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混凝土、砌体强度检测方法有什么局限性?如何校准? a、以混凝土强度检测为例:在土木工程界,混凝土设计、施工指标的基准是立方体(圆柱体)抗压强度。检测标准、规范的编制者也都将实测数据回溯、推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显然,依据回归离散性数据建立的间接测试方法存在一个安全系数的问题,考虑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这个系数无疑是大于1的。也就是说,检测数据较实际值一般是偏低的;再考虑到建筑环境的多样性,例如灰尘、浮浆、有害气体、平整度不佳都将使检测值偏低。所以有经验的检测人员都知道,检测值较设计值低2、3MPa是常有的事。
42、混凝土、砌体强度检测方法有什么局限性?如何校准?
a、以混凝土强度检测为例:
在土木工程界,混凝土设计、施工指标的基准是立方体(圆柱体)抗压强度。检测标准、规范的编制者也都将实测数据回溯、推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显然,依据回归离散性数据建立的间接测试方法存在一个安全系数的问题,考虑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这个系数无疑是大于1的。也就是说,检测数据较实际值一般是偏低的;再考虑到建筑环境的多样性,例如灰尘、浮浆、有害气体、平整度不佳都将使检测值偏低。所以有经验的检测人员都知道,检测值较设计值低2、3MPa是常有的事。
b、检测人员应经专门培训、考核,有估计干扰因素影响程度的能力。检测设备应定期维修、标定。不规范的操作将造成较大的误差(一般偏低)。
c、采用钻芯法取样,复核、修正检测数据是可行的方法。
43、碳纤维布一般采用何种规格碳丝织成?
不像一般的纺丝,碳丝纺织单元不是单丝,而是束丝。工业上批量生产的束丝可包含1000(1K)、3000(3K)、6000(6K)、12000(12K)、24000(24K)、48000(48K)根单丝。土木工程用单向碳布一般采用6K、12K束丝编织。
44、高强碳丝的生产原料有哪几种?
目前,比较成熟、投入工业化生产的碳丝用原料有:聚丙烯腈纤维(PAN)、黏胶纤维、沥青纤维。碳纤维工业化生产过程就是不断除去杂质元素(主要为H、N、CL、O),净化、重整碳链的过程。
45、碳丝强度高的机理是什么?
除金刚石外,以碳元素为主组成的物质在人们的印象中强度是较低的。但在理论上,不含任何其他元素的有序碳链拉伸强度可达180000MPa,约是目前常用碳丝强度的60倍。高纯化、致密化、细晶化、均质化、细旦化的技术进步仍将不断提高碳丝强度。
46、结构胶的使用温度有什么限制,随温度变化,结构胶正拉、剪切粘接强度如何变化?
a、加固规范上规定的加固构件长期使用温度不应高于60℃,是按一般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温度均低于此温度,也是因常温固化结构胶力学指标高于60℃时逐渐降低。
b、结构胶力学指标对温度降低(-50℃内)敏感性低于对温度升高的敏感性。胶正拉粘接强度一般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剪切粘接强度一般随温度升高先期逐渐升高,而后又逐渐降低。
c、下面以25℃常温固化的LYJGNR-G型粘钢胶(正拉强度37MPa,剪切粘接强度21MPa)为例进行说明
从25℃降到-40℃,胶正拉粘接强度由37MPa逐渐升至42MPa,胶剪切粘接强度由21MPa逐渐降至16MPa。
从25℃升至60℃,胶正拉粘接强度由37MPa逐渐降至30MPa,胶剪切粘接强度由21MPa逐渐升值29MPa。
从60℃升至80℃,胶正拉粘接强度由30MPa逐渐降至20MPa,胶剪切粘接强度由29MPa逐渐降至17MPa。
可见,在长期使用温度60℃以内,是满足规范要求的。
47、结构胶短期的高温使用,对胶性能有什么影响?
结构胶短期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例如80℃,然后再降至常温,一般由于后固化的有利影响,正拉、剪切粘接强度会有所提高。
下面仍以粘钢胶为例,(25℃常温固化,正拉强度36MPa,剪切粘接强度21MPa)
将试件在80℃恒温箱内130天,然后在25℃测试,胶正拉粘接强度由36MPa升至51MPa,胶剪切粘接强度由21MPa升至24MPa。
48、如何提高结构胶的耐高温性能?
a、后期高温固化,例如结构胶常温固化1天后,再在80℃环境下固化1天。注意,直接在高温下固化可能造成暴聚,反而不利。
b、采用需加热高温固化的固化剂。
c、添加耐高温的材料。
49、使用枪式(注射式)植筋胶应注意什么?
枪式植筋胶以自动搅拌、使用方便赢得了使用者的青睐。但是应注意到:
a、由于枪式植筋胶有效双螺旋搅拌段一般仅10厘米左右,事实上难以将A、B组分充分搅拌均匀,虽然锚固力能满足设计要求(因单纯的锚固力对胶性能要求并不高),但局部未完全反应的A、B组分对结构胶的耐久性构成潜在危害。
b、枪式植筋胶一般为速固型,局部未充分混合的A、B组分难以通过相互浸渗调整不均匀性。
c、胶枪挡板的行进速度应均匀、平顺。
d、每次换混合管或胶袋,初始的约15厘米胶段应予以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