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pm中以主梁输入的次梁(下面所说的次梁都是指这类次梁),是与主梁刚接的,传递竖向力同时也传递弯矩和扭矩,而且采用tat计算时,程序默认以主梁输入的次梁为不调幅梁,个人感觉如果采用程序计算结果,次梁负筋偏大,底筋偏小。这样特别是对次梁和边框梁的节点不利,该节点嵌固有限,传递过多的扭矩对边框梁非常不利。 对于次梁被默认为不调幅梁,我也有些不解,以前的帖子中有网友提出强主梁弱次梁的提法,个人比较赞同。大三混凝土设计课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中,次梁是调幅的,相反主梁是不调幅的,书上说主梁是相对重要的受力构件,工程中一般按照弹性理论计算。tat中主梁都是默认0.85的调幅系数,为什么次梁就不调幅了呢?
对于次梁被默认为不调幅梁,我也有些不解,以前的帖子中有网友提出强主梁弱次梁的提法,个人比较赞同。大三混凝土设计课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中,次梁是调幅的,相反主梁是不调幅的,书上说主梁是相对重要的受力构件,工程中一般按照弹性理论计算。tat中主梁都是默认0.85的调幅系数,为什么次梁就不调幅了呢?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进行人工干预:对次梁端节点设成铰节点,中间节点不变,即令次梁接近于连续梁的计算模型,同时对其进行调幅,减少负筋,增加底筋。
不知道我这样的考虑是否妥当,请各位前辈指正,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