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跨连拱隧道的施工过程模拟和测试分析
hulanxing
hulanxing Lv.2
2006年08月28日 16:22:49
只看楼主

论文简介: 本文以张(家口)--石(家庄)高速公路野狐岭1#隧道为例,对连拱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明确各开挖阶段的力学行为,并结合二次衬砌表面应变量测数据,以评价隧道结构受力状况,为施工提供参考。 附件名:20067271153964689066/20067271153964689066.htm 文件大小:9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论文简介:

本文以张(家口)--石(家庄)高速公路野狐岭1#隧道为例,对连拱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明确各开挖阶段的力学行为,并结合二次衬砌表面应变量测数据,以评价隧道结构受力状况,为施工提供参考。



附件名:20067271153964689066/20067271153964689066.htm

文件大小:9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免费打赏
hulanxing
2006年09月02日 20:09:27
2楼
多好的论文呀
回复
aiwa81
2006年09月02日 20:11:16
3楼
好呀,双跨连拱隧道还没有成熟的理论
回复
jinzhaoyang76
2006年09月19日 17:27:20
4楼
很好的论文啊!我现在正在做双联拱隧道,495米长,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
回复
dpingzhao
2006年10月29日 11:39:21
5楼
看了你的文章,但是我个人觉得从学术角度出发,作者应该将计算过程再明确一下,比如说你开挖后围岩应力的释放系数取的是多少?这个对你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然后才能以此为前提分析你的计算结构,另外施工开挖计算最关心的开挖后围岩塑性区范围问题该文中没有论述,可见仍需改进!
如果能上传计算命令流文件供大家讨论最好!
回复
zhou_jt
2007年02月24日 14:48:02
6楼
近年来,对双连拱隧道计算的有些热,这是好事!
如果论文中再增加些内容更好,仅仅是网格划分,其他全依赖ansys自动处理,似乎不可信。应力释放宜采用反转应力释放(邓肯-张)理论,需要多做些工作,或许作者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没有在文章中充分显示。
文章后半部分简单地将监测结果(而且是部分数据)进行比对,要想得出结论,有生拼硬凑的感觉。
批评的话多些,但总的来说,写得不错
回复
hulanxing
2009年06月06日 23:33:50
7楼
想念那个年代
回复
hulanxing
2009年06月06日 23:34:17
8楼
想念那个年代
回复
hulanxing
2009年06月06日 23:35:46
9楼
我老婆写的论文,我上传的。现在我们已经分了~
想念那个年代,想她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