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KPM中剪力墙连梁是以开洞形成,还是布置普通梁形成的问题探讨。
lcliang066
lcliang066 Lv.5
2011年02月17日 08:44:42
来自于PKPM
只看楼主

我现在在做一个工程,沈阳地区,7度,0.1g,剪力墙结构,18层,三级抗震。我在做方案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如附件图。简单描述:建筑上下窗之间窗间墙为1300mm,窗户下900为砖砌,剩下400做成混凝土梁。该梁跨度为1800,跨高比为4.5<5.问题:这种跨高比<5的梁在建模的时候是开洞形成,还是布置梁形成。请阐述理由。

我现在在做一个工程,沈阳地区,7度,0.1g,剪力墙结构,18层,三级抗震。我在做方案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如附件图。
简单描述:建筑上下窗之间窗间墙为1300mm,窗户下900为砖砌,剩下400做成混凝土梁。该梁跨度为1800,跨高比为4.5<5.
问题:这种跨高比<5的梁在建模的时候是开洞形成,还是布置梁形成。请阐述理由。

01.jpg

免费打赏
yeyufeng9527
2011年03月11日 09:45:59
12楼
这个可以点选!是版本的问题,我们院有的同事可以点选,有的不可以点选!
回复
aaazhaoyun
2012年06月12日 09:16:55
13楼
应继续展开讨论,意义很大,继续深挖,这个帖子应顶起来。!!!!!!!!!!!!!
回复
gatebaba
2012年06月12日 09:43:50
14楼
根据需要,如果整栋楼的刚度已经很大,可按普通梁布置,反之为了增加结构体系的的刚度,可以开洞生成,在有限元模型中,两者形成总刚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回复
yxz9001111yxz
2013年07月24日 10:22:18
15楼
新手 学习了
回复
shenwei1111
2013年11月07日 14:54:22
16楼
学习了
回复
weekdayyang
2013年12月20日 16:42:18
17楼
很好的帖子啊,学习了
回复
sunbo895200
2013年12月28日 11:21:58
18楼
《高规》7.1.3规定,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设计,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
回复
zbh0853
2014年08月19日 17:28:11
19楼
对于连梁的两种建模方式,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按墙开洞形成的连梁,程序在算位移时会不折减,在算配筋时则会按照所填入的折减系数进行折减,也就是说程序会根据计算的内容,自动选择折减系数,在一次计算中可以考虑两次系数,计算两个不同的结果,分别对应位移和配筋。但是对于按框架梁来建的连梁,程序就没那么智能了。如果填了一个小于1的折减系数,即使算位移时程序也是会考虑折减的,算配筋同样也按照这个系数折减。也就是说按框架梁来建的连梁,程序不能智能判断,不会区分计算位移还是配筋,只会按照折减系数来折减。
回复
zsm10002
2014年08月20日 09:49:55
20楼
针对PKPM以及理论上说:在PKPM里所有的连梁都应该以墙开洞的形式来建(无论跨高比是是小于5还是大于5),在计算模型里,PKPM认为梁是一根线,无论你这根梁是1米高,还是10米高,梁与剪力墙的连接部位是点接触,从而造成梁端处与剪力墙相连处内力不平衡,不协调,内力突变。 如果有时间了解ETABS,ETABS软件会在刚学习的视频里面就会告诉你这一点,所以ETABS里面的连梁是一墙体的形式来建立模型的。
针对大家实际操作来说: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是采用PKPM来计算,PKPM用梁的形式来建模型,更加方便快捷,所以才有所谓的跨高比小于5的说法及建模型方法(有些公司是跨高比小于2.5才用墙开洞的形式来建连梁,针对这种做法只能说“呵呵”)。
回复
simonshine
2015年01月15日 16:17:35
21楼
zsm10002 发表于 2014-8-20 09:49 针对PKPM以及理论上说:在PKPM里所有的连梁都应该以墙开洞的形式来建(无论跨高比是是小于5还是大于5),在 …请教,如果跨高比小于5还是大于5,在计算上没有区分的话,怎么实现高规里跨高比大于5宜按框架梁来考虑这条?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