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体制机制有新突破
wdwshuigong
2011年08月31日 17:13:42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中央一号文件在水利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陈雷介绍说,针对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制约,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了4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在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提出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健全良性运行机制。

中央一号文件在水利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陈雷介绍说,针对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制约,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了4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在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提出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健全良性运行机制。

  在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方面,提出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在水价改革方面,提出要逐步实行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额累进加价制度,稳步推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这些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来源于实践。近些年来,各地纷纷探索农村水利发展新机制。以调动农民投资投劳兴修水利为例,上世纪80年代,中央出台劳动积累工和劳动义务工政策以后,全国每年用于水利的“两工”达75亿个工日,如果现在以每个工日20元计,折成经费总额达1500亿元,对弥补我国农村水利投入长期欠账的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世纪之初,“两工”制度取消,给农村水利体制改革增加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动力,各地都在探索建立新的机制,江西的办法是“一事一议”,河南搞了“人大议定制”。“一事一议”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在农村水利建设上合理地让农民出资出力;“人大议定制”就是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办水利,民主决策兴水利,解决小资金、小力量无法办到的事情。对此,农民普遍表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各地的实践表明,必须明晰小农水工程产权,让农民拥有小农水工程的产权,农民管理维护农田水利设施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成立,顺应了农村用水改革的趋势。自1996年湖北漳河灌区成立第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以来,各地相继成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将小农水工程的产权梳理得十分清楚。农民用水户协会推行自主管理、市场运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很多用水户协会按照“配水到户、核算到亩、按方收费”的原则收取水费,农民尝到了节本增收的甜头。从全国情况看,农村用水改革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在水利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重大举措,是对各地水利实践探索的总结升华,是对过去水利扶持政策的集成发展,是对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的完善创新,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陈雷强调,“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抓紧实化细化政策,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效力。”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