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调水方案引发巨大争议
watervip163
2006年07月27日 17:08:25
来自于工地图片
只看楼主

  一本“奇书”  至今仍在中央一些部委与研究机构中广泛传阅的《西藏之水救中国》,其实早在2005年12月就已引起很多人关注,这本书由二炮政治部原创作室主任李伶历时17年跟踪采写而成 此书所描述的“大西线工程”,投资达2000多亿元,由民间水利学研究者郭开提出,并多次引起激烈争论和质疑。  “尽管我们知道中央一直在关注这件事,但他们对这本书的反应速度还是超出我的意料。”朔天运河筹委会成员于招英向记者回忆。

  一本“奇书”

  至今仍在中央一些部委与研究机构中广泛传阅的《西藏之水救中国》,其实早在2005年12月就已引起很多人关注,这本书由二炮政治部原创作室主任李伶历时17年跟踪采写而成
此书所描述的“大西线工程”,投资达2000多亿元,由民间水利学研究者郭开提出,并多次引起激烈争论和质疑。

  “尽管我们知道中央一直在关注这件事,但他们对这本书的反应速度还是超出我的意料。”朔天运河筹委会成员于招英向记者回忆。

  曾在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任职的于招英,在2005年12月找到秘书局的一位老友推荐此书。但秘书局朋友的回答让她吃惊:“早知道了,我们还专门从书店买了,给中央领导一人一本。”

  原来,此书在此前一个月刚出版,首印的一万册基本被中央各部委买走,仅水利部就一次性买了一百本。

  韩守文则向记者回顾了送书给中央领导的过程与领导的反馈。

  现年七十余岁的韩守文曾在解放前做过邓小平及数位将军的机要秘书,他在十余年前也加入了朔天运河筹委会。

  今年1月21日,他通过机要渠道把此书送给有关领导。1月26日,领导身边工作人员回复他,书已送到领导手中。

  “2月4日,还在春节期间,国务院领导就批示水利部、发改委与南水北调办,研究书中介绍的‘大西线’设想。” 韩守文回忆。

  这本书在部队高层中的流传也极为广泛,这和朔天运河筹委会许多成员的从军背景直接相关。

  10余年前就支持“大西线工程”的原北京军区政委刘振华上将,年逾八十,用一个星期将书看完。“书写得太好了,我就给一些领导同志送过”。

  白发苍苍的刘振华在7月18日向记者介绍了这一送书过程。

  刘振华回忆,一位部队领导告诉刘振华:“这个意见(指大西线设想)有不同看法。”刘振华问:“不同看法的利弊是不是应该比较一下?”领导回答:“还需要以后再看。”

  中央政策研究室问策郭开

  不过早在出版这本书前,73岁的民间水利学家郭开已亲身感受到高层对“大西线”方案的关注。出书前的三个月, 2005年8月2日,他和于招英被中央政策研究室请去讨论“大西线”问题。

  郭开满头银发,眉毛胡子都是白的。他给记者的名片上有诸多头衔:

  朔天运河大西线创始发起人、总设计师;著作家、教授、经济师;中华朔天运河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朔天咨询开发公司董事长。

  据他介绍自己曾随四野打过仗在文革期间被关入牛棚,在牛棚的垃圾堆里发现了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的英文版《中国地理》,书中提出了西藏水系的“三大拐弯”理论。这让解放前在清华旁听水利专业课程的郭开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

  是否可以引雅鲁藏布江水,串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过阿坝分水岭入黄河,从而解决整个西北与华北缺水的问题?

  平反后,他开始请教从中科院到水利部的各路专家,为考察水系自费走遍大半个中国,他不断地修正初始想法。“还把许多人拉了进来。”

  十多年前,于招英就是这样被郭开拉过来,她从中央机关辞职后加入了朔天运河筹委会。

  8月2日那天,他俩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一位负责人相对而坐,另有研究室的3位司局长,6个人就“大西线”谈了3个多小时。

  郭开等人认为:大西线将是可以彻底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和沙漠治理的最大国土整治项目,是关系全国经济发展、社会改造的一件大事。大西线也是解决我国耕地、粮食及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出路之一,并且和国家战略安全问题直接相关。

  他认为大西线上马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日益成熟。23万铁道兵正枕戈以待,青藏铁路完工后可马上转向延伸线,将青藏铁路修至大西线起点朔玛滩为大西线铺平道路。

  8月19日,中央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告诉郭开,他已向中央领导汇报了8月2日的谈话内容,中央领导认为需要慎重论证。

  这次谈话后,中央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与郭开有了经常性的联系,郭开粗略一算,从去年8月到今年6月,他们就 “大西线”问题已商讨11次。

  记者向中央政策研究室的有关工作人员求证此事。该工作人员称,郭开对这件事非常热心:“从郭开方面讲,(他) 这么执著,动机是好的。从国家方面讲,会涉及多少年后的一个大布局,而且还有许多反对意见。反对意见涉及到投资问题、对环境的影响、供水量的问题。供水量达不到怎么办?投入大,产出小,不能成正比怎么办?许多问题还需要考虑。”

  这位官员提醒,要多听取反对方的意见。

1153991712035.jpg

免费打赏
阿志阿
2006年08月01日 12:54:39
22楼
这个想法有些先进!
到时会不会整个中国只有高原那一代可以住人拉?

不会吧
偶可喜欢平原的~~~
回复
yihao9836
2006年08月01日 16:38:02
23楼
三峡被一个造坝专家提出并被不清不白的建造是一个遗憾!大西线被一个民间专家提出胜算能有几分???
回复
wjx-fz
2006年08月01日 17:56:58
24楼
这么浩大的工程须论证再论证。如果“大西线工程”彻底解决中国的西北、华北地区荒漠化问题,其意义比三峡更大。
回复
shuaifengqi1975
2006年08月01日 21:12:52
25楼
我有一部分先传上来。
回复
fanguanghuaw
2006年08月01日 21:15:42
26楼
难度太大,不过对从事水利施工人员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好消息,现在只剩下雅鲁藏布江没有开发,水电事业还要继续兴旺若干年
回复
jie-1264
2006年08月02日 13:02:24
27楼
我认为应该先从根本上提高中国人的节水,节电意识,现在浪费太严重了!
回复
xp001
2006年08月02日 20:00:17
28楼
想法是大胆的,随着经济的强大,科技的发展,认为是的技术问题、,生态问题一个个都解决了。(此工程肯定要对雅鲁藏布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调水对改改善祖国其它地区的生态所产生的利益是否能抵得过对雅鲁藏布江的生态环境所产生影这个问题?)
回复
curthber
2006年08月03日 22:26:53
29楼
听了大家的不同见解,我也学到不少的知识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过,相信科技的进步最终能我们所利用的!
回复
wudamien
2006年08月03日 23:01:11
30楼
这位网友的意见很好,同意!
回复
yxw19800214
2006年08月04日 09:28:47
31楼
其实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就是设想与实现设想的过程,只要有设想,有朝一日总会实现,至少是向着哪个方向努力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