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关于水解酸化的停留时间问题
longlongago
2006年03月23日 09:50:49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水解酸化工艺由于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和较低的处理费用被大量的采用,但是个人认为水解酸化作为严氧处理的第一个阶段,主要起的是将大份子有机物转化为小份子的有机酸,对cod的降低并没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参照一些严氧方面的书籍,一般的严氧水解酸化段的时间一般较短,而产甲烷段应该占去较大的时间,所以如此倒推,如果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停留时间是不是不应设置太长,个人认为8个小时以下较为适合。 以上为个人推论,欢迎大家拍砖

水解酸化工艺由于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和较低的处理费用被大量的采用,但是个人认为水解酸化作为严氧处理的第一个阶段,主要起的是将大份子有机物转化为小份子的有机酸,对cod的降低并没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参照一些严氧方面的书籍,一般的严氧水解酸化段的时间一般较短,而产甲烷段应该占去较大的时间,所以如此倒推,如果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停留时间是不是不应设置太长,个人认为8个小时以下较为适合。
以上为个人推论,欢迎大家拍砖
免费打赏
tangwj64
2006年03月23日 11:14:25
2楼
应根据不同的进水浓度、不同水质具体分析。
回复
hope_308
2006年03月23日 11:37:28
3楼
呵呵,我做过几个小型的污水,呵呵,都是调节池和水解酸化池一起,也就是叫水解酸化调节池,我一般采用的停留时间是12小时,有时候会采用小点~~
回复
longlongago
2006年03月23日 11:49:08
4楼
一般设计中,如果采用水解酸化的话,进水浓度就不会很高吧,如果浓度太高的话是否应该直接上严氧?
回复
zhujiawei82
2006年03月23日 14:27:52
5楼
很及时的帖子啊!
感谢楼主提供的简便方法!
如果没有楼主的方法,我下载的东东将是废品一个!
再一次感谢楼主的热情!
回复
03030142
2007年05月31日 09:25:16
6楼
如果是进水时间比较集中的该如何处理呢??比如说大学校区!!
回复
lzg212
2009年06月02日 15:01:01
7楼
时间是不是太短了,生化效果会不好的,厌氧应该时间长点比较好,最少也得12小时以上吧!
回复
ppt154
2009年06月03日 13:30:17
8楼
先拍个大砖,写错别字是不对的;发现写错字了也不改还是不对!做环保是一个注重细节的工作,平时要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
关于水解时间,版主的论述很有道理,水解时间不需要太长、直接去除的COD极少。
但是我认为一般情况水解时间要做好设置在12小时以上,进水COD越高、可生化越差的废水所需的水解时间也越长。理由如下1、水解池有数不清的水解菌在同时分解大分子污染物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水解反应可迅速完成,成千上万个并不能全都迅速完成,水解菌也会有选择,先吃掉容易水解的(普通大分子污染物)再来完成比较难以水解的大分子污染物(如环链烃等)。如果水解时间不够,水解菌刚分解开普通大分子污染物,难分解大分子并没有发生水解,而后续进水又带来了新的普通大分子污染物。这样水解就停留在这样一个不完全阶段。
2、水解池存在大量产甲烷菌(水解池水面有大量气泡产生),适当的延长水解时间有利于降低好氧池的负荷。
大家有问题欢迎来qq群88705832一起讨论。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