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吉化三十万吨乙烯及其配套工程
pengxiangdj
2006年07月18日 18:08:35
只看楼主

一、工程概况 吉化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座落于吉林省吉林市江北化工区内,由韩国三星公司总承包,引进德国林德公司技术,吉化设计院、北京环球设计院配套设计。整个工程以年产30万吨乙烯、60万吨加氢裂化、40万吨联合芳烃、10万吨聚乙烯、10万吨α-高碳醇、10万吨乙二醇、2万吨乙丙橡胶、8万吨苯酚丙酮、4万吨苯酐、6.6万吨丙烯晴、10万吨ABS装置以及配套的年产五万吨丁烯-1.4万吨丁二烯等装置为主,配套辅助、公用工程共195项。总占地面积为475.12公顷,总投资195.58亿元。

一、工程概况



吉化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座落于吉林省吉林市江北化工区内,由韩国三星公司总承包,引进德国林德公司技术,吉化设计院、北京环球设计院配套设计。整个工程以年产30万吨乙烯、60万吨加氢裂化、40万吨联合芳烃、10万吨聚乙烯、10万吨α-高碳醇、10万吨乙二醇、2万吨乙丙橡胶、8万吨苯酚丙酮、4万吨苯酐、6.6万吨丙烯晴、10万吨ABS装置以及配套的年产五万吨丁烯-1.4万吨丁二烯等装置为主,配套辅助、公用工程共195项。总占地面积为475.12公顷,总投资195.58亿元。

吉化30万吨乙烯工程于1992年2月27日立项,1993年11月23日开工典礼,1994年4月破土动工,整个工程分两批建成,乙烯等七套主装置1996年9月建成投产,其它4套装置于1997年10月陆续建成投产。

吉化30万吨乙烯装置九七年获化工部部优工程,九八年获得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颁发的创造国内同类建设工程施工工期最短的中国施工企业新记录,九九年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承建的其他装置均已获得化工部建筑工程鲁班奖或吉林省优质工程。30万吨乙烯装置、10万吨α-高碳醇装置和10万吨ABS装置的建设工期,分别比合同工期提前了6—9个月。


pengxiangdj
2006年07月18日 18:09:06
2楼
二、应用新技术情况

在建设30万吨乙烯工程的过程中,公司普遍采用了商品砼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现代管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砼真空吸水技术、氩电联焊技术、储罐埋弧自动焊技术、CO2气体保护焊技术、大型设备整体吊装技术、超高火炬吊装技术和管道内衬砂浆技术等,在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技术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商品砼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

为满足乙烯工程对商品砼需要,我们改建了商品砼搅拌车间。改建后的搅拌车间采用MCCS-FA型砼搅拌楼微机自控系统,以STD总线结构工业控制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用以控制砼搅拌的全部工艺过程,系统具有很高的自动化水平,控制功能全面。其特点是:具有100种标准配合比储存量;具有2个档次的搅拌计量容重自动换算功能;能自动换算,完成增砂、石、减水控制;具有“脉冲精称”控制功能:具有“计量冲击量误差”自动修正功能;具有“超标”报警功能;具有“自动打印功能”和多种控制方法。商品砼的品种齐全,C10到C50小石子,大石子普通砼到低流动性泵送砼,从抗渗砼到负温砼,形成系列。在吉化30万吨乙烯工程中应用商品砼17.4万m3,销售额达4468万元。



2、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我们在吉化经贸大厦和乙烯冷却塔框架工地应用了电渣压力焊技术,共焊接Φ25钢筋接头10296个。节约12.3万元。钢筋套筒冷挤压连接技术、钢筋窄间隙焊接技术在工程中也都开始应用。



3、新型模板与脚手架技术

公司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了钢框竹模板、碗扣式脚手架和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该钢框竹模板用于乙烯主压厂房楼板1300m2、压缩机基础580m2、乙烯设备基础1500m2、聚乙烯挤压造粒厂房及筏基模板工程1650m2, 共计使用面积5030m2,节约12575元。我公司引进北京星河模板早拆技术并加以改进,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在α-高碳醇04—CH—04压缩机厂房和氧化汽提厂房施工中,全部应用早拆术支模方法,支模总量2110m2。减少了木方、钢模板投入量,降低了工程成本,节约156,000元。



4、建筑节能技术

我们在乙烯汽轮发电机厂房施工中的应用加气砼块3229m3,节约3万元。



5、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

乙烯工程应用LYX-603卷材防水共计3250m2,节约10.9万元。吉化龙潭净水厂和吉化污水处理厂使用UEA膨胀抗渗剂共计15t,效果良好,提高了砼结构的自防水能力。构筑物质量均达到优良。



6、现代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

公司应用微机辅助附施工管理,引进美国专利P3软件编制工程网络计划,实现了施工计划管理微机化。自主开发材料管理和焊接管理应用软件,建立了覆盖施工现场的计算机区域网络。计算机区域网共有二十多个站点,采用Windows NT3.15网络管理系统。使参加施工的项目经理部、材料供应处、质量检查处、技术质量处、六个安装分公司、四个建筑分公司、检验所等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都能把自己的计算机连入网络内在施工现场联网使用,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对强化施工现场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网络,各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都能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计划安排下,完成各自的施工任务及管理工作;并能相互通信、相互监督。工程结算网络信息管理、材料租赁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与应用等,使我公司各系统业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逐步建立了我公司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完成项目的经济效益明显。几年来,通过实行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使工程项目管理得以标准销、规范化、专业化,进而加强了工程管理信息的反馈与控制的实时性。一方面,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降低消耗;另一方面,提高了工作质量,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加快各种资料的整理速度,提高各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7、砼真空吸水技术

推广应用混凝土真空吸水技术,使6400m2道路和5.3万m2地坪的施工做到进度快、质量好。乙烯及配套工程砼地坪、道路使用砼量1.9万m3,节约24.62万元。



8、空间网架结构技术

ABS成品库屋面支撑结构采用螺栓球节点网架,此网架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系统,采用网架结构作为屋面支撑系统,与钢屋架结构对比,用钢量可节约8kg/m2。ABS成品库屋面采用网架与常规的钢屋架相比节约13万元。



9、埋弧自动焊

三十万吨乙烯及其配套装置压力容器及常压容器共计四十余台,其中施工应用埋弧自动焊法焊接的设备有36台。采用埋弧自动焊工艺在节省焊接材料和电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30万吨乙烯装置的设备制作中,成功地开发了无间隙组对新工艺,配合以高精度下料、自动切割工艺、大型封头特种加工工艺、坡口面防锈工艺等,使埋弧自动焊技术应用达到了同行业先进水平。设备制作,厚度在20mm以内的无需坡口,不用气刨清根打磨,焊接合格率达95%以上。应用此项技术编制的工法《应用悬空双面埋弧自动焊工艺焊接大型容器工法》获96年国家级工法。使用的焊接设备简单、造价低、焊接成本仅为手工电弧焊的31%,每米焊缝可降低焊接成本35.77元,经济效益显著。



10、氩电联焊

氩电联焊是近年来新兴的焊接方法,它是一种用氩弧焊进行焊缝底部焊接、电焊盖面的焊接方法。可大大提高焊接接头质量和机械性能,返工率低,工程进度快。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工艺管线24万米,焊接当量65万个,2”以上配管采用氩电联焊方法,焊接射线探伤一次合格率96.8%,节约施工费用10.9万元。



11、CO2气体保护焊技术

球罐焊接施焊位置复杂,工作环境恶劣,采用传统的手工电弧焊,焊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为了改善球罐现场组焊技术,我公司从美国林肯电器公司和BUG公司引进了五套自动焊设备,采用国产GL—YJ502(Q)药芯焊丝,用CO2作保护气体,应用在吉化三十万吨乙烯工程α-高碳醇装置650m3、400m3、120m3球罐各一台,及ABS装置两台400m3球罐焊接中,节约施工费用9.1万元。



12、γ射线无损探伤技术

公司在三十万吨乙烯及其配套装置施工的工艺管线、球罐应用γ射线无损探伤技术,累计拍片45万张,节约费用100多万元。



13、管道预制工厂化

公司十分注意提高工厂化、机械化、装配化、模块化的四化施工能力。在三十万吨乙烯工程建设中,现场建起了五大管道预制厂,充分利用了冬闲季节,实现了工艺管道预制工厂化,施工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管线预制量达 45%,增加了管线预制的规模和深度,形成设备安装与管线预制并进的局面,为工艺配管赢得了时间并有效地保证了工艺配管的施工质量。劳动效率比施工现场平均提高2倍左右。如在施工现场一个作业组一天只能完成20-25个焊接当量(DIA-IN),效率最好的作业组有时也只能完成30个焊接当量(DIA-IN),而采用预制工厂化技术之后,平均每个作业组完成焊接当量为70~80个。累计节约:80万元。



14、电缆敷机械化施工技术

我们在吉化30万吨乙烯、10万吨线性聚乙烯工程中应用机械化电缆敷设这项新技术,乙烯、聚乙烯及公用工程电气电缆共计45万米,其中适合机械化敷设的大中型截面的电缆有5.5万米,采用机械化的方式敷设这批电缆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17万元。



15.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

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是建设部1998年最新推广的10项新技术之—,公司使用滑移法、夺吊法、扳吊法、摆动法、多桅杆抬吊法等各种吊装方法将数百台大型设备准确安装就位,保证了工程项目的提前投产。公司用双抱杆滑移法成功地吊起了高82m重480t塔王丙烯精馏塔。吉化三十万吨乙烯工程芳烃火炬全高151.3m,自重260吨,是目前国内最高的火炬。采用了传统吊装工艺与现代吊装机械相结合的超高空扳转法吊装施工技术。提前工期2个月,实现利润300万元,节约费用:104万元。



16、管道内衬砂浆技术

管道内衬砂浆技术是利用管内衬水泥砂浆与金属表面之间形成高碱性“钝化区”,PH值可达到12以上,即使水透过涂层渗到金属表面也不会生锈结垢,水泥浆依靠它本身高度碱性来防腐蚀,因而经久耐用。我公司在乙烯配套公用工程中推广了此项技术,内衬管道23.8km。节约91.392万元。
回复
pengxiangdj
2006年07月18日 18:09:21
3楼


四、体会与建议



1994年建设部提出重点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要求,适逢吉化30万吨乙烯工程进入土建施工阶段。我们认识到这是提高企业素质、提高工程质量的最佳时机,结合化工部在八五期间推行的100项新技术,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技术进步作为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建设30万吨乙烯工程的重要措施是非常必要又是十分有利的。为此,公司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在吉化30万吨乙烯工程中落实和推进新技术示范工程。

1、加强领导

公司建立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委员会,负责公司技术进步的领导工作;各项目经理部以项目经理为领导,以工程项目为对象,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实施本项目的新技术示范工程;公司技术处作为技术开发的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公司新技术示范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公司总经理定期听取新技术示范工程的工作汇报并予以指导。

2、搞好策划

在吉化30万吨乙烯工程筹建初期,公司就专门成立了乙烯工程准备工作组进行工程的筹备工作,并决策了包括重建商品砼基地、建立五座管道预制厂、实施计算机辅助管理、开发γ射线探伤、推广应用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开发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等九项决策,为新技术示范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3、确定项目

根据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十项新技术、以及原化工部推广应用100项“八五”科技成果,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在三十万吨乙烯工程推广应用16项新技术。

4、加大投入

公司为了解决混凝土施工问题,先后投资1400万元建成了一座60m3/h的固定式搅拌站和一座50m3/h现场搅拌站,全部使用散装水泥、机械上料、自动称量、计算机控制,应用“双掺”技术,从投料到搅出砼全部是用微机进行控制,实现了混凝土商品化。又先后购置了9台5m3和6m3的混凝土搅拌车和扬程为120m混凝土泵车,使混凝土施工的最高日浇筑量达到640m3。为商品砼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推广应用工艺配管氩电联焊技术,公司从世界上著名的焊机生产厂伊萨公司购买氩弧焊、电焊两用机,一次订货100多台,又先后购进260台同类日本松下焊机,投入800多万元,有效地保证了动联焊技术在工程全部施工中的实施。

采用γ射线无损探伤技术,引进γ探伤机8台,更新了X射线探伤机20台,购置3台自动洗片机,单机洗片能力为3000张/天,使公司的探伤能力从每年3万张到每个月完成4.7万张,从而保证了能在半年的时间里完成17.6万张透视片的任务。

大力推行现代化管理手段,公司先后购置20多台微机装备各基层单位,应用微机辅助现场施工管理。为了实现施工计划管理微机化,公司花了20多万元引进美国专利P3软件多用户版,以后又陆续购进单用户版。为此公司用在计算机上的费用超过400万元。

5、组织攻关

公司为了调动科技人员推广应用新技术示范工程的积极性,把鼓励科技人员围绕解决现场施工生产关键问题作为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突破口。以技术开发、新技术推广、“讲、比”竞赛、提合理化建议等各种形式组织科技人员投入到推广应用新技术示范工程工作中去。对取得成绩的科技人员在晋升职称、分房子、提干、奖励、表彰、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给于充分的考虑。

6、实施奖惩

为了推动新技术示范江程的开展,公司与二级单位签订技术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合同,严格考核,加大奖罚力度。合同完成后,可得到完成利润一定数额的奖励。无正当理由完不成开发项目的,按预定奖励金额的50%进行罚款。在合同内项目完成的基础上,各二级单位根据工程实际,积极调整和补充新技术开发计划,使新技术示范工程的开展增强了推进力。

新技术示范工程是技术开发和新技术推广的系统工程,以科技示范工程为载体,开展新技术的扩散、“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在建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推广应用新技术示范工程我们做了一定前工作。但我们要继续努力,巩固发展已取得的成绩,加大推广新技术示范工程的力度,同时在推广应用新技术示范工程中继续创新,使新技术推广工作不断发展、完善,加快科技成展转化为新的生产力的进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