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07年大专毕业就一直从事结构设计,由于单位比较小,没有师傅带,所以平时就都是自己去网上下载一些书自学,同时在论坛里多逛,所以所学到的东西有点杂。因为是在6度抗震区,所以在实际设计中都是按照抗震规范来执行。虽然都是多层,但是也会控制诸如 周期,位移,剪重比,刚重比,楼层抗剪承载力等指标。在控制这些指标的时候,我也是稍微放宽,比如楼层抗剪承载力规范是不宜小于0.8,我是调到0.7左右;周期的话,尽量让扭转周期出现在第三周期;位移比之类的,如果超过1.2,就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同时,对于建筑的整体性控制,我是尽量的周边的梁加大,中间的梁只要满足计算,配筋不超筋就可以,同时配筋的时候是上部负筋是按SATWE配筋结果配,下部筋则是放大1.1或者适当增加;柱子的话,在SATWE配筋结果上,我会刻意放大1.1倍或者加1 ~2的面积,满足强柱弱梁的概念-----------以上这些都是这几年设计的一种思路,有点杂碎,也是背景.
本人07年大专毕业就一直从事结构设计,由于单位比较小,没有师傅带,所以平时就都是自己去网上下载一些书自学,同时在论坛里多逛,所以所学到的东西有点杂。
因为是在6度抗震区,所以在实际设计中都是按照抗震规范来执行。虽然都是多层,但是也会控制诸如 周期,位移,剪重比,刚重比,楼层抗剪承载力等指标。在控制这些指标的时候,我也是稍微放宽,比如楼层抗剪承载力规范是不宜小于0.8,我是调到0.7左右;周期的话,尽量让扭转周期出现在第三周期;位移比之类的,如果超过1.2,就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同时,对于建筑的整体性控制,我是尽量的周边的梁加大,中间的梁只要满足计算,配筋不超筋就可以,同时配筋的时候是上部负筋是按SATWE配筋结果配,下部筋则是放大1.1或者适当增加;柱子的话,在SATWE配筋结果上,我会刻意放大1.1倍或者加1 ~2的面积,满足强柱弱梁的概念-----------以上这些都是这几年设计的一种思路,有点杂碎,也是背景.
最近单位来了新的总工,我做了一个项目给他审核,先交代下项目大致情况:3层厂房,6度抗震区,3类场地,柱网为6.0x8.5;底层层高7米,有吊车梁,且带局部夹层;上部层高4.5米,活载4.0。我在设计的时候,因为考虑楼层抗剪承载力,就把底层柱子截面设计为400x600,就这样,楼层抗剪承载力为0.7。但是总工说轴压比底层普遍在0.45~0.55左右,上部轴压比就更小,说太浪费,坚决要我把柱子改小。然后问我为什么做这么大柱子,我说我是考虑了楼层抗剪承载力等,所以就把截面尺寸加大,他就说我概念错误:一,6度区没有那么多的地震应力,所以不用考虑楼层抗剪承载力这些指标;二,才3层的房子,不用考虑那么多,又不是高层。然后我把边梁做成250x600,又说我做大了,我说我是刻意的把边梁加大,总工又说我概念错误,说这些是高层要考虑的,多层没必要。然后又说到柱子的配筋,我是在计算基础上放大了1.1,然后问我依据在哪里,我说这个是经验放大的,他说我乱搞。
--------------------以上就是我和新总工的冲突,我不知道我到底是哪里错了,或者说各位在面对6度区的时候,就不用考虑那么多的东西,如果普遍这样做,那确实是我想的多了。希望各位能多多讨论,给点建议,实在有点迷茫。
12楼
位移比,多层也要管。抗规的平面规则性要求,不是仅针对高层的。
回复
13楼
6度区可以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楼主你进行了地震作用计算,还自己刻意放大是没有道理的。刻意放大只有你考虑到模型里面与现实不符,才会局部放大。一般才三层的房子 柱子宜全部400X400
详抗规第六页3.1.2
你检查一下 荷载是否输大了
[
本帖最后由 stein8639 于 2012-1-6 10:21 编辑 ]
回复
14楼
你和你的总工应该换下位置
回复
15楼
3.1.2 鉴于6度设防的房屋建筑,其地震作用往往不属于结构设计的控制作用,为减少设计计算的工作量,本规范明确,6度设防时,除有明确规定的情况,其抗震设计可仅进行抗震措施的设计而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2001规范明确了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的区别。抗震构造措施中是抗震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本规范的目录中,可以看到一般规定、计算要点、抗震构造措施、设计要求等。其中在一般规定及计算要点中的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和变形)调整的规定均属于抗震措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简况(徐永基)。--------按以上说法,那么就是说抗震措施还是包含了内力调整等要点了。
但是地震作用计算不去计算是应该怎么进行去操作呢?地震加速度及抗震分组这些不用考虑么?还是其他的?
回复
16楼
混凝土比钢筋便宜吧?
回复
17楼
工业建筑柱网6x8.5,边梁做到250x600多正常的啊,这也争论,太过了吧。。。你们总工是不是从民用院调过来的哦,开发商的住宅楼做多了吧,民院的楼板恒荷载4.2,取到4.5都要被打回来。。。
其他的,我觉的你们总工说的还基本对,结构设计要求“出师有理”,每一个参数都需要由规范来支撑,多层建筑的控制参数没有高层那么严,执行抗规就行了,没必要全按高规走。。
另外体现“强柱弱梁”不是在施工图阶段人为的将配筋放大,而是在抗震计算措施中(抗震等级、特殊构件定义等)就已经考虑了这些系数,你再人为放大,过于保守,概念上也说不通。。。
楼主冷静下来,换位思考,多和总工探讨和交流,总工对的咱学习,错的咱知道就行了。。。嘿嘿
[
本帖最后由 gq112233 于 2012-1-6 16:47 编辑 ]
回复
18楼
老北川以前的设防烈度为8度,由于老北川比较贫穷,前些年改为7度,5.12大地震老北川的实际烈度为11度,震后老北川的设防烈度又改为8度.
所以说地震设防烈度的划分还没有达到"科学"这一概念,这也是抗震设计概念远重于抗震计算的原因之一!
回复
19楼
你还是不懂,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是有区别的。都按十二度设防安全了,钱呢?
回复
20楼
各位同仁们,如果概念设计只是加点筋,加点截面的话,那真是人人都可以做结构总工了
回复
21楼
对于你的问题,感同身受,在实际的工作中,我想大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对同样的知识点,大样的观点理解不一样 ,不过我认为,你的总工的出发点是好的。换位思考。我想能对你提出这么说,说明还是比较负责的。现在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会对你说那么的多的,换位思考。换个方式与你的总工沟通,我想事情会顺很多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