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中国人,你知道天干与地支吗?
hhzjxss
hhzjxss Lv.12
2006年07月24日 08:59:30
来自于招标投标
只看楼主

所谓干支,就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即甲、乙、丙、了、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十天干的单数和十二地支的单数、十天干的复数和十二地支的复数,按次序相配,可构成六十组合,周而复始,分别用来记录年月日的次序,叫做干支纪年、纪月、纪日。

所谓干支,就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天干即甲、乙、丙、了、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把十天干的单数和十二地支的单数、十天干的复数和十二地支的复数,按次序相配,可构成六十组合,周而复始,分别用来记录年月日的次序,叫做干支纪年、纪月、纪日。
hhzjxss
2006年07月24日 09:01:25
2楼
天干地支含义

天干含义

  天干之名传说是得于古代天有十日,天干即十日之名,《广雅.释天》“甲乙为干。干者,日之神”。
  一. 天干及阴阳之分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谓之天干,或谓十天干。其阴阳之分,以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二. 天干及五行属性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属栋梁之木;乙为阴木,属花草之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属于太阳之火;丁为阴火属灯烛之火。戊已同属土,戊为阳土,属城墙之土;己为阴土,属田园之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属于斧钺之金;辛为阴金,属于首饰之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属于江 河之水;癸为阴水,属于雨露之水。
  三. 天干与方位及季节配属
  甲乙东方木,属春;丙丁南方火,属夏;戊己中央土,属长夏;庚辛西方金,属秋;壬癸北方水,属冬。
  四. 天干化合
  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戊与癸合化火。天干的化合是由二十八宿位于天体上的位置来决定的,以甲与己合化土为例,当五行土气在天体上经过心、尾、角、轸四宿时,恰是甲己方位,故甲己天干就合化为土,而逢甲逢己亦便是属土的气象运行主事。

地支含义

  十二地支之名得名于古代对月亮认识的传说,《广雅·释天》“寅卯为支。支者,月之灵也”。
  一. 十二地支及阴阳之分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谓之地支,或云十二支。其阴阳属性以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二. 地支的五行属性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午属火,午为阳火 巳为阴火;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然地支的五行属性另有一说,即以寅卯申为木,寅为初生之木,卯为极盛之木,辰为渐衰之木;巳午未为火,巳是初生之火,午为极盛之火,未为渐衰之火;申酉戌为金,申为初生之金,酉为极盛之金,戌为渐衰之金;亥子丑为水,亥乃初生之水,子乃极盛之水,丑乃渐衰之水。
此外,地支的五行不象天干那样,甲木就是甲木,丙火就是丙火,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除了本气外,还包含着一个或几个天干的五行成分在内。比如寅支,里面除了含有本气天干甲木外,还兼有着丙火和戊土的成分在内。所谓本气就是每一地支中所藏足以代表自己性质的一个天干。在十二支的本气中,寅的本气是甲木,卯的本气是乙木,辰的本气是戊土,巳的本气是丙火,午的本气是丁火,未的本气是己土,申的本气是庚金,酉的本气是辛金,戌的本气是戊土,亥的本气是壬水,子的本气是癸水,丑的本气是己土。对于地支藏本气和其他天干,有古歌一首:
  子宫癸水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
  寅宫甲木秉丙戊,卯宫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丛,
  午宫丁火并己土,未宫乙己丁共宗,
  申位庚金壬水戊,酉宫辛字独丰隆,
  戌宫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踪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所含天干五行 癸水 已土 甲木 乙木 乙木 丙火 丁火 乙木 戊土 辛金 丁火 壬水
辛金 丙火 戊土 戊土 已土 丁火 庚金 戊土 甲木
癸水 戊土 癸水 庚金 已土 壬水 辛金

三. 地支与方位季节的配属
  地支的方位是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中央土。其季节配属为寅卯辰为春,巳午未为夏,申酉戌为秋,亥子丑为冬。
  四. 地支相合
  1.十二支六合
  子与丑合化土,寅与亥合化木,卯与戌合化火,辰与酉合化金,巳与申合化水,午与未合化土。相合者即为合好之意,然合中有克,即为先好后坏,先热后冷,先合后分,如子与丑合,子为水,丑为土,土克水;卯与戌合,卯为木,戌为土,木克土;巳与申合,巳为火,申为金,火克金;凡此均为合中有克。而合中有生者是越合越好,如寅与亥合,寅为木,亥为水,水生木;辰与酉合,辰为土,酉为金,土生金;午与未合,午为火,未为土,火生土;凡此均为合中有生。
  2.十二支三合局
申子辰合水局,亥卯未合木局,寅午戌合火局,巳酉丑合金局;三合化局,化生者为吉,化克者为凶。
六. 地支的相冲与相害
相冲为相克之意,相冲不吉,但冲去克神者当作吉看,地支相冲有: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相害为受害、被害之意,地支相害有: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回复
hhzjxss
2006年07月24日 09:02:46
3楼
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

石望湘编排整理


  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是中国古代历法研究的成果,一般来说,十二生肖用于记年,天干地支计时。




--------------------------------------------------------------------------------
天干地支
十二生肖



--------------------------------------------------------------------------------


天干地支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
  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认为,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至于“十二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在比较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可作大胆推测,也许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一些学者从我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为驳干支外来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十天干的含义

  天干地支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回复
hhzjxss
2006年07月24日 09:03:05
4楼
续:



六十甲子顺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甲子纳音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又每两组配一纳音五行,到底是什么意思,至今仍是一个谜。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丙寅、丁卯,配炉中火;
  戊辰、己巳,配大林木;
  庚午、辛未,配路旁土;
  壬申、癸酉,配剑锋金;
  甲戌、乙亥,配山头火;
  丙子、丁丑,配洞下水;
  戊寅、己卯,配城墙土;
  庚辰、辛巳,配白腊金;
  壬午、癸未,配杨柳木;
  甲申、乙酉,配泉中水;
  丙戌、丁亥,配屋上土;
  戊子、己丑,配霹雷火;
  庚寅、辛卯,配松柏木;
  壬辰、癸巳,配常流水;
  甲午、乙未,配沙中金;
  丙申、丁酉,配山下火;
  戊戌、己亥,配平地木;
  庚子、辛丑,配壁上土;
  壬寅、癸卯,配金箔金;
  甲辰、乙巳,配佛灯火;
  丙午、丁未,配天河水;
  戊申、己酉,配大驿土;
  庚戌、辛亥,配钗钏金;
  壬子、癸丑,配桑松木;
  甲寅、乙卯,配大溪水;
  丙辰、丁巳,配沙中土;
  戊午、己未,配天上火;
  庚申、辛酉,配石榴木;
  壬戌、癸亥,配大海水。

  以下摘录《三命通会》之“论纳音取象”,以体味其义:

  昔者,黄帝将甲子分轻重而配成六十,号曰花甲子,其花字诚为奥妙,圣人借意而喻之,不可着意执泥。
  夫自子至亥十二宫,各有金、木、水、火、土之属,始起于子为一阳,终于亥为六阴,其五行所属金、木、水、火、土,在天为五星,于地为五岳,于德为五常,于人为五脏,其于命也为五行。是故甲子之属乃应之于命,命则一世之事。故甲子纳音象,圣人喻之,亦如人一世之事也。何言乎?

  子丑二位,阴阳始孕,人在胞胎,物藏其根,未有涯际;寅卯二位,阴阳渐开,人渐生长,物以拆甲,群葩渐剖,如人将有立身也;辰巳二位,阴阳气盛,物当华秀,如人三十、四十而有立身之地,始有进取之象;午未二位,阴阳彰露,物已成奇,人至五十、六十,富贵贫贱可知,凡百兴衰可见;申酉二位,阴阳肃杀,物已收成,人已龟缩,各得其静矣;戌亥二位,阴阳闭塞,物气归根,人当休息,各有归着。详此十有二位先后,六十甲子可以次第而晓。

  甲子乙丑何以取象为海中之金?盖气在包藏,有名无形,犹人之在母腹也;壬寅癸卯绝地存金,气尚柔弱,薄若缯缟,故曰金泊金。庚辰辛巳以金居火土之地,气已发生,金尚在矿,寄形生养之乡,受西方之正色,乃曰白蜡金;甲午乙未之气已成,物质自坚实,混于沙而别于沙,居于火而炼于火,乃曰沙中金也,壬申癸酉气盛物极,当施收敛之功,颖脱锋锐之刃。盖申酉金之正位,干值壬癸,金水淬砺,故取象剑锋而金之功用极矣;至戌亥则金气藏伏,形体已残,锻炼首饰,已成其状,藏之闺阁,无所施为,而金之功用毕,故曰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何以取象桑柘木?盖气居盘屈,形状未伸,居于水地,蚕衰之月,桑柘受气,取其时之生也;庚寅辛丑则气已乘阳,得栽培之势力其为状也,奈居金下,凡金与霜素坚,木居下得其旺,岁寒后凋,取其性之坚也,故曰松柏木,戊辰己巳则气不成量,物已及时,枝叶茂盛,郁然成林,取其木之盛也,故曰大林木;壬午癸未,木至午而死,至未而墓,故杨柳盛夏叶凋,枝干微弱,取其性之柔也;故曰杨柳木;庚申辛酉,五行属金而纳音属木,以相克取之。盖木性辛者,唯石榴木;申酉气归静肃,物渐成实,木居金地,其味成辛,故曰石榴木;观它木至午而死,惟此木至午而旺,取其性之偏也;戊戌己亥,气归藏伏,阴阳闭塞,木气归根,伏乎土中,故曰平地木也。

  丙子丁丑何以取象涧下水?盖气未通济,高段非水流之所,卑湿乃水就之乡,由地中行,故曰涧下水;甲寅乙卯,气出阳明,水势恃源,东流滔注,其势浸大,故曰大溪水;壬辰癸巳,势极东南,气傍离宫,火明势盛,水得归库,盈科后进,乃曰长流水也;丙午丁未,气当升降,在高明火位,有水沛然作霖,以济火中之水,惟天上乃有,故曰天河水;甲申乙酉,气息安静,子母同位,出而不穷,汲而不竭,乃曰井泉水;壬戌癸亥,天门之地,气归闭塞,水力遍而不趋,势归乎宁谧之位,来之不穷,纳之不溢,乃曰大海水也。

  戊子己丑何以取象霹雳火?盖气在一阳,形居水位,水中之火,非神龙则无,故曰霹雳火;丙寅丁卯,气渐发辉,因薪而显,阴阳为治,天地为炉,乃曰炉中火也;甲辰乙巳,气形盛地,势定高冈,传明继晦,子母相承,乃曰覆灯火也;戊午己未,气过阳宫,重离相会,丙灵交光,发辉炎上,乃曰天上火也;丙申丁酉,气息形藏,势力韬光,龟缩兑位,力微体弱,明不及远,乃曰山下火也;甲戌乙亥谓之山头火者,山乃藏形,头乃投光,内明外暗,隐而不显,飞光投乾,归于休息之中,故曰山头火也,庚子辛丑何以取象壁上土?气居闭塞,物尚包藏,掩形遮体,内外不交,故曰壁上土;戊寅己卯,气能成物,功以育物,发乎根茎,壮乎萼蕊,乃曰城头土;丙辰丁巳,气以承阳,发生已过,成其未来,乃曰沙中土也;庚午辛未,气当成形,物以路彰,有形可质,有物可彰,乃曰路傍土也,戊申己酉,气已归息,物当收敛,龟缩退闲,美而无事,乃曰大驿土也;丙戌丁亥,气成物府,事以美圆,阴阳历遍,势得期间,乃曰屋上土也。

  余见路旁之土,播殖百谷,午未之地,其盛长养之时乎?大驿之土通达四方,申酉之地,其得朋利亨之理乎?城头之土取堤防之功,五公恃之,立国而为民也,壁上之土明粉饰之用,臣庶资之,爰居而爰处也;沙中之土,土之最润者也,土润则生,故成其未来而有用;屋上之土,土之成功者也,成功者静,故止一定而不迁。盖居五行之中,行负载之令,主养育之权,三才五行皆不可失,处高下而得位,居四季而有功,金得之锋锐雄刚,火得之光明照耀,木得之英华越秀,水得之滥波不泛,土得之稼穑愈丰。聚之不散,必能为山,山者,高也;散之不聚,必能为地,地者,原也。用之无穷,生之罔极,土之功用大矣哉!

  五行取象,皆以对待而分阴阳,即始终而变化。如甲子乙丑对甲午乙未,海中沙中,水土之辨,刚柔之别也;庚申辛已对庚戌辛亥,白蜡钗钏,乾巽异方,形色各尽也;壬子癸酉对壬午癸未,桑柘杨柳,一曲一柔,形质多别也;庚寅辛卯对庚申辛酉,松柏石榴,一坚一辛,性味迥异也;戊辰己巳对戊戌己亥,大林平地,一盛一衰,巽乾殊方也;戊子己丑对戊午己未,霹雳天上,雷霆挥鞭,日明同照也;丙寅丁卯对丙申丁酉,炉中山下,火盛木焚,金旺火灭也;甲辰乙巳对甲戌乙亥,覆灯山头,含光畏风,投光止艮也;庚子辛丑对庚午辛未,壁上路旁,形分聚散,类别死生也;戊寅己卯对戊申己酉,城头大驿,东南西北,坤艮正位也;丙辰丁巳对丙戌丁亥,沙中屋上,干湿互用,变化始终也。圆看方看,不外旺相死休;因近取远,莫逃金木水火土。以干支而分配五行,论阴阳而大明始终。天成人力相兼,生旺死绝并类。

  呜呼! 六十甲子圣人不过借其象以明其理,而五行性情,材质,形色,功用无不曲尽而造化无余蕴矣。
回复
yyoy
2006年07月24日 12:07:18
5楼
有点意思
回复
hhzjxss
2006年07月24日 12:35:35
6楼


不光是“有点意思”,还“有些道理”呢,呵呵!这个我在初中就会背了,哈哈!
回复
aqfy
2006年07月24日 13:28:58
7楼
楼主真是高手!我只知道天干地支和十二属相,但具体含义却一窍不通,看得我头都大了,太深奥了.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此又可体现.
回复
hhzjxss
2006年07月24日 13:42:13
8楼


在初中时课本上就有“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现当“地大物博”可用,“人口众多”可不行了,要计划生育啊)的自豪感,中华之大,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
回复
guoqiang198207
2006年07月25日 18:10:03
9楼
晕,这还会不知道
八卦知道不?
八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哲学概念,来源有二:一是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无极生有极,有极是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一是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读音:gèn)为少男;巽(读音:xùn)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
中国古代有一首歌诀可以很容易记住八卦符号: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取象歌为宋朝朱熹所作, 收入其著《周易本义》。
回复
hhzjxss
2006年07月25日 20:41:05
10楼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明白了“八卦”是啥东东,真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呀。

你的“名字”可蛮有意味的啊!
回复
hhzjxss
2006年07月26日 13:16:43
11楼


我不信“八字”这些东西,也没多大兴趣,至于“猴年马月”也只是指时间拖得长,不知何年何月而以,没有具体时间意思。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