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检发现如下几种虫,不知道是什么指示情况。
ibmsoldier
ibmsoldier Lv.2
2011年03月16日 21:47:10
只看楼主

调试的肉制品加工废水。水温:30-35度水量:2700-3000方每天,设计是7000方/天。进水浓度:COD:400~700;NH3-N:10~30;PH:6.0~7.0目前排水浓度:COD:30~60;NH3-N:5~30;PH:6.5~7.0;SS:60-80设计工艺:气浮+水解酸化+AO+斜管沉淀池设计进水浓度:COD:小于1200,小于NH3-N:60目前运行情况:AO生化系统分独立四组,目前全部运行,由于水量未达到设计值,所以运行采取:每天分三班,每班以150方流量进六小时,进水的同时开搅拌机,曝气六小时,曝气汽水比在18:1;在停止进水的前两小时进行内回流,采取150%的比例。气浮,粗细格栅都照常运行;斜管沉淀池每班排泥一次。

调试的肉制品加工废水。
水温:30-35度
水量:2700-3000方每天,设计是7000方/天。
进水浓度:COD:400~700;NH3-N:10~30;PH:6.0~7.0
目前排水浓度:COD:30~60;NH3-N:5~30;PH:6.5~7.0;SS:60-80
设计工艺:气浮+水解酸化+AO+斜管沉淀池
设计进水浓度:COD:小于1200,小于NH3-N:60

目前运行情况:AO生化系统分独立四组,目前全部运行,由于水量未达到设计值,所以运行采取:每天分三班,每班以150方流量进六小时,进水的同时开搅拌机,曝气六小时,曝气汽水比在18:1;在停止进水的前两小时进行内回流,采取150%的比例。气浮,粗细格栅都照常运行;斜管沉淀池每班排泥一次。

目前存在问题:如下图所示,O段组合填料上轮虫、线虫和下图所示的肉眼都能看见的红色似线虫的长虫存在,当然还有钟虫存在。不知道运行到底怎么样?
出水SS高,看着水不透侧,很浑的样子,而且协管沉淀池经常有黑色浮泥翻出。

IMG00022-20110316-1046.jpg


IMG00032-20110316-1126.jpg


IMG00036-20110316-1205.jpg

ibmsoldier
2011年03月16日 21:59:38
2楼
新运行的污水站,斜管沉淀池斜管我们也冲洗了几次,每次都没有觉得斜管有多脏,但运行时出水很浑,用烧杯取水看,发现水比较白,色度很小,但掺杂很多悬浮颗粒、杂质。
斜管排泥每班排一次,即8小时排一次。
生化池曝气采用的是曝气盘微孔曝气,设计汽水比18:1. 曝气池总容积4000多方,一台110KW的 风量在56.8方/分钟三叶罗茨风机供气。
挂组合填料,水解酸化池 A /O 段全部挂的组合填料。
O段前部挂膜较厚,颜色较暗,后部挂膜较薄,颜色为土黄色(前阶段较厚,现在变薄了)。
前阶段出水尚好,这阶段出水变浑了,主要是我加强了曝气,在后夜班时增加了一台45KW的小风机曝气,其它时段为开该风机。
回复
天生吾才
2011年03月18日 12:08:53
3楼
根据目前进水COD浓度和水量,汽水比太了了,造成生物膜自身也在氧化有所解体。这种解体后的微生物活性较小,且很微小不易聚集絮凝沉淀。因此二沉池出水悬浮物较高。
采取措施:减少曝气量,控制到DO在2左右。(现有情况应曝十来分钟气,DO很快升高到4.0以上。)如有可能只要两组处理系统。
一般来说是水质处理的比较好的情况才会出现原生动物。
回复
tc_gxjygs
2011年03月20日 00:20:05
4楼
出水COD低,SS高,是因为负荷低,生物膜老化脱落,红斑瓢虫喜欢这样的环境。
回复
dengchenyao
2011年03月20日 22:53:10
5楼
http://bbs.co188.com/content/1867_540411_1.html#pid5299361
“轮虫及顠体虫于培菌后期出现时,处理效果往往极为良好。但当污泥老化、结构松散解絮时,细小絮粒能为轮虫及顠体虫提供食料而促使其恶性繁殖,数量急剧上升,最后污泥被大量吞噬或流失,轮虫及顠体虫可因缺乏营养而大量死亡。”
回复
快乐飞奔
2011年03月21日 11:47:09
6楼
同意楼上所说的曝气过量,负荷较低,导致出现这么多红斑螵体虫,不过氨氮5到30这个跨度也点太大了吧,
回复
85529934
2011年03月21日 13:55:22
7楼
应该是曝气过量,负荷较低。不知楼主调试多长时间了,负荷这么低照理说氨氮应该也会比较低的啊。
回复
aaayanghao
2011年03月21日 16:33:08
8楼
COD这么这么低,应该好处理,控制好食微比,曝气量,2一下吧,我这里原水浓度最高10000 最低5000,不好做啊。我是做皮革废水的 ,以后希望朋友们多多指点。
回复
lwq100401
2011年03月23日 11:37:13
9楼
学习为主
回复
natureson2006
2011年03月24日 09:47:41
10楼
楼主的求知态度值得大力赞扬!
从描述看系统负荷较低,污泥絮凝性能下降;氨氮出水变化较大,是不是O段溶氧不稳造成的?

[ 本帖最后由 natureson2006 于 2011-3-24 09:50 编辑 ]
回复
yang1y1y
2011年04月02日 11:32:28
11楼
张见识了 啊 啊 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