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梁楼盖跨中板带如何配筋
yyc5795y
yyc5795y Lv.9
2011年10月22日 10:01:44
只看楼主

1. 最近看到《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郁颜):无梁楼盖柱上板带(暗梁)按一般框架梁输入即可。楼板按柱轴线跨度计算,板简支或连续。即:无梁楼盖可以按正常的梁、板输入计算,不再需要进行有限元计算。2. 柱上板带配筋容易理解,将按照一般框架梁输入计算得到的配筋As分摊到柱上板带L/2范围内即可。 但是,按一般楼板(开间 L )计算完成后,楼板(宽度 L )的钢筋应如何分摊到跨中板带L/2上? 1)是将开间 L 范围内楼板配筋As 分摊到 跨中板带 L/2 ?

1. 最近看到《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郁颜):无梁楼盖柱上板带(暗梁)按一般框架梁输入即可。楼板按柱轴线跨度计算,板简支或连续。即:无梁楼盖可以按正常的梁、板输入计算,不再需要进行有限元计算。

2. 柱上板带配筋容易理解,将按照一般框架梁输入计算得到的配筋As分摊到柱上板带L/2范围内即可。
但是,按一般楼板(开间 L )计算完成后,楼板(宽度 L )的钢筋应如何分摊到跨中板带L/2上?
1)是将开间 L 范围内楼板配筋As 分摊到 跨中板带 L/2 ?
2)是将开间 L/2 范围内楼板配筋As 分摊到 跨中板带 L/2 ?

[ 本帖最后由 yyc5795y 于 2011-10-22 10:10 编辑 ]

QQ截图未命名.jpg

免费打赏
wanglq7953609
2011年10月22日 11:36:40
2楼
等代框架法吧。有相应的一个表的
回复
hosin_2001
2011年10月22日 13:43:24
3楼
Lz计算方法有误
PKPM中有SLABCAD这个模块可对无梁楼盖进行有限元分析
并非楼主说的按一般框架梁输入计算再分摊计算结果
有限元计算跨中板带的配筋结果可分摊到L/2宽度上去
回复
chenweiqiu88
2011年10月22日 18:11:26
4楼
沈蒲生《混凝凝土结构设计》很详细。
或者可参考无梁楼盖相关规范
回复
qq514807685
2011年10月22日 20:05:03
5楼

我很想知道这位心中
以前没有SLABCAD时老工程师是怎么设计的
别无梁楼盖出现的比SLABCAD早多了吧
回复
cj494280950
2011年10月22日 21:33:05
6楼
正好我也遇到这个问题...
回复
liyong519912
2011年10月23日 08:18:40
7楼
还没遇到过,来学习下,以便以后遇上手足无措,期待高手解疑
回复
nixuebin12345
2011年10月23日 10:13:30
8楼
柱间板带应无明确的计算方法,它是等带框架的副属计算,传力不是很清晰,《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郁颜)的算法是否有错?
回复
scjkyzp
2011年10月23日 18:20:24
9楼
无梁楼盖在计算结构整体计算如侧移时,可以按lz的说法,在楼板配筋时,应按板柱的方式配置,即每一方向都应能够承担全部竖向荷载作用。
回复
asu23
2011年10月23日 23:14:34
10楼
楼主的基本概念还有点混乱,
一开始就看这本书并不全面,
建议先看看朱聘儒老先生的《双向板无梁楼盖》。
回复
gaoxn
2011年10月24日 08:55:50
11楼
楼主所说的是无梁楼盖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适用,并不是万能的。楼主所提问题概念不清。
图片中有一句话“采用暗梁的概念,理论明确,灵活实用,是最好的设计方法”。不知道此话出自何处。本人对此持严重的反对意见。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