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的名义(ZT)
hi2210
hi2210 Lv.10
2006年05月24日 09:21:59
来自于生态园林
只看楼主

 一个两难的尴尬抉择——热爱自然的人们正以生态的名义摧毁自然。  一方面,尽管我们面对的城市越来越令人痛惜和厌倦,我们还是没有像1900一样勇敢地抛弃它。干净的透明的日子越来越少,高层建筑疯狂的吞噬着天空和远山,汽车像蚂蚁搬家一样在越来越密的路网里缓慢挪动,人类变得越来越贪婪自私,从一张张欲望的诡异的面孔可以看到无数的陷阱。  景观成了城市里有希望给人以安慰的东西。人在忙碌偷闲中,偶尔瞥到一丛郁郁葱葱的树林,阳光下一片开得灿烂的杜鹃花,一块干净的灵动的石头,一池莫奈的莲花旁游过一群快乐的鱼,他会重新启动早就麻木的感官,让情绪放松一些,脸上浮现一丝久违的表情。显然,自然对人有天然的吸引力。

 一个两难的尴尬抉择——热爱自然的人们正以生态的名义摧毁自然。

  一方面,尽管我们面对的城市越来越令人痛惜和厌倦,我们还是没有像1900一样勇敢地抛弃它。干净的透明的日子越来越少,高层建筑疯狂的吞噬着天空和远山,汽车像蚂蚁搬家一样在越来越密的路网里缓慢挪动,人类变得越来越贪婪自私,从一张张欲望的诡异的面孔可以看到无数的陷阱。

  景观成了城市里有希望给人以安慰的东西。人在忙碌偷闲中,偶尔瞥到一丛郁郁葱葱的树林,阳光下一片开得灿烂的杜鹃花,一块干净的灵动的石头,一池莫奈的莲花旁游过一群快乐的鱼,他会重新启动早就麻木的感官,让情绪放松一些,脸上浮现一丝久违的表情。显然,自然对人有天然的吸引力。

  于是,景观设计师倡导使用原生态的环境装饰材料,比如石板、木头、鹅卵石以及乡土树等等,它们原本长在乡村野外,是自然的一部分,现在成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它们能够呼吸生长,给人视觉和心理上无比的慰抚,并让我们产生了与自然亲近的错觉。比如鹅卵石,可以满足人们对水的依恋之情;石板,让人回忆起乡间小路;木头更不用说了,天生就给人温暖,让人闻到树林的清香。于是,楼盘的老板开始四处张罗尺度较大的树,开始搜索天下怪石,开始以搜集古董的疯狂囤积着日益稀少的自然景观资源。

  结果是南辕北辙。城市里,步行街、商业广场、办公广场和居住楼盘,都有了镇家之宝,罗列着名贵的巨石,门口站立着高大的树木,卵石、防腐木地板、砂岩板和各种石板,一个“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仿佛应该坐而为我等拥有了。其实不然。

  问题一:大树应该呆在哪儿?
 
  问题二:人类应该多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那一天,当我猛然抬头看到那棵巨大的风水树上挂着人们跪拜祈福的红丝带,当光秃秃的石壁从绿树葱笼中丑恶狰狞而出,当我看到我最心仪的IKEA无情占用的是中国的森林资源,当我听说鹅卵石是江河之中最好的净化层,有如头顶一声棒喝。

  哪里还有什么悠然的南山。巨岩残破,大树零星,江河恶臭,风水不再。城市里看不到绵延的山峦,而当我们驱车寻觅昔日记忆,山峦已然破碎。哪里还有什么森林?

  我们发起了这场掠夺式的战争,结果两败俱伤。
景观中国---陈
免费打赏
cnlbbs
2006年12月04日 15:25:32
2楼
生态应该是自然的代名词,人工改造而不失自然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回复
易景园丁
2006年12月04日 22:41:05
3楼
同意2楼!
生态不是一些枯燥的所谓科学数据,而是一个环境中各个因素协调的结晶,那么我们要是通过我们的科学理论来协调环境中的各个因素,就可以说(才可以说)我们真正理解了生态。
所以现在所有的讨论都应该只是科学探讨的初级阶段。
回复
hellosweetbee
2006年12月05日 09:16:07
4楼
Just lik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讨论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其中难免出现种种困境,但是这些多咱们的成长是有益的,尽管可能给某些人带来失意。
生态原本就是一个“和谐社会”,狼吃羊但是不杀光。所以我同意三楼的观点,继续跟进。。。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