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规范9.5.1注3 取的截面高度都是实际高度而非有效高度。但是在真题解答和很多书中,梁的配筋率计算,用的都是有效高度。求 真解!!!!最好说下您解答的依据或出处!
混凝土规范9.5.1注3 取的截面高度都是实际高度而非有效高度。
但是在真题解答和很多书中,梁的配筋率计算,用的都是有效高度。
求 真解!!!!
最好说下您解答的依据或出处!
2楼
是啊!一会有效高度,一会全高!搞不清了
回复
3楼
一般都按毛截面计算,按照H而不是H0;9.5.1注3的精神实质是,算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剔除受压面积。大偏拉和受弯时一般都有受压区
回复
4楼
请看如下解答:
1.实际配筋率=As/(bh0);
2.最小配筋率ρmin=As/(bh);
从公式可以推导,梁实际最小配筋:As=ρmin*h/h0(个人认为规范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放大安全系数)
回复
5楼
其实是按最安全的法则去取,比如求最小配筋率,当然大一点比较好,所以用的是全截面面积,而截面的配筋率,主要是和最小配筋率对比看是否满足要求,当然这个值小一点比较安全,所以用的就是有效面积。
回复
6楼
配筋率的定义是用h0,所以教材中一般都用h0,这也是规范中公式推导的基础。
但混凝土规范中一般按9.5.1条的注3采用,注意牛腿有FV产生的As的配筋率用h0。
桥梁中配筋率用h0。
回复
7楼
第一是 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率的确定理论原则应该是受弯构件的第一阶段末,即截面受拉区砼开裂临界状态,此时的配筋应能承担砼开裂后转嫁的全部拉应力,故与全截面有关,应用全截面。
第二是 正常的配筋率或最大配筋率,针对的是受弯构件第三阶段,即极限破坏状态,此时截面只与有效高度有关,保护层多厚都无用,故采用有效高度
回复
8楼
回答的真好,学习了,
回复
9楼
顶 7楼 回答的真好
厉害
长知识了
回复
10楼
多谢啊!确实长知识了啊
回复
11楼
7#回答的有理啊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