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浪涌产生的原理
yanyan20332033
2006年05月08日 21:43:46
来自于防雷减灾
只看楼主

从电磁学角度探讨电涌产生的原理 防雷规范上谈到电涌保护器一章的时候,说的是“防雷击电磁脉冲”,从论述中可以看出,电涌来源有两个:架空线遭直击雷入侵、电力线路受雷电波感应。对于前者我们暂且不论,假设没有架空线,着重探讨第二个电涌来源。根据防雷规范上给出的计算模型,雷击建筑物后,雷电波沿引下线入地,由于雷电波峰值高频率高,在流过引下线的过程中,在引下线周围感应出剧烈变化的磁场。按一位朋友所说,每根引下线就象是一根天线,向周围散发电磁能量。



从电磁学角度探讨电涌产生的原理



防雷规范上谈到电涌保护器一章的时候,说的是“防雷击电磁脉冲”,从论述中可以看出,电涌来源有两个:架空线遭直击雷入侵、电力线路受雷电波感应。对于前者我们暂且不论,假设没有架空线,着重探讨第二个电涌来源。

根据防雷规范上给出的计算模型,雷击建筑物后,雷电波沿引下线入地,由于雷电波峰值高频率高,在流过引下线的过程中,在引下线周围感应出剧烈变化的磁场。按一位朋友所说,每根引下线就象是一根天线,向周围散发电磁能量。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决定磁场的是雷电流,接地电阻无济于事。增加引下线数目并不能从总体上降低电磁能量,只不过是把一定的电磁能量分成多个支路散发出去而已,起到的作用只是让形成的磁场尽量均匀。而电磁能量分两个方向散发:一半室内一半室外。怀疑防雷规范34页上所谓“全部雷电流50%流入接地装置”这个50%似乎应该是50%电磁能量散发到室外而不是入地。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回路或线圈中感生电动势e的大小,与穿过闭合回路或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这就是物理学上对于电磁感应的描述。只要导体环路处在变化的磁场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势以及感应电流。从这个角度看来,我们通常所说的等电位连接系统其实也是导体环路,也应该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压也就是电涌,之所以在电磁冲击下没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等电位系统并不是一个环,而是很多个环组成的一个网,每个网格中的感应电流都和它相邻的网格彼此抵消。当然磁场变化并不均匀,实际上不可能完全抵消,应该说网格越小,抵消得越彻底。唯一没有相邻网格的就是最外围的那一圈环路,无法抵消,幸好等电位系统最外围是接地的,最外围的那一圈“环路”其实是大地。那么如果等电位系统无法接地呢?比如飞机,那么此时等电位系统的“最外围”已经不是一个环,而是飞机壳体,已经没有了“边界”。

对比等电位系统,电气回路的结构就没那么幸运了。一个低压配电线路,起点是变压器线圈,终点是用电设备,从N线返回构成环路。在没有电涌保护器的情况下,整条线路上被雷电磁场感应的电势电流无法抵消无法入地,叠加在正常电流上从而形成电涌。

那么假如低压配电回路完全闭合,高压却没有送电,线路中没有正常电流,这时候如果建筑物遭雷击,回路中是否会产生电涌呢?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雷电感应和正常送电与否完全无关,而数以千计的感应电流电压,无论是否叠加上正常电流电压,都足以破坏电子设备了。


免费打赏
zh_yingyu
2006年05月09日 13:42:07
2楼
不同意上述观点。引下线数量的增加并不是为了使雷电流均匀,而是减小各个分支线路上的雷电流,雷电流小了,其影响自然就小。
接地电阻也不会没作用,电流说到底使电荷的流动,假设接地电阻为0,那么雷电流瞬间泄入大地,即使雷电流大,也不会影响设备,因为中间它不释放能量,就是因为有电阻,雷电流才会释放能量
回复
gdslrq220
2006年05月09日 21:42:10
3楼
同意二楼所言,。
回复
ericowh
2006年05月11日 15:28:11
4楼
不知所云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