的空军兄弟们提供点思路,别一棵数上吊死,买房子不是生活的全部,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动产,搭上未来的幸福。
  
  当然买不买房,这个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北京、上海乃至其他城市,所处的阶段都不同,我仅拣我最熟悉的北京发表点观感,也是仅供参考。觉得买房观念能转变的,那不妨观望看看。觉得实在跨不过这个坎的,那也没必要等,毕竟大把的房子还等着大家消化呢,多买点也算是为政府分忧了。
  
  无论买与不买,只要自己心中有数,将来就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只怕有很多人是连银行利率是会浮动的这样的常识都不了解,就进场了。这样的人经济实力雄厚倒也罢了,大不了就象你说的那样捂着呗,就怕是带着买彩票一般的赌博心理和人云亦云的盲从,投资决策又完全没有考虑到风险的承受能力,怕是迟早要出事的。其实网上论坛对实际市场的影响力很有限,大家在这里讨论的观点,真正冲杀在买房一线的大爷、大妈们是不知道的。
  
  至于即使被套了也不担心的,那我敬佩,做投资决策嘛,就得有点愿赌服输的精神。而且我承认有象山西小煤窑老板这样在北京、上海囤房子,压根也没打算投资的,有这个实力就买嘛,反正这房子本来也就是给富人盖的,给穷人盖房子的事还得看政府的。
  
  炒股不割肉,也没有什么值得大力提倡的,除非不懂得资金的时间价值,或者压根也没打算做其他的投资,套着也就套着了,都跑了股市还不真得垮了啊,就当是为国家经济改革做贡献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