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KPM中剪力墙连梁是以开洞形成,还是布置普通梁形成的问题探讨。
lcliang066
lcliang066 Lv.5
2011年02月17日 08:44:42
来自于PKPM
只看楼主

我现在在做一个工程,沈阳地区,7度,0.1g,剪力墙结构,18层,三级抗震。我在做方案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如附件图。简单描述:建筑上下窗之间窗间墙为1300mm,窗户下900为砖砌,剩下400做成混凝土梁。该梁跨度为1800,跨高比为4.5<5.问题:这种跨高比<5的梁在建模的时候是开洞形成,还是布置梁形成。请阐述理由。

我现在在做一个工程,沈阳地区,7度,0.1g,剪力墙结构,18层,三级抗震。我在做方案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如附件图。
简单描述:建筑上下窗之间窗间墙为1300mm,窗户下900为砖砌,剩下400做成混凝土梁。该梁跨度为1800,跨高比为4.5<5.
问题:这种跨高比<5的梁在建模的时候是开洞形成,还是布置梁形成。请阐述理由。

01.jpg

免费打赏
ziheshi
2011年02月17日 09:16:41
2楼
如果墙开洞的话连梁不能点铰接,但是布置梁的话可以铰接。
回复
lcliang066
2011年02月17日 09:23:17
3楼
没说到点上。呵呵
回复
莫问苍生化云天
2011年02月17日 14:31:36
4楼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看过08版PKPM用户手册中关于satwe前处理章节中关于“剪力墙洞口墙梁自动转换为框架梁”这一方面的描述?里面是说关于墙梁转换成框架梁的时候,对于墙梁(框架梁)的跨高比有一个数值输入,虽然我没有接触到这种情况,但我觉得这个值的输入上可能会有一个范围,或者说没有一个严格的范围。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范围限制,那么程序可能会根据用户输入的那个数值来进行自动转换;如果有范围的话,那么两种梁的转换还是有必要做一下分析的,因为上面也明确提到,若那个值输入“0”,则不进行转换,但前提是上下层洞口时对齐的。我也是有些模糊,不知道怎么进行的转换。
回复
lcliang066
2011年02月18日 09:27:01
5楼
08版确实有这个参数,只是为灰色的,不让点选的。我看了一下pkpm工程部出的书,书上说跨高比<2.5时,必须开洞处理;2-5之间的看情况;大于5的按梁布置。2-5之间个人认为,如果按梁输入刚度,位移合适的话,就按梁布置,如果不够的话,可以开洞处理,增加整体刚度。其实开洞和按梁输入上,在pkpm中分析是不一样的,开洞梁是按壳元分析的,而按梁输入时按杆元分析的;同一截面,同一混凝土标号,开洞和按梁输入的连梁的刚度公式是不一样的。所以会造成开洞的比布梁的刚度大。而牵扯的领一个问题就是,开洞连梁计算时,刚度是让折减的,布梁形成的连梁不让折减,反而是要考虑板的刚度贡献,是增加。
回复
linchuanzeng1983
2011年02月18日 14:40:32
6楼
楼上分析的很正确 不过有一点我觉得不赞同,{开洞连梁计算时,刚度是让折减的,布梁形成的连梁不让折减,}我们电算有定义连梁的时候,也会按总信息的定义折减的~
回复
stonehu1
2011年02月18日 15:05:35
7楼
5楼正解。
以框架梁输入的话PKPM可以识别出是否连梁,但是在梁配筋图里编号还是框架梁。具体计算结果要是跨高必比较大的话没什么差别,小于2.5还是当洞口输好一些。
而且如果以梁输入的话整体计算刚度会小一点。
另外有种高连梁设横缝来降低连梁刚度的措施太理想化,失真比较严重。
回复
lcliang066
2011年02月18日 16:25:42
8楼
你说的应该是在pkpm里面,显示为黄色的梁吧?这个倒不是很清楚。谢谢提醒。
回复
liu1011
2011年02月20日 21:08:34
9楼
不明白啊 郁闷。。PKPM是我的痛
回复
lypwxb
2011年02月20日 21:24:39
10楼
我认为本工程可按开洞处理。
回复
阿土怕瓦落地
2011年02月22日 08:56:37
11楼
PKPM输节点就形成框梁,但跨高比较小会按连梁计算(及发黄)。直接布洞口就是连梁。pkpm它没那么智能,还是人为。关于处理详见08G101-11页38.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