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中的氰和COD值居高不下的问题
smile.haiyan
2006年04月28日 16:13:22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各位大侠 有一个电镀厂,在各方面都没办法改进的情况下,水也分不清楚的情况下,这个生意已经骑虎难下的情况下,处理废水中的COD,现在的情况是加碱和石灰,产生的泥特别多,成本也少不下来. 出水中的COD是262mg/l,PH是10.34,总氰化物是52.2mg/l,总镍和总铜都高,调节,搅拌,沉淀,没有生化也不可能有地方上生化,怎么办.

各位大侠
有一个电镀厂,在各方面都没办法改进的情况下,水也分不清楚的情况下,这个生意已经骑虎难下的情况下,处理废水中的COD,现在的情况是加碱和石灰,产生的泥特别多,成本也少不下来.
出水中的COD是262mg/l,PH是10.34,总氰化物是52.2mg/l,总镍和总铜都高,调节,搅拌,沉淀,没有生化也不可能有地方上生化,怎么办.
免费打赏
hzj778
2006年05月30日 09:32:35
12楼
必须严格分流。含氰废水最高效的处理应该是用臭氧氧化,可是成本太高。还有铜、镍废水混合易产生络合物,你破络了没有?破氰工艺的时间必须要有保证,否则效果怎么出来?还有综合废水里是否含有跑、冒、滴、漏部分的废水?这部分也必须破氰及还原铬(可以先检测一下浓度),否则和铜、镍废水混合易产生络合物,你破络了没有?
回复
opeal
2006年05月30日 13:14:01
13楼
这年代电镀废水难处理成本高大家都知道的啦,没有什么的,正常。
说分水,哈哈,大家到现场分分看!不是所有的水都那么容易分开的,这设计工艺流程和管理上的问题。的确是个麻烦。

降低氰和金属离子浓度,加硫酸亚铁应该有很好的效果(也难以达标)。

实在不行了就象上面说的一样,跟厂方你的水没有分好就我怎么处理啊,出了问题也是你的问题,与我们无关~~~~~~~~~哈哈
回复
fly407
2006年06月01日 08:57:55
14楼
不分水,就是很难达标。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和厂方交涉。让他们分水,不过就是分水,要想一直稳定达标也很困难。
回复
skychina
2006年08月11日 11:49:36
15楼
真的是有心人啊,应该加分


很好,有东西大家共享嘛
回复
huangjinbo113
2006年08月11日 23:28:22
16楼

这位兄弟你还真是可爱,我还没有见到哪个厂为了降低COD,所以少用表面活性剂的。
是环保为生产服务,不是生产为环保服务,环保技术的发展都是要根据生产线的发展来的,不可能为了污水好处理,来影响生产的品质。
不过废水的分类确实要做好,否则神仙也没办法。
回复
humanely
2006年08月18日 09:13:06
17楼
COD高是因为前处理废水,换槽水COD上万一点也不稀奇,不上生化就靠你加点药用别的废水稀释一下怎么可能达标?!
不分水想达标?电镀废水有这么好处理的话,电镀牌就可以随便发了。至于还想降低处理成本,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能达标就是皇恩浩荡了,又想省钱又想省事,你也不觉得自己的要求太奢侈了点?
明确跟你老板说:不分水就等着电镀厂被关闭吧。假如因为这个被你老板炒鱿鱼,那你也别觉得痛心,他想请的是天才,而不是专才。——至少,这样的天才在目前还没有出现。
回复
r123452005
2006年08月18日 09:31:03
18楼
强烈同意以上几位的说法,水都分不清,还谈什么处理啊,本来每种水都有不同的处理工艺,有些水放在一起是因为处理工艺类似或者相同,但是电镀废水的几种水怎么能混在一起呢?CN-水要先破啊,络水要先还原,本来就是2种不同的工艺,要是把络和CN-放在一起你说是先还原还是破CN-,就算这样能处理,成本会高的吓人,所以,楼主不管怎么样你还是应该强烈要求厂方尽量分清水质,偶也知道现在分水难度很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生产,但是如果他们不分的话,迟早环保局会找上门的到时候可不是简单的饿分水拉,停产整改罚款,关门都有可能啊,长痛不如短痛啊,我想你跟他们解释清楚厉害关系,他们应该会同意的
回复
zjw124
2006年08月18日 09:56:03
19楼
废水是一定要分清的,分不清废水你就不要谈什么处理了。我们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的,你们要给厂家出一份书面通知,把情况写的严重点然后让环保局去压压他,很快他会帮你把水分清的。楼主你有没有去企业里面把各个管路都理一遍啊?自己去企业里面呆上两天把各个管路理清楚了,看是哪个管路里面的水混了。出书面通知最好还是要在理清管路以后比较有说服力。去理管路至少需要2个以上的人。
回复
zjw124
2006年08月21日 16:59:47
20楼
电镀废水的COD很难达到100的。
回复
luobin18
2008年05月21日 17:55:44
21楼
因为络合废水里面有EDTA```影响了COD``````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