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求救!!由于工作的需要现向大家咨询有关水利的历史人物及典故及国家的有关政策~~~~~~~~~~谢谢!!!!!!!!!
甲方求救!!由于工作的需要现向大家咨询有关水利的历史人物及典故及国家的有关政策~~~~~~~~~~
谢谢!!!!!!!!!
2楼
中国历代水利机构设置及其长官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水利部仍为国务院组成部门。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部(水利电力部)一直是国务院(政务院)组成部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的结果,也可以说这是水利对于中国的特殊重要性所决定的。那么,水利在中国历朝历代中央政府中的地位究竟怎么样?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水利部?如果您有兴趣,不妨随我去读一读姚汉源著《中国水利史纲要》第426页〈历代水政管理·历代水官〉这一小节——
水政管理自有史以来在中国一直是受到重视的。它的管理系统不外乎行政管理和工程实施两大系统。水政管理所辖范围往往除水利之治河防潮、农田水利、航运工程几部分外,还兼及沼泽河地之渔业、水生作物等,以及津、梁、桥、渡、交通水道之管理等等。这里简单扼要叙述历代设官分职的管理系统,主要是举例说明,略而不详。
历代水利机构与水官变化复杂,大致可以说:有以工部、水部系统的行政管理机构;有以都水监系统的工程修建机构;同时有地方水官系统,如汉之都水令丞,明清地方之水利通判、水利同知等。中央官吏直属工部或都水监,而地方水官则属地方长吏。有中央派给地方的水利官吏,起初为临时差遣,后逐渐成常职,如明清之总理河道、河道总督皆是。有中央职能部门派驻地方的水利官吏,如宋代外都水监丞,明代派往运河的工部郎中、主事等。有官非水官而职责却是专司水利的,如清代各省的道员,河南之开、归、陈、许道本为地方官而专司本省黄河修防;有地方官兼本地水利官职,如宋、金治黄官吏均带管河头衔,亦负实际责任。亦有中央非水利部门的官吏也可派往地方管水利,但往往为临时差遣。除兵、刑、运输部门常常派遣外,如明代之监察御史、给事中,则以监察职能过问水利;明之锦衣卫则以内务警察身份过问河事等;更有长江、黄河等大规模工程需军队维持秩序或参与劳役,则有武职系统的官吏。明清漕运及管河则有专业军队及武官系统,且清代的总督河道多以兵部尚书任职。
官吏之下施工、维修的劳力有徒隶(如今之劳改犯),有兵卒,有征丁,有募夫;维修管理且有一定名额常设夫。常设夫明清因职守不同,有种种名目,如运河上导航捞浅有浅夫,堤有堤夫,坝有坝夫,泉有泉夫,过洪过溜有溜夫,司闸启闭有闸夫,冬日打冰有冰夫等,名目繁多。其中技术工人如木匠、铁匠、石匠等,亦有征雇,亦有常设。黄河埽岸施工维修则有专业队伍,亦有军卒、民丁两种。水工技术人员,秦汉以来称水工,如秦郑国,汉徐伯等。后代没有专称,水利工程人员官衔和一般官吏相同,而宋、金、元有所谓“壕寨官”者,确为主持施工的水利人员。
这些官吏既随时代变化,又随地转换,交互错综,极为复杂。分述如下:
司空是古代中央政权中主管水土等工程的最高行政官。《尚书》记“禹作司空”,“平水土”。西周时中央主要行政官有“三有司”,其中之一即“司工”,亦即“司空”。《考工记》说水利工程是司空职掌的重要部分。《荀子·王制》记:“修堤渠,通渠浍,行水涝,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之事也。”就是说,防洪、排涝、蓄水、灌溉等等水利工作是司空的主要职掌。其他先秦文献多有类似记载,大致是春秋战国的情况,当时各诸侯国多设有司空或相应官吏。
西汉末期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将司空和司徒、司马并称“三公”,是最高政务长官,类似宰相,虽掌管水土工程,但并非专官。隋代以后设工部尚书主管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的工部,亦通称司空,但明代以前为宰相下属,掌管工程行政。各代往往又设将作监或都水监管水利建设的实施维修等,与工部分工。明清废都水监等,施工维修管理等任务划归流域机构或各省,中央只工部管理行政。
尚书以下具体负责中央行政的机构有水部。三国曹魏时设水部郎为尚书郎之一,主管水政。隋、唐、两宋都在工部下设水部,主管官员为水部郎中,其助手为员外郎及主事。元代不设水部,农田水利属大司农,而河防等则并归都水监。明清工部下设都水清吏司,简称都水司,主管官为郎中,助手为员外郎及主事。民国往往于农林或经济部下设水利局、处,后来曾设水利部(注:民国3年即1914年设全国水利局,但事权仍分于各部及省。后几经变更,直至民国35年始设水利委员会,第二年即1947年改为水利部,其下黄淮、海、江、珠江等流域机构为水利工程总局,事权始统一)。
回复
3楼
都水监是古代中央政权中主管水利建设的计划、施工、管理等专职机构,往往和工部平行,行政有关联,工作有区别。秦汉各地山、泽、苑、池等里面的水资源,如泉、湖、河等各设都水长、丞管理。这些长、丞隶属于管理水、苑、池、泽的官吏如中央的太常、大司农、少府及水衡都尉以及地方长官等。汉成帝时才设置都水使,统一领导这些都水官特别是关中的长、丞。后汉都水官改属地方。晋代中央又设都水使者,机构名都水台。隋、唐以后改称都水监,主管称使者。下至金、元,使者改称为监,副手称少监。其派驻地方或河道上的派出机构,宋代称外监或外都水丞,金代又叫分治监,元代叫行都水监。内外监都有专职官吏以及技术人员。明清不设都水监,农田水利划归地方管理。黄河、运河等大流域派设专门治理机构,如总理河道或河道总督等。地位和各省总督、巡抚平等。运河漕运另设漕运总督,专管漕粮运输,地位与河道总督平行,有时候并为一职。
汉至唐各代在中央或临时派往地方主持河工的官吏还有河堤谒者等官。西汉临时派出的官吏或皇帝侍从,多以钦差大臣身份主持大规模工程,叫河堤谒者或河堤使者。还有以原官兼河堤都尉,或只说原官“领河堤”“护河堤”“行河堤”等。东汉河堤谒者成为中央主持水利行政的官,晋至唐为都水使者的属官。五代以后废不再设,但亦有类似官吏如元代的总治河防使和明代早期的总督河道,都类似西汉的河堤谒者。金代的巡河官,元代的河道或河防提举司,明代管黄河、运河的郎中、主事等都类似晋以后的河堤谒者。
明代黄、运两河管理制度复杂,体制纷乱,变化也多。大致有侍郎级的总理河道、总(或提)督河道、总漕兼管河道等名称。也有的由武官的都督或侯、伯来担任。分级分段管理则除郎中、主事外,另有监察史、锦衣卫千户,分别称为管河道主事、管洪主事、管泉主事、巡河御史、管河御史等。地方则每省按察司设副使一个,专管河道。所属州县各有管河通判、州判、县丞、主簿管理所属河段。大致永乐迁都北京后,黄、运两河有事就临时派尚书、侍郎及都督等治理;平常时由地方官或漕运总兵官兼管。景泰后河道有事专由都察院派都御史(或尚书兼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或侍郎兼副都或佥都)主持治理。成化七年(1471年)以王恕任总理河道侍郎,为始设总理河道之始。尚书或侍郎常兼都御史或副都、佥都等职,逐渐成为常设官职。隆庆时加提督军务衔。万历时设总理河道兼提督军务。又有一段时间漕运总督兼管河道,后又分设。他的下属有各段、各专职(如管泉、管洪等)的主事、郎中及御史等管河官吏及沿河各省、府、州、县的管河副职或佐吏等。黄、运两河,基本相同。惟运河自通州至扬州分段,少则两段,多则六七段,各段设都水分司,以郎中、主事等为主管官员。
清代制度沿袭明代而逐渐简化,系统分明。明代的总河,清代称河道总督,带兵部尚书左都御史衔或兵部侍郎副都御史(或佥都)衔,亦简称总河。顺治、康熙时驻山东济宁,后驻江苏清江浦。后曾设副总河或河督。雍正时分总河为三:一为江南河道总督,管理江苏、安徽两省的黄河和运河,简称南河,驻清江浦;二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或河东河道总督),管理河南、山东两省的黄、运两河,简称东河,驻济宁;三为直隶河道总督,管理海河水系各河,驻天津,简称北河,后不久以直隶总督兼任北河总督。
总河所属机构,清初与明代相近,后逐渐调整,至乾隆以后定为三级:道、厅、汛分段管理,并设文职、武职两系统。文职中如永定河道,山东运河道,(江苏)淮徐道、淮扬道等等都专管河务,(河南)开归陈许道、彰卫怀道,(直隶)通永道、天津道、清河道、太广顺道和山东兖沂曹济道皆兼理河道。厅与地方的府、州同级,官为同知、通判等;汛为县级,官为县丞、主簿等。武职则由河标副将、参将等统率;厅则设守备以下等职,汛则设千总以下各职。各厅、汛有大量夫役,但清代以河兵较多,夫役较明代为少。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行今道,先后裁撤南河及东河,河务归地方管理。民国时始设立黄河水利委员会等机构。
回复
4楼
附录:《北洋时期经济部门档案》中记载
民国初期的中央水利机构
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设实业部(民国元年二月),管理农、工、商、矿、渔、林、牧猎及度量衡事务。旋不久,北京政府正式成立,改设农林、工商两部,前者管理农务、水利、山林、畜牧、蚕业、水产、垦殖等事务,后者职掌工务、商务、矿务。民国三年(1914)两部合并为农商部,其下设矿政局、农林司、工商司、渔牧司管理全国农林、水产、牧畜、工商、矿务事宜,至此农商部成为北京政府主管全国经济事务之最高机构。
水利事业为中国历代施政重心,清末由中央政府主导的水利建设事业机构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立的农工商部。民国成立以后,中央水利行政向称庞杂,北京政府时期水利业务最早分属于内务部之土木司及农商部之农林司,民国二年(1913)张謇督办导淮事宜,成立导淮总局,为民国以后中央主管淮域之最早机构。三年,导淮总局扩大为全国水利局,其职权分配如下:“关于水利事项,本系内务、农商二部之责,现既特设专局,除海河特派专员遇事分咨接洽外,其余均在该局职权之内,应由各该部咨会全国水利局,遇事协商,以资匡助而免隔阂。”可见全国水利局虽为民初主管水政之最高单位,但事权并未专一,仍需与农商、内务部共同管辖。换言之,北洋政府时期主持水利行政机构包括内务部土木司、农商部农林司、全国水利局,三者在水利行政上相互协调,权责自亦不免混淆
回复
5楼
尧、舜、禹时代,已处于龙山文化的晚期,氏族制度行将崩溃。这个时期,黄河流域曾发生了大规模的水灾。大禹治水获得成功后,使黄河母亲更加殷勤地服务于她的儿女。流域内众多的氏族部落经过不断进化、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并在4000多年前建立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此后长达3300多年,黄河流过的区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我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中,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古都在黄河流域。在黄河的哺育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框架得以形成,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史记》到《资治通鉴》,许多不朽的文化典籍在这里诞生,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大量重要科技成果在这里涌现。因此,黄河在中华儿女的心目中占有极其崇高的地位,被尊为“百川之首”、“四渎之宗”,以至称其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正如一代伟人毛泽东所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
回复
6楼
相传黄帝和炎帝都出生于黄河的支流渭河流域,为少典氏后裔,分别为当时部落的首领。“黄帝以姬水成”,即说黄帝在姬水(即古漆水,为渭河支流)之滨长大,因而以姬为姓;“炎帝以姜水成”,即言炎帝生长在姜水(为渭河支流歧水下游的一段,即今之清姜河)岸边,因而以姜为姓。相传炎黄二帝为了寻找理想的生存之所,分别率部族沿河流迁徒。黄帝曾率族人从大荔、朝邑东渡黄河,顺中条山和太行山麓进入汾河谷地,再沿桑干河向东北迁移,到达今河北涿鹿一带。那里有桑干河、洋河冲积而成的适宜农耕的宽广谷地,而且山林茂密,可供狩猎。炎帝率部族东迁,先是沿渭河东下,到达今河南西南部,再顺黄河东下,到达现在的豫东地区,在那里定居下来。那时,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和称雄,经常发生兼并战争。炎黄两大部落就曾在阪泉(今河北怀来一带)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最后以黄帝部落胜利、双方结成部落联盟、并以黄帝为联盟首领而告终。炎黄部落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中华民族的雏形。后来,定居在今山东曲阜一带的九黎(即九夷,属东夷族)首领蚩尤为扩张势力范围,又与炎黄部落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经过惨烈的战争,蚩尤被杀,一部分九黎族人加入了炎黄部落,融入了华夏族;一部分南下,融入了南方的苗蛮族。由于炎、黄被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便把许多远古时代的创造发明归功于他们,如说黄帝建屋造宇,开凿水井,制造舟车,缝制衣冠,创制乐律,他的妻子嫘祖发明育蚕,他的大臣仓颉创造文字,等等;说炎帝发明耒耜,始尝百草创制医药,等等。
回复
7楼
纵观历代各朝,不乏为民兴利、勤于治水的廉吏。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位已高而意益下,禄已厚而慎不取”。他亲自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先后在期思、雩娄(今河南商城一带)主持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特别是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周围二百里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又称安丰塘,在今安徽省寿县南),把淠河水和诸山水都引入人工湖中,水多时可以开闸放水,水少时可以关闸蓄水。不仅对防治这一带水灾起了积极作用,还灌溉了一百多万亩的农田,对于推动楚国的经济发展,乃至楚庄王当上中原霸主都起了较大的作用。
汉武帝的左内史倪宽,身居高位,却“衣若僮仆”“食若庸夫”“侧身行道”,尤以“劝农业,缓刑罚,卑体下士”著称。他主动借贷与贫民,缓收田租,被政府考核为最下等,险些罢官。公元111年倪宽组织百姓穿凿六辅渠,扩大了原郑国渠的灌溉面积。他还“定水令,以广溉田”,使六辅渠的水利不被权贵豪强所独占,得到百姓称赞。
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亲自四出寻找水源,察看水势,率领百姓开通沟渠引水灌田,修筑陂塘、堤闸数十处。其中一个钳卢陂就灌田三万亩。他还亲自制定管水制度——《均水约束》,并刻石立于田畔以利执行。召信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后人立祠供奉:“前有召父,后有杜母”(指召信臣和60年后的南阳郡太守杜诗)。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的一位为政清明、勤劳奉公,而又积极治水除害的人。天圣二年(1024年)秋,范率领通、楚、泰、海四州民夫四万余人修筑捍海堤,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天圣六年春建成长达一百五十余里的捍海大堤,此堤被后人称为“范公堤”。景祐元年(1034年),范公回到故乡任苏州知府,他一到就“募游手疏治五河,导积水入海”,并亲临工地,植庐舍于荒野,过家门而不入。经一年艰辛努力,河道疏通,积水得排,当年苏州就收获稻米七百万石。
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壮志之一就是“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他在任地方官时就组织群众兴修水利,为相后,又积极变法革新,颁布《农田水利法》,大兴水利,引黄淤灌,形成“四方争言水利”的全国性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
一生清廉正直、刚毅不阿的明朝贤吏海瑞曾指出:水利“国计所需,民生攸赖,修之举之,不可一日缓也”。他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疏通了上海南跑口到嘉定南渡间一万八千丈的河道,又疏通了阻水严重的白茆河。“吴淞江借饥民之利,而故道可通;民借银米之需,而荒歉有济,一举两得。”
民族英雄林则徐发配到边关,也不忘为民大兴水利。他的治水思想、管水文告和屯垦著作以及治水技术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天,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水利工作者要借鉴历史上清官廉吏“天下为公”“民为贵”的思想,精忠报国的爱国热情,刚正不阿、清廉自守的情操,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活动,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
回复
8楼
姜师度(?-723),唐魏州(今河北大名北)人。曾任易州刺史、御史中丞、大理卿、司农卿、陕州刺史、河中尹、同州刺史、将作大匠等职。“勤于为政,又有巧思,颇知沟洫之利”,在初唐甚有政声。
唐神龙年间(公元705-707年),姜师度在易州刺史及河北道监察兼支度营田使任内,于蓟门之北引水为大沟,以防奚人及契丹入侵;又考魏武帝曹操修渠旧事,“傍海穿漕”,修平虏渠,避开了海运艰险,使中原腹地至北疆前线的粮运得以畅通无阻。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姜师度改任陕州刺史。到职后,他看到州西太原仓虽距黄河不远,但常须用车载米至河边,然后登舟西运关中,颇费人力。他根据地形地势,率众开挖了地道,仓米“自上注之,便至水次”,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元二至四年,他又在华阴县境开敷水渠,“以泄水害”。在郑县(今陕西华县)疏修利俗及罗文故渠,引水溉田;并建堤于渭水之滨,以防漫溢。开元六年,蒲州改河中府,姜调为河中尹。辖境原有安邑盐池,年久渐形涸竭。师度经过考察,“发卒开拓,疏决水道,置为盐屯”,公私享其利。开元七年,再迁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境)刺史,又于“朝邑、河西二县界,就古通灵陂择地引洛水及堰黄河灌之,以种稻田,凡二千余顷,内置屯十余所,收获万计”。
《旧唐书》对姜师度赞之称:“师度既好沟洫,所在必发众穿凿,虽时有不利,而成功亦多。先是,太史令傅孝忠善占星纬,时人为之语曰:‘傅孝忠两眼看天,姜师度一心穿地’。”
回复
9楼
夏禹,姒姓,也称大禹,夏后氏部落首领,为远古传说中的著名治水人物。
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黄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尧命崇地伯鲧领导治水。鲧用“障水法”,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水患,被杀于羽山。舜即位后,命鲧子禹继续负责治水。禹总结了其父治水失败的教训,改以疏导为主,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平息了水患。“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尚书·禹贡》)这段记载,就是夏禹治河活动和禹治水后黄河河道的描述。
在古籍和传说中,夏禹的治水事迹十分动人。《尚书·益稷》称:禹娶涂山氏女,结婚后生子启,“启呱呱而泣”,禹顾不得照抚幼子,径自治水而去。《史记·夏本纪》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韩非子·五蠹》记载:“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时至今日,黄河两岸仍广泛流传着夏禹治水的传说:如宁夏的青铜峡,晋陕之间的龙门,伊水流过的伊阙,都说是禹用神斧劈开;著名的黄河三门峡砥柱石及三门——神门、鬼门、人门,也说为夏禹所凿,甚至鬼门岛上的两个圆坑,也被说成禹从狮子头骑马跃过三门时,马失前蹄所留下的印记。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吟咏夏禹治水的诗篇。夏禹公而忘私、不畏艰险驯服洪水的业绩,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回复
11楼
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兵父子。
回复
12楼
李宾父子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