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教照明控制系统种类
aries9705
aries9705 Lv.6
2006年03月06日 13:37:55
来自于照明工程
只看楼主

我的公司现在采用的照明控制系统主要是ABB的,i-bus控制系统,不知道大家都用什么系统,知道的可以评论一下差异

我的公司现在采用的照明控制系统主要是ABB的,i-bus控制系统,不知道大家都用什么系统,知道的可以评论一下差异
免费打赏
cuixuefeng
2006年03月06日 14:18:23
2楼
我们公司代理LUTRON,可惜LUTRON太贵了,但LUTRON性能很不错,适合高档场所使用。
回复
gengna-987654321
2006年03月06日 17:10:46
3楼
我们用澳大利亚邦奇的,进口,国产的都有,价格适中。且其自有一套完善的系统,使用方便。可以试试!
回复
aries9705
2006年03月07日 16:44:03
4楼
谢谢二位,我了解了一些,如莱特的LT-net,ABB的i-bus,奇胜的C-bus,还有以上二位所说的
,不过需要高手指点它们之间的原理差异
回复
fdlight
2006年03月07日 17:02:55
5楼

原理是大同小异的,关键需要知道他们的界面、功能差异
例如LUTRON的设备就可以由用户现场调整,其余的需要连接电脑才能修改程序~
回复
hongcai520
2006年03月07日 17:14:36
6楼
我还是不太清楚,能不能指点指点哪些资料中有这些内容呢,比较详细的,样本除外.
回复
aries9705
2006年03月07日 17:17:59
7楼
那就相当于不同品种的西红柿炒西红柿鸡蛋,西红柿不同,但炒的方法大同小异,明白
回复
aries9705
2006年03月07日 17:20:11
8楼
控制总线方案
采用一对双绞线作为通讯介质,所有系统控制单元由这对双绞线连接组成控制网络,每个系统控制单元所发出的控制信号在整个控制网络里进行传播,各个系统控制单元接收到控制信息后,则根据系统通讯协议的规定执行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智能网络控制。这种方案在采用控制总线的同时,往往也采用电源的方式进行系统供电,以降低成本。 这种方案系统单元设计简单,由于采用的专用的双绞线作为通讯介质,所以具有抗干扰性能强、通讯效果好,通讯稳定性高的优点。但由于要采用专用的网络线,所以对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增加了系统的安装难度和总成本,系统扩展也较为麻烦,并且由于控制总线或电源总线的存在,某一系统单元或总线节点的故障都可能对系统造成影响,甚至造成系统瘫痪。
电力线载波方案
在电力线上通过载波方式进行系统联网,每个系统控制单元所发出的控制信号都通过载波方式在整个电力线里进行传播,各个系统控制单元从电力线上接收到控制信息后,则根据系统通讯协议的规定执行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智能网络控制。这种方案与总线方案相比,取消了专用的网络线,安装或扩展也较为简单,只需连接电源线就可实现网络控制。但此方案在具体家居应用上往往由于电力线的干扰问题而变得不稳定。电力线上众多电器都会成为载波通讯的干扰源,其中以电视机、电脑及外围设备、各种充电器、微波炉,电子镇流式的日光灯、节能灯等较为严重,它们或者产生干扰信号,影响系统单元的接收,或者吸收系统单元所发出的载波信号,使其它单元无法正确接收,从而使控制失灵。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则需要在此类电器的电源进线和总电源进线处安装各种阻波器来隔阻干扰,保障载波通讯的稳定和可靠性。这样一来,又给用户增加了不少应用成本。
无线网络方案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今年来出现了采用无线电进行通讯的家居智能网络控制系统,每个系统控制单元所发出的控制信号都以无线电波的进行传播,各个系统控制单元接收这些传播信息,然后根据系统通讯协议的规定执行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智能网络控制。与电力线载波方案一样,由于没有专用的网络线,安装或扩展非常简单,这个方案甚至可以使用电池供电,不用连接电源线,使用非常灵活方便,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总体应用成本。现代无线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解决了无线通讯可靠性和互相串扰等问题,使无线网络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从技术发展方向看,无线网络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近几年来在IT领域得到飞速发展,成为IT也和半导体产业的新热点。国际知名的半导体制造商——法国PERFECT公司半开发出来的灯光控制专用的、结合无线射频功能的芯片。采用无线网络技术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产品2004年登陆中国市场在世界制造业基地-------中国东莞建立基地,由百分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推广其产品相继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回复
fdlight
2006年03月07日 17:22:29
9楼

我是在各个厂家那里学来的,主要学习途径还是样本~
回复
gcc77
2006年03月07日 18:20:23
10楼
照明控制系统按控制信号的种类有二种模拟和数字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